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接收入住的150名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研究住院的患儿状况,分析了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不良事件等隐患问题,着重剖析了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件,并据此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结果:150名患儿中,有6名患儿出现输液导管掉落(4.00%)、坠床(2.00%)、非计划拔管事件(2.00%),液体外渗事件(1.00%),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6.00%。在护理不良的9例事件中,其中3例均为护理态度问题,占据33.3%,4例为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占据44.5%,1例由于护理水平导致,占据11.1%,1例为其他原因导致,占据11.1%。结论:儿科护理中还存有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护理水平,健全相关制度,树立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引言: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儿科护理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儿科护理安全隐患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一般数据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接收入住的150名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150名患儿中有81名男孩和69名女孩,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为(3.17+0.12)岁;其中呼吸道疾病患儿有76人,消化内科疾病有32人,循环系统疾病有16人,免疫系统疾病有10人,其它病因有16人。患儿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均无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
本文章着重研究了住院的患儿状况,分析了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不良事件等隐患问题,着重剖析了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件,并据此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防止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1.3疗效观察
对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错误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4统计分析法
计量资料以 SPSS19.0为工具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为以百分率为单位进行x2检验,以 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2 结果
2.1患儿护理不良事件
150名患儿中,有6名患儿出现输液导管掉落(4.00%)、坠床(2.00%)、非计划拔管事件(2.00%),液体外渗事件(1.00%),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9.00%。
2.2 导致儿科安全隐患产生的因素
在护理不良的9例事件中,其中3例均为护理态度问题,占据33.3%,4例为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占据44.5%,1例由于护理水平导致,占据11.1%,1例为其他原因导致,占据11.1%。
3 讨论
3.1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医院应制定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做到有法可依。如建立护理工作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护理质量评估制度、护理缺陷记录制度等。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查对制度》等,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如对护士的操作规范进行监督指导,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对儿科患者进行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及时纠正和处理患儿的异常表现;及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对患儿的药品管理进行监督;对药物浓度和剂量进行监督等等。在监督与指导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各项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减少因为护理操作不规范、不及时等引发的儿科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护士法律意识。
3.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患儿的特殊生理特征,再加上年龄小,很多护士在护理操作时会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首先,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护理工作。其次,在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要轻柔、准确、到位,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后果。再次,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需求,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医院应该建立健全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临床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3.3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家长是患儿的监护人,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其对儿科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与患儿家属签订护理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②在病房内设置宣传栏和宣传板,定期张贴儿科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等;③组织儿科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④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通过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患儿家属了解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以提高患儿家属的健康意识。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家属不正确的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3.4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见不安全行为的识别能力。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并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定期组织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使其能够熟悉和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时要注重方式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如可以采取举办讲座、观看视频、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使护理人员能够真正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5加强对各项医疗设备、药物、器械的管理
由于患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医院各种设备及药物、器械等都很好奇,喜欢在周围玩耍,从而容易引发事故。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各项设备及药物、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要加强对患儿的管理和教育,保证患儿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要让患儿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并指导患儿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此外,对于患有疾病的患儿要及时告知家长相关病情和治疗方法,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各种诊疗操作规程。对于一些有过敏体质的患儿要详细询问其过敏史,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并落实到每位护士身上。其次,要定期对护士进行风险评估,尤其是在儿科进行常规护理工作时。一方面要对患儿的病情、健康状况、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以及风险事件等进行详细评估,及时发现护理隐患并加以处理;另一方面要对护士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纠正,并在其上岗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最后,要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使其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文件和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不断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7加强护患沟通,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医疗纠纷
1.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把沟通技巧融入到护理工作中。2.加强护患交流,重视患者心理需求。护理人员要注意患儿心理变化,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患儿,让患儿感受到亲情的温暖。3.强化法律意识,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护士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4.注重临床护理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水平,培养护士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习惯;重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沟通技巧培训,重视医德医风建设。5.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在患儿住院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仇玥华.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3(11):111-113.
[2]于颖.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养生,2021,21(22):80-81.
[3]邢丽丽.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302-303.
[4]朱亚凤,洪玲.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追求医疗零纠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2):138-139.
[5]曾晓兰,刘春梅.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230-231.
[6]蓝秋梅,刘桂媛,吴志娟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6):111-112.
[7]朱晓瑜,雷天霞.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