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市北方初级中学校,山西省忻州市03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双减”的深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双减”是在实践“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教育,它将极大地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实际而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高考升学制度的实施,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数学的基础性、实用性以及它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抽象性很强,所以高中生要想理解并掌握它,会有一定的困难。随着“双减”的不断深化,如何用更多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这就成了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上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双减背景
引言: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体系已经逐渐成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应该与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更多的关注。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作业量大,不能保证足够的假期,“双减”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外作业,按照“提质增效”的原则,让课外作业变得要有“心”、更有“新”。
一、当前中学数学课外作业中的问题
1.1缺乏形式上的差异
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老师一般会将书本课后习题或学校发放的配套练习册的书面作业作为主要的形式,题型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把重点放在解决“纯数学”问题上,而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面对变化多端的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已学过的问题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不利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
1.2在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
老师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只会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课后作业进行筛选和优化,一些问题甚至超出了大纲范围,很难把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凸显出来,无法达到巩固这一节课的目的。由于作业的针对性不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从而削弱了作业的教化作用。
1.3在方法上缺乏层次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老师们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来对他们进行分层设计。当前,为了减少批改作业的压力,老师们常常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给每个班级都安排了同样的作业,而且没有分层的作业。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但是没有达到更深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觉得家庭作业很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策略
2.1生活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双减”的背景下,中学数学老师要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工作的中心,要从如何通过课业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一角度来设计课业,优化课业,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练习所学到的知识。老师们可以试着将趣味生活元素引入进来,设计出生活探索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数学作业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质。
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尝试设计出与生活相联系的作业,引导学生结合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和处理,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并将其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技巧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老师可以从周围的材料中挑选一些材料,比如:“小兰用她的积木做了四只小狗、八座小房子,一共花了三个小时四十二分钟,而她做了五只小狗、三座小房子,一共花了三个小时二十三分钟,请问小兰平均花了多久才能做完一只小狗、一座小房子?”这样一种与生活相结合的趣味作业的设计方式,在作业中引入了学生们感兴趣的积木元素,来布置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多样化的思考,进而为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提供帮助。奠定基础。
2.2设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学习活动是一个人多方面的发展,“双减”政策下,中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性设计,应该更关注于学习的实用性,将数学的知识体系转换成具体的生活技巧,并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指导。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任务的性质,合理地布置实践作业。而实践任务则需要老师根据任务的难度来考核,这样才能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任务压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程中,通过布置实践任务,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客体的形态的理解。在完成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定为“在家里找到不同的图形”。通过找出生活中的某些基本图形,可以加深对其基本属性的认识。
比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据,可以尝试设计出实践操作类型的作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凸显出作业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师可以以随机事件与概率内容的教学要点为基础,来确定作业设计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作业设计素材。之后,再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需求相结合,尝试设计实践操作演示类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在教师设计的实践操作类型作业的支持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观察分析,可以体验到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的应用,这样能够深化对随机事件与概率课程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实践体验的热情,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学课后作业的巩固效果,推动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三、结语
总之,“双减”政策下的中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一种既要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要确保这些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布置富有创意的作业,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志军.“控量化,减负,创新,提高效率”“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8):11-13.
[2]徐朝波.浅谈“双减”条件下中学数学作业的最优设计[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2(2):122-124.
[3]陈花瓶.“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3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