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云南怒江 673199
摘要: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采写典型人物,这也是当前记者“成名成家”的主要途径。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对其报道直接彰显出主流价值观,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具有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大众文化崛起,对典型人物报道而言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需要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研究工作,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提高典型人物报道质量。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问题;优化措施
1提高典型人物真实性
针对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时,不仅要敢于突破,同时在写作方面一定要用心,两者可谓缺一不可。前者属于对事实的挖掘,记者要勇于探索,力求真相;后者是对事实的还原,需要记者利用文字,传播真相。很多记者在采访上确实下了功夫,但就文字呈现而言,给人感觉效果并不理想。想要将典型人物报道写好,就是要讲好故事,这其中少不了精雕细刻。
比如,《中国面壁者》这篇报道,文中讲到这些青年科技人员需要经常加班,不能顾及到家庭以及对孩子成长的陪伴,这既是事实又不全是。从伪证主义和概率真理上分析,一个简单的反例就能将其轻易推翻:即只要有一个人不加班,在周末陪了老婆孩子,照顾家庭。这篇报道就站不住脚,缺乏可信度,还可能成为假新闻。所以从真实表述这一点出发,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对这一细节进行精准描述极为关键,且值得推敲。若记者直白的讲明他们需要加班而没时间陪孩子或许还会引来读者质疑“当今社会,谁不加班,这有什么可邀功的?”所以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不妨更自信、大胆一些,将他们在面对这些困扰时纠结的心理表现出来,这样不仅是对事实的描述,还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丰满和还原,使其鲜活、生动,而且在表述上更有层次感,实现立体呈现,彰显人性温度。所以,针对加班以及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等问题,在《中国面壁者》中主要以人物心理描写为重,通过内心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以及对自己和孩子成长教育环境的对比,包括休息时间的具体解决之法,比如带上夫人孩子去成都放松,和其一起玩乐、带孩子见世面等,以每一个人父最平常、基本的做法来打动读者。
2擅于挖掘人物故事点
典型人物报道,需要有故事来支撑,这样才能让人物丰盈饱满,极具可看性、价值性。这就要考验采访记者的眼力、脑力、脚力,通过事先察看相关资料,与采访人物的面对面交流沟通,及走访调研过程中,从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表情等细微处、细节方面洞察、发现,挖掘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故事点,透过一些现象直击本质,把人物的典型性、重要性凸显出来。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套路化”,不要按照一贯的“先开个座谈会,听选定好的人谈一谈,然后看先进材料,再去事先选好的点上走一走”的模式来进行采访,要跳出这样的走马观花式,不能只停留于所见所闻,要多思多想,深入一线,擅于从细微处、真实处着眼,了解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情况,探寻、挖掘典型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被采访人物的先进事迹、模范事迹,从而塑造有血有肉、接地气、有温度的鲜活形象,创作报道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引领社会新风尚。
3合理利用文学技巧
俗语言“感人心者,必先情也”。在进行人物报道时,如何打动读者,让其动心?如何增强文章吸引力,达到树立标杆,传播正能量的效用?所有的关键在于能够对各种手段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既要能通过比喻、排比、衬托等多种写作手法将真实的情感灌输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又能不拘泥于形式,通过特写、报告文学以及即时通讯等文学化形式对人物展开全方位报道。实践发现,人物报道是所有新闻作品中最值得借鉴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比如,魏巍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徐迟所作的《哥德巴赫的猜想》等,都极具代表性。而且通过丰富且多样性的文学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的描述更加形象、鲜明,在方便记者叙事和抒情的基础上,更能打动人心。
实际上,新闻报道的本质就是针对典型人物进行采写。但这对于记者而言,相当于一场心灵上的远行,非常耗费精力和心血。而且一旦描述有所失误,还可能影响人物事件的传播和影响,对于记者而言,这也是压力。但想要写好,就要针对人物特性进行深入挖掘,要求记者一定要心怀大爱,对基层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抱有一种深厚的责任感,如此可花精力,花时间,办实事。将上级交付的任务当成一种使命和责任,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换位思考的模式,开展一场心灵深处的碰撞。在报道过程中,针对人物的品行、所经历的事件既不扩大拔高,也不会轻视任何一件凡人小事,所以其感受独特,才能够挖掘出更具价值和吸引力的内容。
4贴近基层民众,提高写作能力
记者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深入新闻现场,详细的记录下事件发生全过程,深入基层,培养并提高自身的采访和编写能力,提高整体采访业务水平。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出镜记者需要前往基层,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
走访调查,已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不断的寻求线索,从而对事件发展进行准确、真实报道,以推进新闻工作顺利、有效实施,不可以被动的等待事件相关线索出现。当然,目前有一些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会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关注内容和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严重的偏离,这种报道缺少足够的吸引力,难以给受众群体带来启发与感染,并且会降低新闻传播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巧妙的把握好新闻切入点,尽量选择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生活化视角,同时借助科学镜头语言,优化和改进新闻报道形式和质量,通过对自身脚力及意志的磨练,从一线基层当中探索挖掘更多 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促进自身新闻采访质量与能力稳步提升。此外,出镜记者要提升自身采访技能,依照采访对象,选择最适宜的采访技巧,充分的保障采访实效性。首先,实践工作中,记者要勤写勤记,尤其在当今融媒体快速发展视域下,要与时俱进,既要具备一技之长,同时还要触类旁通,实现全面性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为自身发展不断的拓展渠道,并作为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与检测,积极主动的向各类网站、平台投稿;其次,记者在工作之余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多读书,多观察,通过多样化书籍来不断的拓宽自身的视野,为日后创作素材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记者要时刻的记住自身使命,多关注事实新闻,积极的学习其它优秀新闻作品,并尝试不同新闻创作风格。如,借鉴《南方周末》等优秀刊物报道风格,多看多学多写,只有不断坚持,合理设置练习计划,开展大量练习与研究,提升笔力等技能,才能更好的讲好人物故事,中国故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特殊新闻品种,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任何一种传统形式都根植于社会环境中,不同时期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报道本身是正面与积极的,新时期依旧需要给人以美好及向善的力量,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做好人们精神层面的建设,切实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左振乾.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如何从"老品种"走向"常青树"[N].中国企业报,2022-03-29(005).
[2]龚立堂.平凡岗位践行"三牛精神"的楷模——简评《南阳日报》人物通讯《一夕春雷留新史》[J].城市党报研究,2022(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