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造影剂对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3

水溶性造影剂对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广才1 岳建伟1 孙楠2岳远永1 渠军英1

252423  莘县中心医院 聊城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水溶性造影剂实施干预,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时间节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病例选择的时间范围,取8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指导原则下,将其划分为每组各40例的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以及观察组(前者基础联合水溶性造影剂实施干预),以不同干预方式下的临床疗效为观察内容,查看两种方式的使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26:14,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35:5,87.50%为总有效率,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两组人员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疾病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相应的指标中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中进行生活质量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将其实施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观察组人员在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对比中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应对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时候,利用水溶性造影剂实施干预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机体的恢复时间,能够显著改善治疗后身体各指标的情况,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水溶性造影剂;粘连性小肠梗阻;临床疗效

在胃肠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为小肠梗阻,其中粘连性小肠梗阻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从该疾病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到,患者腹腔的肠管出现粘连或者腹腔内出现粘连等均可导致该疾病的发生[1]。疾病发生后,机体可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部疼痛、排便异常等,若长期未对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者可威胁性命[2]。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病人一般采取急诊手术方式,但手术也局限于部分患者如常见的绞窄性肠梗阻以及腹膜炎等,对于其他无上述表现的患者而言,多是采取常规方式实施干预[3]。从常规治疗方式的内容进行观察,主要涉及禁食、静脉补液,通过鼻胃管置入等方式,常规治疗方式可使大多数患者的梗阻得到解决[4]。随着临床对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方式的研究,发现将水溶性造影剂应用于该疾病患者中,可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急诊手术同时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疾病症状的缓解,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中,为探究水溶性造影剂的具体作用,本文展开了相应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时间节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病例选择的时间范围,取8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指导原则下,将其划分为每组各40例的两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3:17,年龄范围在25-68岁,年龄中位值经计算可知为(50.38±5.62)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4:16,年龄大小在26-69之间,年龄中位值经计算可知为(51.21±5.73)岁。为避免上述人员对比存在冲突,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1)所有纳入研究的人员均符合粘连性小肠梗阻相关诊断;(2)未合并需要实施急诊手术干预的情况,如弥漫性腹膜炎等;(3)在研究开始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内容,并获取同意。排除标准:(1)病情波动明显者;(2)存在精神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无法进行自主沟通,存在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所纳入的人员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方式实施干预,主要的治疗手段包含对胃肠道进行减压、禁止饮食、通过静脉完成补液达到水电解质失衡纠正的目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48小时后,若相关症状得到缓解,意味着保守治疗有效;若48小时后依然存在梗阻情况,但肠坏死以及肠绞窄迹象得到改善,可继续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持续时间为72小时,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明显缓解,需要转为手术治疗。

观察组所纳入的人员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水溶性造影剂实施干预,将76%的水溶性造影剂60-100ml在泛影葡胺经胃管注入体内后夹管的1小时以口服或胃管胃管内注射方式注入机体,患者经上述措施干预24小时后,对其立位腹平片进行检查,以明确结肠内是否存在造影剂。若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内存在造影剂,疾病相关症状以及体征得到有效缓解,表明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可继续常规治疗方式直至症状完全消失。若24小时后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内无造影剂,表明小肠梗阻可有加重的可能,即转变为完全性梗阻的可能性较高,可继续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持续时间为72小时,若72小时后症状依然存在,则需通过手术实施干预。若24小时后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内存在造影剂,但临床症状依然存在且无缓解的现象,继续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至72小时,若症状依然无法缓解则转为手术治疗。

1.3评断标准

治疗效果: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对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将最终结果实施对比。临床相关指标:两组人员分别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干预后,对其临床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收集,主要涉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以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应用量表GQOL-74对两组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收集,单一对比指标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越好者所获分值越高。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数据处理均由SPSS20.0软件完成,临床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以(±s)表示,实施T检验,治疗效果以(%)率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不同模式下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

两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分别经不同模式的治疗方式干预后,分别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明确,从获取的数据对比结果来看,对照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26:14,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35:5,87.50%为总有效率,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n(%)]

组别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0)

26(65.00)

14(35.00)

26(65.00)

观察组(n=40)

35(87.50)

5(12.50)

35(87.50)

χ2

-

-

5.591

P

-

-

0.018

2.2两组人员经不同方式干预后临床指标的对比

分别在两组人员中实施相应的治疗干预后,对治疗效果判断为有效的患者进行临床指标的对比,进而观察两组人员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疾病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相应的指标中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对比不同治疗模式下两组人员的临床指标(±s)

组别

肠鸣音恢复的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胃肠减压量( mL/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26)

19.89±1.14

22.49±1.11

323.58±23.48

8.31±1.12

观察组(n=35)

9.71±1.24

11.58±1.08

179.47±24.33

5.36±1.07

t

32.803

38.560

23.218

10.43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人员生活质量的对比

经不同方式干预后,在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中进行生活质量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将其实施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观察组人员在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对比中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对比不同治疗模式下两组人员的生活质量(±s)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对照组(n=26)

71.51±2.63

72.41±2.32

71.92±3.59

71.83±3.17

观察组(n=35)

79.64±3.32

80.28±2.81

79.29±4.24

80.72±3.39

t

12.785

11.630

7.157

10.410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分析现阶段的情况可以发现,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是大多数腹部手术患者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疾病的发生可增加机体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若患者存在手术治疗延迟的情况,死亡率可上升[6]。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大多数都是采取保守治疗,结合保守治疗的使用效果来看其有效性较高,但对病情的发展难有预测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死亡发生概率[7]。因此临床上还需不断探究更为有效的方式应对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为消化道造影检查,即在消化道使用泛影葡胺实施造影,泛影葡胺在胃肠道内可快速通过,到达的回盲部时间仅需一小时左右[8]。泛影葡胺属于高渗性水溶液之一,与细胞外液相比,渗透压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组织或血管内的液体能够在泛影葡胺的作用下转移至肠腔,稀释肠内容物,扩张梗阻近端的肠管,对小肠的蠕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增加肠梗阻断的压力梯度,肠内容物经稀释后,更容易通过梗阻位置[9]。同时泛影葡胺的使用有助于肠壁水肿的减轻,对肠梗阻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该物质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于机体后安全无毒,若使用后患者出现肠穿孔情况,导致泛影葡胺进入腹腔,腹膜可直接对其进行吸收,不会对机体完成较大刺激[10-11]

在本次研究中,将泛影葡胺以口服或鼻饲的方式进入机体,并于24小时后观察该物质是否到达结肠,以此来明确机体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即服用泛影葡胺24小时后,造影剂在结肠中存在,表明疾病为不完全性梗阻,可在临床上实施常规保守治疗;若造影剂难以到达结肠位置,表明机体可能出现完全性肠梗阻,需要立即通过手术进行干预[12-13]。从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26:14,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中有效与无效之比为35:5,87.50%为总有效率,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两组人员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疾病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相应的指标中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中进行生活质量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将其实施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观察组人员在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对比中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到,目前临床上出现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概率较高,且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利用水溶性造影剂实施干预,明确机体是否需要手术,同时还可提升保守治疗的有效性,促进疾病症状的缓解。

参考文献:

[1]钟海文,夏丽,杨维建,等.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21,40(4):353-354.    

[2]王罗燕,徐海燕,徐瑛.芒硝外敷联合生长抑素对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症性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5):105-109.   

[3]刘汉建,王明星,刘瑞林,等.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21,34(21):88-90. 

[4]徐凤莲.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215-4217.

[5]周亚军,孔美媛,傅晓鹃.行气理肠方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2):303-304.

[6]李澜,黄湘俊,王永恒.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4):777-780.

[7]吴严杰.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对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6):87-89.

[8]苏锦坤.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19):98-100.

[9]冯亚飞,郭伟,毕志彬,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血清降钙素原前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150-1152.

[10]刘想德,郑志杰,苟尕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前白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8-10.

[11]吴铁,杨寅熙,董晟,等.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2):76-78.

[12]仝聪,赵旭,张晓龙,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0):3404-3406.

[13]叶璁璁,汪传文,叶锋.腹腔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预后研究[J].吉林医学,2021,42(3):70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