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录用的10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分配常规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对比两组护士的共情疲劳指数。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共情疲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压力影响着儿科护士的共情疲劳,工作压力越大护士共情疲劳越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培养儿科专业护士以及增加护士量,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士的压力,降低共情疲劳。
【关键词】工作压力;儿科护士;共情疲劳
工作压力(work stress)是一种动态情境,人们会在这一情境中产生对个体的期望和目标,但由于受到了部分因素的要求和限制,导致对结果的产生不确定,产生了疲劳、焦虑、压抑等情绪[1]。儿科护士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心智尚未成熟并且无法表达自己情绪的患儿,其病情的转变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部分患儿家属存在过激的情绪导致和护士之间的不配合,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加重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护士的共情疲劳较为严重,甚至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的共情疲劳会伴随呕吐、乏力、睡眠障碍等症状,其存在严重影响着护士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需要引起重视[2]。本研究中,即分析了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23年5月这10年内录用的100例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均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女性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6.14±4.28)岁。观察组女性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5.95±4.05)岁。对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知悉并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并同意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分配常规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通过统计两组护士的压力来源进行共情疲劳问卷调查,两组均需填写问卷进行自评,问卷采取不记名统计,专人负责回收。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技能培训:由于部分患儿存在心智不成熟,表达能力较弱的情况,这类患儿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依赖家长对病情程度进行阐述,需要护士进一步进行判断,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强护士的技能培训,如对患儿行为的观察能力、对患儿病情的测量能力等。除此以外还可以向临床能力较强的护士进行请教,通过互相帮助加强技能培训。减少儿科护士对病情认知上的困难以及减少和患儿家属之间的冲突。
(2)增加护士人手:大部分医院儿科的患儿数量是较为庞大的,因此常常导致儿科护士的人手不够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护士的人手,如将以往一个护士组3个人扩充到一个护士组5个人,通过人数的增加减少工作上的量,以此减少工作上的压力。
(3)进行心理疏导:由于压力带来的情绪是消极的,常伴随着焦虑和压抑的心态,因此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压力较大的儿科护士,应该第一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通过让护士资源阐述自己的内心的想法,通过倾听来了解护士心中的顾虑以及压力的来源,如果是对工作和自我的不自信,应持以鼓励和表扬的态度,用积极的情绪影响护士产生共鸣。同时可以引导儿科护士输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在可执行的范围内帮助其满足需求,排除内心的消极情绪。
(4)合理分配工作:工作环境上应该避免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造成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合理分配工作的量。可以根据护士不同的层次水平以及自愿程度进行不同的分配,如针对心理素质较好的护士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其面对依从性较差的患儿。针对医疗设备也应该及时做到更新避免提升护士的操作困难程度。除此以外晋升的机会应该保持人人平等,奖赏制度分明,不应徇私舞弊。
1.3 疗效标准
本研究需统计两组儿科护士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共情疲劳指数越大。其中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包含①工作时间和工作量;②患儿及其家属;③薪资和晋升的机会;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的检验,分用t进行,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工作压力下共情疲劳的指数对比
根据两组儿科护士的共情疲劳指数相比,观察组的共情疲劳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不同工作压力下共情疲劳的指数对比()
组别 | 例数 | 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 患儿及其家属 | 薪资和晋升机会 | 工作内容和环境 |
观察组 | 50 | 4.26±1.05 | 4.85±1.64 | 3.61±0.85 | 2.54±0.53 |
对照组 | 50 | 7.10±1.85 | 8.69±2.04 | 7.52±1.97 | 6.78±1.38 |
t | - | 9.441 | 10.374 | 12.886 | 20.281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论
共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CF)即助人者在向服务对象提供援助服务的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存在对救助对象的共情能力减低,产生救助的倦怠期,其发生常伴随着生理、情感、认知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3]。据徐祥敏[4]等研究表明,儿科护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大部分患儿在家庭的地位极为重要,护理上则要求极为精细。由于部分患儿的心智尚未成熟,并且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大部分护士需要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但部分家属急躁的情绪极易产生冲突,导致拒绝配合护士。除此以外患儿的病情变化也是不稳定的,并且在用药上的剂量也需要准确无误,不仅加强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难度,还增加了工作压力。
诸如此类的工作压力导致护士产生共情疲劳,生理上恶心呕吐,情感上焦虑激动,认知上无法集中精神,行为上会产生过激,甚至严重情况下会对工作投入的程度降低,发生缺勤、离职等问题[5]。严重影响了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6],还对医患之间的关系造成近一步的恶化。针对共情疲劳,应及时找到产生工作压力的因素,从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医患关系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进行深入改善,再结合本次研究所得的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技能培训、加强人手,有效改善了护士在工作时间、工作量以及医患关系的压力,通过心理疏导和合理分配工作,有效减少了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造成的压力。
综上所述,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共情疲劳有着较大的影响,工作压力越大护士共情疲劳越高,应合理分配工作,加强技能培训,增加护士量,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士的压力,降低共情疲劳。
参考文献
[1]王琳琳,王皓月,赵海珍等.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13):1848-1852.
[2]郑凡,郑清香,李跃平.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3):24-27.
[3]陈道演.新生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2,20(28):4009-4012.
[4]徐祥敏,李明霞,张经纬,等.儿科护士同情疲劳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23,20(4):495-499.
[5]栾贝贝,汤玉霞,周利华,等.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共情疲劳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36(3):351-354,358.
[6]骆婉容,鲁才红,陈秋云.临床护士心理弹性与共情疲劳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2):76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