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蒋宁

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实验学校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重视价值导向,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篇数量和选篇方向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通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将其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是语文教学应承担的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课堂内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联结与融合,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作为同学们人生中的一段重要阶段,初中阶段是品尝中国传统文化美妙滋味的宝贵时间。初中语文课堂是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场所之一,是整合、传承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特别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整合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一)丰富教学内容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更加讲求综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其与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体会语文知识的学习价值,感受语文课程中文字表达、情感表达的美感。

(二)塑造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语文的教学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价值,它涵盖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和精华知识,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藏。在教学中,我们会通过讲授经典著作、名人名言等,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首先,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例如读经典著作可以帮助学生领会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明白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的意义。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启迪学生的审美观。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古代诗词和文言小说,能够让他们深入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最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积累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进行有机结合,自己的个性、才华等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应当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时,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能力,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从生活实际出发,立足具体的课程内容,收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论语》中包含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基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从孔子其人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性知识,随后,再结合教材中涉及的孔子的言论进行教学。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分别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三方面阐述了相应道理。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以《论语》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于本部分课程学习到的具体内容,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为参加主题竞赛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学生来说,参加竞赛既能检验其掌握语文知识的扎实程度,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论语》这一经典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所讲的道理。这对于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关键。

(二)挖掘传统元素,激发文化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问题。而挖掘传统元素,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历史文化价值,这也是需要学生了解和体验的内容。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社戏》是一篇关于乡村戏曲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中的描写,如“鼓槌铿锵,银铛鸣动”“彩旗招展,喇叭嘹亮”等,感受戏曲音乐的独特韵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文中人物的着装、言谈举止等,了解传统戏曲中的礼仪文化。另外,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多元文化的本质和现象,以及多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知和理解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文化体验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和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在今天的大环境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民族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发掘和整合真正适合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一定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大放异彩,发挥出更大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櫻.传承与创新: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39-41.

[2]蒋召倩.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2021(01):110-111.

[3]张建苏.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