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探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何珊珊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教学的学习也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作文是小学语文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作文单元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写作和语文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就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作文单元学习的习作单元实施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深入剖析,并针对存在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其运用效果,促进整个小学语文作文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单元学习模式;实践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编排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了序列化、可视化、层级式发展的能力成长体系,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围绕小学统材习作单元如何教学更好这一问题,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

1习作单元实施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1.1符合语文课程学科属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实施,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为能够在历史中展望未来、创造未来的社会实践主体成为了一线教师共同的育人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正在成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共识,语文课仅凭教师单一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单元整体教学站在整组的视角,以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为总纲,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为具体目标,强调整体推进,鼓励统整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语文课回归语用,站位高远。

1.2紧扣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大致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读写例话时代”、课程改革之后的“去例文时代”和现行教材新增的“习作单元时代”几个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学生习作水平发展趋势,自三年级起每册编排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以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习作能力。整个小学阶段共安排8个习作专题单元,每个单元均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一次习作实践几个固定板块组成。据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介绍,编排习作单元一个原因是为了加强习作在教科书中的分量,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重阅读轻写作和读写脱节的现象。编排习作单元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习作方法的引导,助推学生习作能力的序列化发展。习作单元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着非常严密的内在肌理,它们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纵向看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篇性”,横向看又共同指向习作单元的“表达要素”,任何一个板块都不能割裂开来作为独立的存在。

2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2.1注重课件制作,轻视研读教材

教材在习作单元编排方面不仅具备系统性的教学内容,还结合教材教学目标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编订了配套使用的指导用书《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备课提供了价值导向。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侧重于线上课件的下载,挖掘网络优质资源并整合制作教学课件,力求辅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习作知识。对于《教师教学用书》缺乏研究,导致其教学导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习作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难以在习作课堂中全面落实。

2.2重视单篇教学,轻视整体目标

传统版本语文教材在单元排序中,以人文性为原则组织主题单元,语用序列不清晰,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为促进教学目标落地,通常会采用点状思维解读教材,即重视单篇文章教学,并未将单元文章结合起来,导致单元设计或难以发挥其整合教学优势。另外现阶段部分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缺乏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导致习作单元教学效率不高成为常态。

3小学语文作文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

3.1整体解读,把握习作单元功能定位

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曾说,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单元主要是学习写一篇习作,单元中的各项内容都是围绕这次习作编排的,各项内容之间环环相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习作单元特殊的编排体系,更加凸显了习作单元教学的目标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本单元需要达到的核心目标,以及各个教学模块、助学系统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所承载的作用和功能。如三上第五单元在导读页上就呈现了两部分内容: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名言,揭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留心观察,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在单元页的右下角,另两行文字则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二是仔细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可以发现,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指向表达的,这更加体现了习作单元聚焦习作能力提升这一功能定位。结合观察这一核心要素,教师要首先明确什么是仔细观察?仔细观察有哪些方法?怎么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观察这一语文要素在这一单元要教到什么程度?在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又分别是怎么要求和定位的?总之,教师要对整个习作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解读、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准确认识到习作单元的功能作用,明确这个单元的习作能力培养目标和所处的年段前后的关联。

3.2挖掘例文导向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经验

习作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辅助教师落实这一重难点知识板块,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技巧,只有学生自身完全参透例文,掌握其中的语言运用、情感贯穿、艺术手法等等,才能将其中的内容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创作中。因此教师应结合例文内容鼓励学生模仿其中的表达技巧与艺术手法。习作单元这一板块,例文部分会批注相关内容,主要是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应对其中的旁批反复思考,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分析自己的表达过程中如何运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相同意境,在反复思考中,学生的习作能力将会循序渐进地提升。

3.3准确解析,明确单元模块作用价值

习作单元的其他固定模块同样聚焦于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笔者仍以三上第五单元为例,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分别聚焦于动物和植物,引导学生学习作家是如何细致观察的。两篇文章在观察和表达上有很多不同,但都聚焦观察,意在教给学生仔细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学生从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之后,需要通过交流平台对表达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初试身手”进行片段练习实践。这一单元的“初试身手”也很有特点:第一个情境源自生活中偶然一次的“留心观察”,指向动物;第二个情境则是通过看、摸、闻、尝等对静物的多维度细致观察指向植物。两个片段练习对应前面的两篇课文,意在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内化”习作方法,实现由“学”到“练”的跨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材编排的习作教学单元为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师作为教育的督导者与执行者,应发挥自身教育力量,凸显习作单元教育价值,全面落实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作文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冯玲玲.基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4).

[3]崔秀花.指向作文的主题单元教学例谈[J].山东教育,2017,(3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