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制变迁对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制度的正向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史,主要集中论述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制度变迁。其次,粗略的描述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最后,粗略给出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定性分析。
关键字:经济制度;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存在着两个未解之迷:一个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即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因此,实际上这个迷更应该叫做“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之迷”;另外一个迷就是“中国当代经济增长之迷”,即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何以出现罕见的高速增长?对此,经济学家一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有的学者认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在我国盛行,学术界出现了用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因此,制度变迁不仅改变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相应的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本文着重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尤其重视1949年以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粗略的分析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近代中国学术上划分不一,一般的历史学界公认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近代。而有的历史学家以北宋建立为近代。李约瑟认为宋代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的开端。史学大家章太炎亦持此观点。而历史学界大多人都认为近代中国的开端是1840鸦片战争。本文关于近代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以1840年为近代的开端。
(一)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建国时期的经济制度变迁。
1.1840年鸦片战争—19世纪50、60年代洋务运动前夕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正处于封闭的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状态,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民在地主、贵族、皇室的压迫下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产活动却只得到极少部分的生产成果。鸦片战争后这种情况变为地主、官僚、以及少部分外国资本家对农民的压榨。
2.19世纪后半叶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经济制度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初探,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使中国民族资本开始发展壮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经济制度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1951年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名革命,它的出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原来的封建租佃关系使农民在名义上有了自己的当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而《资政新篇》的颁布充分代表了当时一部分先进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认识,并且尝试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而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4.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
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开始了一场志在挽救清朝统治的变革。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其中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5.国民党统治前期中国的经济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孙中山先生执政后强调,“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亟当振兴实业,改良商货,方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力图用资产阶级法制巩固新生政权。 袁世凯执掌政权以后,经济上当政者推行的依然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政策,“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并实行“营业自由”的政策。
6.国民党统治末期的经济
国民党政府自1935年第一次币制改革所发行的法币, 到1948年初的发行额已高达战前的47万倍,而物价却比战前上涨3492万倍。为挽救日益恶化的财政经济危机,强力搜刮民脂民膏用于“戡乱战争”,国民党政府相继采取抛售黄金回笼法币和管制外汇等措施,力图挽救经济颓势,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二)1949年建国至今的经济制度变迁
我们可以将新中国60多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分为两大时期。两大时期是指1949—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时期,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时期。
三、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和特征
在整个制度变革过程中,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像其他东欧国家一样的动荡,原因就在于我国采取的制度变革的路径与方式与之不同。我国的制度变迁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路径,其特征可概括为:
(一)“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改革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通过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来逐步培养市场经济体系,从长期来看,改革的逐步推进使经济效率和社会财富逐渐增加,并扩散到社会各阶层中,使为改革付出成本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
(二)强有力的政府是变革得以进行的根本保障
从诺斯的国家理论中,不难发现,国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和利益协调者,可以实现制度的规模效益。中国政府强大而有效的制度能力成为推动中国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理解“中国模式”的关键变量。
四、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将制度变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是许多学者的共识。林毅夫等(1994)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内生出“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了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五、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制度变迁的思考
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制度的独特效率,也让我们取得了“试错法和渐进式改革”的宝贵经验。但我们能否避免拉美国家所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面对印度的发展势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说,未来30年我们依然能保证领先而不被其赶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再多一份冷静和反思。
由于中国在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牢固历史传统,加之建国后长期实行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直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微观干预的计划体制,使得1978年以来的制度变迁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典型地表现出正式制度间的冲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间的冲突,制度根植和异化机制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我们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取向的制度变迁中,必须重视以下问题:1.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2.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3.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4.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5.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6.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7.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8.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健.中国经济史[M].高等教育出本社,1989
[2]郑佩权.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王作化等.王云五与民国末年的”金融风暴”[J].2009
[4]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5]张朝.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6]何春燕.中国经济制度史一览表
[7]Douglass C. 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