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82319720327773X
摘要:建筑事业不断进步的形势下,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复杂,而在这一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以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介绍了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方面。其次,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包括定义建筑工程质量和评价指标,分析优化建筑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分析来验证结论。本文的研究对于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单位越来越多,对它们的管理也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旦施工单位没有遵守施工要求,则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甚至还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对此,需要严格把控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环节,全面提升和保障施工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们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筑企业要想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管理,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1.1标准化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质量通常有一定的标准,在开展管理活动的时候应该坚持这一标准,通过标准化管理的形式来增强规范化水平,同时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统筹。同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时要增强针对性,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针对项目施工中的要素建立相应的标准,并在管理实践中落实该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人员队伍的水质标准、施工工艺标准、施工技术标准、材料选购标准以及设备使用标准等。除此之外,还要基于一定的标准来完成技术交底的工作,以此来对所有施工人员的作业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化指导。
1.2科学性原则
指的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精确、可靠的管理工作。科学性原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指导管理实践,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1.3全要素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多个要素的统筹,同时对工程细节进行合理把控。图2展示了建筑工程中质量影响因素。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这是因为该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长,在进度和时间方面容易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节点会受到多个要素的影响,其中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都是常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要通过全过程管理的方式来对施工时间进行协调之外,还要通过全要素管理来对各个细节进行把控,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为项目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3.1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的落实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是工程的关键内容,施工过程中人员众多,各参建单位以及各工种之间经常出现交叉作业现象,使质量监管出现较大困难,仅依靠施工人员的自觉性,是难以对工程质量与安全进行控制的,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因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易造成质量监管体系得不到落实,这就使体系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实际效果。
3.2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它们往往无法找到具体责任人。由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大部分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自身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但仍有个别管理人员因缺乏工作经验或专业能力,并未将监督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导致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除此之外,由于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少数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3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需要与施工管理的发展状态保持平衡,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建筑工程复杂、专业、严谨,而施工质量管理又是兼具以上特点的综合性工作。因此,为保障施工阶段多项工序实现有序衔接,以及规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活动,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制度。若未能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就不能以制度化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那么施工人员对施工就会不重视,或是没有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则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监管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工程最终的建设效果,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发生施工事故的概率,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为合理解决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此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4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4.1项目管理的规划和实施
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实施对建筑工程质量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管理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在项目管理的规划阶段,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和需求,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进行项目定位和方案设计,制定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建立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的实施阶段,需要根据计划和进度安排,实施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如人员招募和管理、资源调配和协调、沟通协作和信息管理、风险控制和变更管理等。项目管理的规划和实施,有助于建筑施工管理从传统的“靠经验、靠人为”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水平,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2加大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优化施工环境
要想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那么就要严格监管施工的各个阶段。首先,在建筑施工期间,每个岗位工作人员都要明确其职责,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好相关方面的准备工作,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各项资源的分配。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也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部分,而且比较复杂、多变,比如,污染、通风、气象、水文等各个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开展深入地勘察,并全面分析所得到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避免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由于建筑施工内容相对较多,而且工序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每一道工序的开展都要以之前一道工序为基础,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以免对后续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最后,针对高空作业、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而有效防止工程结构出现异常情况。
4.3注重对建筑施工设计的管控
在优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建筑施工设计的管控。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设计的质量,需要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查验,并且要求设计单位具备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同时,设计单位在完成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后,需要对设计的具体内容、参数等进行逐层上报,只有经过多层审核才能够全面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足;房屋建筑施工单位也需要验证设计内容的可行性,并在审核完成后亲自签字,也只有经过签字这一环节才能够使设计图纸进入到实际施工流程之中,否则无法按照设计内容施工。只有有效管控工程设计,提高设计内容的可行性、实效性,才能保障工程设计与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4.4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强化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科学地协调两者的工作重心,以确保工作中的安全,严格要求工人在施工中遵守安全规程,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把安全观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还要加大对建筑安全的宣传力度,让建筑工人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其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防止危险作业对工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建筑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专题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子,了解防范措施等,从而提高建筑工人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潜在的危险。
4.5加强规范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如果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性能不匹配,型号不合理,一方面会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同时也会对整体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带来威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是难以忽视的。举例来说,如果在极端天气下进行施工,不仅会产生建筑工程项目事故风险,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举例来说,可利用当前最流行的BIM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提前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并结合风险因素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以此来最大限度控制工程施工风险。
结语
当前,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建筑企业还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合理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施工全过程动态监管目标,从根本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曹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1(29):125-126.
[2]许龙颖.高层民用住宅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分析[J].现代装饰,2021,472(11):40.
[3]满鹏.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和提高施工质量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629-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