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726300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据认知心理学有关理论,儿童的学习发生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的数量和方式,更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教学活动相比,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更加增强,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决定、主动参与、充分交往、探索,主动地沿着教师所铺设的教育轨道前进,从而促进幼儿自身认知主动探究。实践证明,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
幼儿园教学模式在经受新理念注入,通过除掉“小学化模式”整顿管理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在教学比重中越来越大,那么,区域活动究竟能带给幼儿哪些发展呢?区域活动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遵循孩子好玩的天性;让孩子按照自已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游戏,在游戏中快乐玩耍;使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和天性得到释放,孩子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玩耍来探索和了解世界,在玩耍中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实践中,我们领略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身体的发展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发育和敏感期不同,在相应的时期,配以合适的教玩具,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使身体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肌肉发育,协调能力、智力等得到有效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的开展确保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例如娃娃家、益智区、搭建区等活动开展,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宽松、民主、安静的环境里可以主动选择玩具和材料,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学习探索,减少了心理压力,可以自主的和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开展活动,加深体验、积累经验。我们知道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在此体现为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或看护作用。开展区域活动,就更体现出这种幼儿主体性特征,区域活动是由幼儿来开展和实施的。
二、认知的发展
随着幼儿大脑的发育和接触的活动空间扩大,感官的发展,用眼睛,耳朵,触摸等多种方式去认知了解各种事物,多方位去感受世界。区域活动设置相对应年龄阶段的教玩具,具有趣味性和智力开发功能,有效地协助幼儿去认知世界。
例如,在每次活动开始时孩子自由讨论选择去哪一区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认知速度主动地进行学习。它貌似一种开放性的、低结构性的自然状态,实际上教师将整个教育目标、教育意图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与形式加以渗透。幼儿以兴趣为导向,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通过摆弄、操作等方式生成活动过程,了解活动结果,从而调整活动内容与材料,使区域活动与幼儿原有水平之间成为一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三、语言的发展
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角色表演区,进行表演,交流互动,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已,学会一些新的词语,通过构建句子表达自已的思想和需求,慢慢地学会了把语言与非语言形式的表达联系在一起。区域活动指在一定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区域活动可以丰富幼儿语言表达,由教师设计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区角活动,投放幼儿喜欢的操作材料,使幼儿们沉浸当中,踊跃扮演角色,大胆地表达语言。如:娃娃家中投放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模拟物品,像卧室情景中的床、衣柜等,衣柜中的衣物代表了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的扮演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和兴趣。
而且区域活动增加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语言交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以朋友的方式参与活动中,在活动中及时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区域活动有助于教师引导幼儿表达更长的句子,锻炼幼儿表达长句子的能力。幼儿在扮演妈妈的角色做饭时,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水平能力引导幼儿说更长的句子,如:洗洗萝卜一把萝卜切开把萝卜放到锅里。
四、社会性的发展
区域活动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认识社会关系,人物角色关系,通过角色模仿,感受角色的社会属性;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家庭交往,外部社交,逐步体会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去认识自已的性别,社会属性,角色认知等。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儿童的意识产生于他们对自身动作的反思:儿童因为动作而认识了世界,儿童也因为动作而意识到那个发出动作的“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由于共同的活动目的而产生的合作行为;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发生的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等行为;由于个别资源的不均衡而发生的赠与、求助、索取等行为;由于个别能力或经验的不均横而发生的帮助、求助等行为;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儿童与成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师既是活动的指挥者优势活动的合作者,既是活动的观察者又是活动的支持者,“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当然,在同一活动区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可以说在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性,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发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另外,在混龄班区域活动中,拓宽了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渠道,随着人物活动、人际关系的增加,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五、情绪的发展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学会了表达自已的情感、喜怒哀乐,在角色中控制自已的情绪,提升社会情绪智能;学会并遵守规则,学会处理社会交往关系,提高情商发展。例如在表演区、小超市、小医院、小银行等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社会生活常识,在一个宽松有趣的全新场景中互相交流合作并提高交往能力,自己的情绪表现力表达能力等。在同一活动区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可以说在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性,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发幼儿求知探索的欲望。另外,在混龄班区域活动中,拓宽了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渠道,随着人物活动、人际关系的增加,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活动的规则也有利于幼儿学习自律、尊重他人、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比如:在美工区投放小纸篓,时刻提醒幼儿讲卫生;阅读区要求幼儿不大声喧哗进区,要有进区牌,如果区内人多,则可以协商处理等。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和发展和谐的社会性特征,避免孤僻立群等不良社会性,培养合群友好品质,使其社会化程度更强。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区域活动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自信心、创造力、身心等方面的发展,获得学习方法。它不仅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更能发展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将会更有兴趣地去了解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更乐于去观察一个物体、一个事件的发展、变化;还会使他们更具耐心,三番五次重复去完成一个任务,使他们尊重可靠的证据去辨认是非,纠正错误,虚心地去接受科学活动中某个不成功的反应;学会机智地去寻找信息和帮助,相信自己有能力去作各种探索;尊重他人的意见等。这些良好的态度,都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建立起科学地看待周围世界的方法和态度而终生得益。因此,我们可以说:幼儿科学的区域活动指导是幼儿教育重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教育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