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3

财务会计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应用探讨

王敬美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不良贷款可以详细划分成呆滞贷款、呆账贷款、逾期贷款,这也是企业、银行出现风险损失最显著的标志,对于银行而言,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较高的重要性。此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贷款,以此达到降低风险损失的发展目标。不良贷款的产生会对银行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会直接影响银行发展,因此需要及时对风险实施处理。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不良贷款相关概念以及形成原因,探讨了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

关键词:财务会计;不良贷款;信贷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许多银行也放松了各个贷款标准,由此产生了群体性多贷的情况,进而导致贷款风险过于集中以及过度授信的不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发生不良贷款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对不良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是强化审查组织结构的建设、完善审批流程以及优化信贷风险信息系统[1]。财务会计是针对企业各项交易事项开展计量以及确认工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应的企业会计信息,针对资金运行状况展开监督以及全面核算。以财务会计角度强化不良贷款管控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以此尽最大限度降低由不良贷款造成的不良影响。

1.不良贷款的概念

1.1监管规则角度

金融不稳不良贷款的分类标准主要为能否按照约定进行还款。在《贷款通则》中针对不良贷款的类型明确指出了两种,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前者是在合同规定时间范围内未能归还的相关贷款,而后者则是超过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归还的相关贷款。

在《财务稳健性指标编制指南》当中,针对不良贷款的判断提供了三个标准:第一,贷款利息、本金高于90天。②在大于或者等于90天的利息进行资本化、融资或者进行协议签订后延迟贷款归还。③逾期时间低于90天内,但是拥有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自身可以全额支付,比如企业已经进行破产申请。针对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依然是无法在规定期间内完成还款,但是整体上强调了违约事实、时间因素,即为在逾期时间90天后或者实施破产处理程序[2]

1.2会计核算角度

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需要针对贷款资产所具备的价值进行计量分析,明确贷款能够产生的相关利息收入,因此在该视角中重点关注对象为收益确认、资产减值。

相关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依据逾期年限实施放款管理。在逾期时间超过半年的情况下,需要依据预期放款标准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若已经高于三年则需要依据催收放款模式开展各项管理工作[3]。在贷款资产减值方面,设定准备金制度,按照年初贷款余额的相关标准实施差额提取,以此实现对呆账贷款本金的核销处理。在进行收益确认时,催收放款应当合理的运用收付实现制,不应当将应收利息纳入当期损益当中,实际所收取的利息应当合理地纳入当期损益。

财政部在2006年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应当具备客观证据针对金融资产完成减值的计算。也就是在企业完成融资处理之后,可能会影响未来现金流,并且必须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计量事项应对该影响,总共列举了多个项目。该要求和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要将计量情况、整体报告以及会计确认都放置在相同位置。若出现违约、市场变动等多种客观事实能够明确相应的减值,需要将该贷款纳入不良贷款[4]。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减值的准备,也就是依据相应规章制度完成对金融资产的计量确认。

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相关组织认为已经出现损失法计提减值损失难以适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就运用处理预期信贷的措施,将信贷损失从以往的“已发生损失法”重新修改为“预期损失法”。依据新标准,计提减值从贷款将要出现损失为主要标准。

国内相关部门针对相关准则实施了修订,在金融资产预期现金流存在不良影响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应当将其认定成已经出现信用减值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应当按照预期信用损失作为重要依据。

结合以上多个视角,监管规则主要按照能否在规定期间内完成还款当做对不良资产的认定基础,并加入了相应的逾期范围;而在会计准则当中,主要针对损失情形进行认定,相关会计准则中主要按照预期损失当做计提减值准备的标准,判断已经出现信用减值资产的相关条件和贷款风向的分类认定不良贷款标准较为相似,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也在逐渐一致。

2.不良贷款的分类

在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针对贷款风险进行了重新定义以及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正常类:拥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借款人能够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按照约定足额地完成贷款本息偿还。②关注类:依据当前情况,即便该贷款人拥有偿还能力,但是依然存在一定潜在影响,有必要对借款人实际状况进行关注。③次级类:充分了解该企业当前经营收入难以正常完成贷款本息的偿还,需要执行相应的担保措施,否则将会造成一定的损失[5]。④可疑类:即便运用担保措施,该借款人依然难以完成借款的偿还,进而导致损失的发生。⑤损失类:运用多个途径、法律措施,依然无法将本息从该借款人中收回,或者只能收入少量的贷款,银行损失将会必然发生,且还有很大可能会导致该笔贷款无法收回本息。

以上贷款的分类以及定义在实际实施期间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未设置量化指标、分类标准模糊等。相关部门曾在文件中明确指出,逾期天数与不良资产容忍程度、风险等多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在该文件中重点强调了出现以下不良现象之后,贷款会被直接纳入不良贷款范围内:逾期时间高于90天;需要运用多种措施,才能够让借款人完成借款的偿还;在会计准则中可能会产生损失的不良现象;拥有大量证据证明,该借款人在不运用抵押、变卖等多种措施下无法完成对贷款的偿还。

银监会在2018年指出,应当在贷款逾期时间高于90天的情况下,将其纳入不良贷款的范围内,最低也应当将该贷款纳入次级贷当中。

3.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3.1外部因素

在外部因素中,信用体系的建设、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都会对企业、个人经营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该借款人在发展一段时间之后难以足额偿还贷款利息、本金,银行也可能会在贷款本金难以收回的情况下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进而导致该贷款转变为不良贷款。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环境有时难以管控,同时这也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变化,比如其他国家对国内商品增加关税,特别是针对国内科技行业的不断打压,严重影响了国内高端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6]。在此情况下,国内经济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许多依赖于出口订单的企业都出现了经营风险。对此,针对此类风险可以运用由政府推出相应的政策或者运用法律的方式,规范市场发展的秩序,并针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打击,以此引导市场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而此类调控措施也可能会对部分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大幅度提升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风险。

3.2内部因素

在内部因素当中,主要存在银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制度未全面落实等多个方面,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对此,可以详细划分为以下几点:

①贷款的投放存在集中现象。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盈利措施就是运用贷款发放的利息差,银行所经营的也是风险,若将贷款全部集中在某个特定行业当中,或者将其集中于某类贷款种类当中,一旦行业、市场发生变化,就会非常容易产生风险,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

②银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该问题主要体现于缺乏合理的内控管理。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中得到稳定发展,就是严格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经营,内部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银行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银行规章制度是对风险进行管控的重要标准,若该指标出现较大的不足之处,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就不会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同时在缺乏完善的处罚制度、监测制度的情况下,该风险极有可能出现进一步扩大,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风险。比如,部分银行在发展过程由于存在较多的分支机构,导致内部管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员工在工作过程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进而导致银行利益受到影响。再加上在信贷管理制度当中并没有针对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实施约束,最终可能将合规问题逐渐转变为信贷风险。

③贷款管理制度未得到全面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落实,或者对工作内容进行不合理地调整,进而不断地积累各种贷款风险,从而产生不良贷款。比如,尽管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贷后管理、信贷审批等多种管理制度,但在执行时未能得到全面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在审查期间未严格依据自身职责,使得贷款风险未及时发现。

④业务素质偏低。部分工作人员受到自身经验、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贷前调整过程中没有针对贷款风险展开深入地调查,进而导致贷款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是在贷后检查期间没有尽到自身职责,进而导致该贷款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甚至还有部分信贷人员,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以谋取自身利益为目的随意行使自身权利,违反法律法规进行放贷,进而对银行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银行所发放的贷款无法及时将本金和利息完全收回,从而产生严重的风险。

4.财务会计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措施

4.1强化贷前调查以及贷后的风险监测

在企业财务当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向外部投资者、政府部门、债权人等相关人员提供能够帮助自身做出合理的信贷决策、投资等多项决策,针对不良贷款管理,在进行贷款发放的决定阶段时,要明确该借款人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归还,是否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在进行贷款前的多项调查,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这对后续决策能够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同时,在完成贷款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增强对风险的监测,时刻注意贷款人经营情况。财务会计还需要针对借款企业经营状况、会计报表等多方面信息内容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保证能够及时实施各项保全措施,尽最大限度减少相应的损失,有效避免在出现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对资金造成的风险[7]

4.2增强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导致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贷队伍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不良贷款的相关管理人员不了解各项贷款决策,严重缺乏对此方面的风险防范认知,从而导致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进一步增加。对于财务会计而言,针对放贷的相关决策应当深入了解该借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在相关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以及缺乏一定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只重视获取自身的利益,进而严重忽视了该贷款所存在的风险,进而导致信贷审批严重违反相关管理要求,并且忽视了在贷后的管理、监测,从而产生较多的不良贷款。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不良贷款相关管理人员对此方面的风险防范认知,进一步强化对贷前借贷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调查工作,并积极强化贷后监管,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发生概率。

4.3提升对不良贷款的管理水平,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

提升对不良贷款的管控水平,需要增强财务会计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控、组织等多方面的管控能力。财务会计针对负债、资产等多方面的分析,可以充分反映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等,通过分析此类信息能够在不良贷款管理工作中提供最科学的依据以及专业的分析结果。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通过提供充足的资金流动信息,可以进一步强化放贷者对各项资金的管控水平以及相关借贷者资金的掌握程度,从而合理地管控贷款额度。此外,在针对不良贷款开展管理工作时,还可以依据贷款风险实施划分,通过运用手续完善、调查等多项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贬损现象,针对不良贷款实施转化、处置、清收等多项措施,以此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最大化回收,对于降低财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8]

4.4针对不良贷款展开内外环境分析

针对内外环境风险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在放贷环境中的处理能力,以此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针对不良贷款实施处理时应当从内向外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深入了解不良贷款的风险变化,以此为基础针对资金流动实施全面的分析,以此应对持续变化所产生的资金损失,针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展开进一步研究,充分掌握资金变化趋势,能够有效降低在环境变化下所产生的不良贷款。

4.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为完全调动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财务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金融、法律等行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对此,应当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的业务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惩罚制度,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此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地开展。此外,银行还需要依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针对当前绩效考核制度实施进一步的优化,以此完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对风险的管控以及处理工作,从而有效降低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不良贷款产生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而在外部因素中大多比较宏观,难以有效地管控,但内部因素只需要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对每个操作流程的管控,就能够有效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可以通过针对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情况等多方面信息为信贷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许多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是借款人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贷款的偿还,进而对企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财务会计在针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时,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贷款的监管、分析,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强化各项管理工作,以此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贷款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翁娟娟.小额贷款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其管控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7):143-145.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0967.

[2]王卓,罗鹏,吕亨桃.市场化债转股与传统不良贷款化解方式比较分析[J].河北金融,2022(08):11-14.DOI:10.14049/j.cnki.hbjr.2022.08.016.

[3]张文娟.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贷款减值计提的改进——基于小型财务公司视角[J].会计之友,2022(15):48-53.

[4]代云彬.资本价格扭曲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与建议[J].中国外资,2022(14):112-114.

[5]张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控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2,29(02):176-177.

[6]高慧云.小额贷款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J].山西财税,2021(11):29-32.

[7]赵伟良.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探析——基于贷款业务视角[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0):86-87.

[8]张梦婉,梁力军,张肖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预警模型与规则优化研究[J].标准科学,2021(08):86-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