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215011
摘要:苏州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与时俱进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创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注重构建综合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但是目前苏州的创新能力主要为应用创新,许多新引进合作的大院大所平台和平台领军也都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性的、共性的技术的研发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关键词: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创新创业;不足
(一)共性技术研究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各种事件的发生,国内已基本形成共识:卡脖子难题还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但是,目前苏州的创新能力主要为应用创新,许多新引进合作的大院大所平台和平台领军也都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性的、共性的技术的研发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误读误判。共性技术与应用研究是不同的,它需要连接市场需求,却又要远离商业诱惑。而现在绝大部分院所,都是在搞应用研究,甚至是直接跟企业抢市场、拼刺刀。热闹固然是有的,但跟共性技术却还存在一段距离。
二是对大院大所的合作导向。曾经中国的大院大所是承担了共性技术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大院大所改制,以及地方政府的创新渴望,各地争抢大院大所,出现了有一定市场化能力,但共性技术研发不足。听上去很有含金量的大院大所的牌子,变成各地化斋共喜的利器,四处开花。地方上引进的大院大所更是难以集中精力攻克共性技术,而纷纷被要求市场化运作,这也是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形成,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公益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缺乏和投入不足。苏州引进和建设了许多以应用产业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平台、先进技术研究平台,其中公益性的,能够提供共性技术研发的科研平台寥寥无几。背后的原因,除了没有固定的研发和运营拨款之外,这些机构还要解决自身运行的经济压力,专业人才流失,很难聚焦在公共技术研发领域。苏州的科技政策体系中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大部分集中在能够三年内产生大规模经济效益的技术领域,总的数来还是支持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为主。共性技术研究往往处于较为早期阶段,研发周期长,苏州较为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大,高端科创资源有待集聚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当前,各大城市对各类高端要素资源的争夺也变得空前激烈。对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引进政策,国家级平台和项目的配套支持也是不断加码,对引进和培育的高端人才开出“亿元奖励”价码的城市越来越多。苏州每年安排18亿元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并出台了《苏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
苏州的国家级高端人才仍然较为欠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以创业类人才为主。目前实施的许多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项目结束后,曲终人散,始终无法实现技术和人才的积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四大先导产业和八大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除高端人才外,对中端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弱化。受发展机遇、生活成本、城市感受(如医疗水平不高、教育资源不足、生活配套较差等)等综合因素影响,许多中端人才外流在无锡等苏州周边城市。很多在苏州学习工作过的人,最终选择离开这个城市,流向周边无锡等城市,如中科大、西交大苏州研究生院毕业留苏的学生的比例也相当低。
此外,苏州的科研载体大多以产业孵化和研发为主,聚焦人才培养的较少,并且也缺乏针对支持先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最后,深圳对于人才使用和管理更为灵活和开放。在重金引才、提供便捷停居留服务,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职称、体制五大壁垒方面,政策开放度更高。苏州的顶尖人才引进政策认定仍然以“落户”和人事关系转入为主。在苏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中,苏州市已注意到相关问题,对人才引进、认定、培养和考核的理念更加开放,但是具体执行性文件尚未出台,政策效应不显著。竞争激烈、自我培养不足、人才机制不够开放灵活,导致苏州在先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人严重缺乏,创新创业第一要素缺乏。
(三)创新创业机构输出不均,发展源动力有待激发
目前苏州集聚了各类创新创业机构和载体近万家。苏州有54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签约共建科研载体平台超130家,与2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1300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12家,孵化面积458.1万平方米,国家级众创空间52家,省级众创空间190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45家。此外,中科院、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批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重大创新载体落户苏州;与哈佛大学(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世界一流的创新研发机构签约设立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新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常青藤离岸创新产业研究院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创业机构。
在这些创新创业机构中,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一枝独秀。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8%,越过“黄金拐点”。企业是主力军。目前,苏州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已超过1600家,80%以上的苏州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涌现出亨通集团光棒制备技术及装备、绿的谐波减速器、汇川科技控制器、永年激光金属3D打印等一批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4.6%,有效建有率90.87%,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而占据机构规模近三分之一的高等院所、科研机构,以及与名校共建的产学研联合体的创新创业动力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校院所科研有意愿,创业缺动力,产学研联合体组织架构相对分散,规模效应不显著。2018年各类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共孵育创新创业项目4000余个,其中由苏州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的企业不到3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苏州各创新创业机构动力输出不均的现状。
然而,企业并不能解决创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统计上,R&D 一般被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企业一般基于私人投资回报进行投资决策,R&D 投入存在溢出效应,企业无法独占创新利益,使得企业很难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产生兴趣,从而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而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政府和其他的研究主体若未能有效承担应有的角色,会出现“系统失灵”。
苏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不足直接影响源头创新水平,特别是本地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缺乏。在众多建设的科研载体中,本地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较少,多数为联合共建的平台性机构。现有科研机构市场化水平不够,市场化循环发展机制尚未形成首先,多数新型科研机构成立时间短,当前运行较依赖政府,存在伪市场化运行的状况。本地化的科研院所母体与本地政策支持和要求导向不明确,无法充分发挥动能。此外,缺少由企业主导的创业载体,如百拓孵化器等。这一些原因导致苏州创新源动力不足,在许多关键技术上依然依赖引进和吸收。苏州构建创新创业名城必须要改善这一局面,进一步激发和挖掘各类苏州创新创业机构的动力和潜能,形成真正的自主创新及生态环境。
(四)“航母型”型平台和企业缺乏,“磁场”效应有待增强
苏州在创新创业资源的各“点”、“线”上都有良好的积累,但是“面”上无法形成强磁场,无法实现人才、技术、资金、高端平台之间的自吸引和协同发展。从整体来看,“强磁场”缺乏让苏州的创新创业资源积累和叠加效应不明显,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缺乏“航母型”型平台和企业。
苏州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为主,创新平台较少,领军企业数量少,只有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载体,在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平台载体等方面都与北上广深宁杭等国内先进城市存在差距,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有限。苏州在企业总量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大、中、小微企业的比例与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大型企业的占比小,且尤其缺少像深圳华为和杭州阿里巴巴这样的“航母型”企业。400多个与大院大所、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数量巨大,但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其中80%为近三年新建平台载体,积累有限,引才、留才的能力有限。
“航母型”平台和企业的缺乏,使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没有有效汇集的载体。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念引进海外科研机构,未能与本土创新资源形成互动,使引进来的资源要素活跃度不高、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无法实现融合发展。因此,苏州市创新创业资源尚未形成无障碍交流融合的创新网络,“磁场”效应难以凸显。
作者简介:何春明,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