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李尚恒

610104199103275118

摘要:近几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解决目前所面对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但是,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可靠手段,有关人员应该对林业工程建设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有关的建设工作,从而使地方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此基础上,笔者将从林业工程建设的角度,对其育苗和移栽造林技术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得益于工农业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比如,在一些地区,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就会大量开垦森林,将其改造成农耕田。尽管这种做法能够在短期内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因为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从而会大大削弱其抵抗风沙入侵的能力,最后会出现大量的沙尘暴,这不仅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要想切实、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开展林业工程,利用苗木培养和移植造林等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起来,使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1.1 合理部署苗圃

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状况,林业工作人员就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对苗圃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林业人员要根据苗木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选择,包括光照、气候、温湿度、灌溉条件、土壤土质等,保证最后所选苗圃的一切环境条件都能满足苗木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要注意,如果发现苗圃的土质不合格,出现土层薄,土质差,营养成分缺乏,分布不均等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质改良。除此之外,在部署苗圃的时候,除了要保证所有的基本条件都能达到要求之外,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现代化的装备和温室大棚进行科学的配置,从而提高苗木培育的后续工作的效率。

1.2 精选苗木种子

种子是苗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苗木的高度、茎秆的粗细、茎秆的粗细等性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幼苗培养过程中,有关林业工作者必须对幼苗进行合理的选种。要做到这一点,下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根据苗圃里的天气情况(比如温度和湿度,阳光的强度和时间,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等等),选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幼苗,这样才能确保幼苗的成活率和长势。

第二,除了以上的条件外,林务员还要通过人工筛选、风力筛选、选种机筛选等方法,从中选出籽粒饱满、种皮完好的种苗,然后播种下去。

第三,如果所选的幼苗是乔木,那么除了选择种子之外,还可以从一株成熟的树木上剪下嫩芽,进行扦插培养。

1.3 精细化管理

与成熟个体相比,幼苗对外部环境的抗性较差,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病虫害以及其他外部灾害的影响,从而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幼苗的大面积死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有关部门必须要在苗期做好各种工作,为苗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除草工作,尤其是要在育苗过程中,及时地将菟丝子等寄生在育苗地的寄生杂草完全清理掉;同时,对较大的野草,要在春季集中铲除,避免它们与树木幼苗竞争养分和光照,造成树木幼苗的养分不足,引起各种问题;在秋冬时节,对生长在树木根系周围的小杂草,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保留一些杂草,在其干枯死亡后,用其充当保护层,达到对树木幼苗根部的保温,减少幼苗发生冻害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充足地为树木幼苗提供生长阶段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因此,林农们必须根据树木幼苗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并根据苗圃的具体情况,采用滴灌、微喷、微润灌溉等方法,来保证树木幼苗的根系、主干和枝叶都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与此同时,还应该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缓释肥和控释肥的施用,以达到全天候为树木幼苗提供养分的目的;必要时还应当借助叶面喷施的作业形式为幼苗补充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以免其出现缺素症。2 移植造林技术

2.1 合理控制移植时间

为了确保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有关工作人员要对移栽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控制。一般来说,移栽工作在每年3-5月份进行,这是由于在这个时间段里,气候渐渐转暖,造林地的气温逐步升高,栽植湿度能够满足移栽的需要,这时,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就会比较高。

2.2 控制造林规格

在进行移栽造林时,也要针对不同品种的幼苗,制定相应的造林标准。比如,如果所移植的树木是紫荆、矮红豆杉等对光照资源要求较高的苗木,那么就需要适当地加大苗木间距,为每一棵苗木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照,以确保其成活率。

2.3 移植前后处理

在苗移植之前,必须对其根部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在移植的过程中,苗体内的水分过多的流失,造成苗的死亡,或者是受到外界的攻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工人们必须先把幼苗根部浸水,然后在幼苗的外部放置一个土球,这样才能减小幼苗的水分流失。为了防止根系腐烂,还可以在苗根上喷洒一定数量的化学药剂,这样就可以防止苗根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在幼苗起苗、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对幼苗进行不间断的喷洒,以进一步减缓幼苗的水分蒸发。

在苗木移植之后,要注意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割灌、人工修枝等措施,从而达到改善苗木生长环境的目的。比如,如果林区没有松土除草的条件,而且林分郁闭,那么就可以通过修剪和灌水的方式,给树木提供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修剪和灌水还可以防止化学除草剂对林地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采用人工修枝的方式对干枯树枝进行修剪,可以增强林木间的通风、光照条件,降低树木之间出现死结以及病虫害的几率,从而提高树干饱满度和材质质量。

2.4 做好补植工作

由于幼苗个体间的差别,在幼苗移栽种植后,一定时期内,一定会有一些幼苗不能正常成长,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死亡,从而造成林地中的树木数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适时地补植树木。

因此,在移植造林一段时间后(一般为一年),林业工作人员要对林地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苗木的存活率较低(比如低于85%),那么就要安排人员进行苗木的补植,如果成活率处于很低的水平(比如不足40%),那么就要马上找出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处理方案,之后再组织人员进行移植造林。因此,在森林恢复过程中,应尽量开放恢复,将恢复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一系列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更高效地完成林业工程的建设,有关人员应该重视苗木培养及移植造林技术及其要点,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确保这些技术和技术要点的落实,从而为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游洋.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简述[J].新农业,2023(06):46-47.

[2]苏玉兵.六盘山地区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3):144-146.

[3]赵军,沈振,蒋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23,43(02):51-52+59.

[4]姜云霞.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运用探思[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7):86-88+91.

[5]张俊仙,张凤仙.浅析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22(0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