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杨庄水库管理所 山东 平邑 273300)
摘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等四条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中央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将水利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位置,国家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后,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中央水利投资力度,水利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从科学发展观看社会目标,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现今农村水利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重视农村水利发展日益被提上国家发展的议程。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基础条件。
现在我们常常谈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千百年来,农民靠自己的土地生活着,所以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有优质高产的农田,生产较多的农产品。然而农产品的丰收是要靠扎实的农田水利建设做保证的。
以水润田,以田资农,加快农村小康的实现。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解决三农内在需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的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比例在减少,但是全国仍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其主业仍然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发展如何,不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即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就一批优质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尤其是重视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建国70多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粮食生产连上新的台阶,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九五”以来,我国的农村水利工作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年比一年扎实,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农业灌溉面积结束了多年在7亿亩左右徘徊的局面,已达到8亿亩以上;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6亿亩,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工作全面启动;城乡供水快速发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些都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1.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新和完善水利发展观念
哲学家告诉我们,意识对于人的行为具有能动作用。所以我觉得树立正确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二、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医疗单位服务功能,实现卫生资源的重新整合,创建“绿色医院”、“绿色机关”,打造资源节约型单位,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的整体综合实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水利建设中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和自然的侵害。
要建立起来节约资源的观念,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加强节能降耗,减少材料消耗,加强废弃物回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树立节水意识,完善节水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维系河流健康生命。
2. 大宣传普及农田水利建设观念,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3. 加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指导。
就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农田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正确积极的引导与帮助。
(1)政府可以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方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2)政府要重视农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
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竞国与国竞争的关键, 在农业上科学技术与人才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用科学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治理农村水环境,加强治理力度。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
四、结论
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设施,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装备,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产出稳定性。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还不高,农业机械装备仍有短板,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要注重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弥补水土资源先天不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说,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重点要完成保障供给、促进增收、夯实基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4方面任务。韩长赋在江苏昆山市举行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说,“十四五”要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6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顺利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装备能力建设,稳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抓好草原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是推动国家基本建设投入结构调整,促进国家新增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这种大背景下,更是加强巩固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李培民. 《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1996,(6):660-663
2.宋兴川. 《如何创新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33-35
3.宋秀钿. 《加快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2002,(6):661
4何长文. 《十二五农村经济瞄准四大重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2000. (3):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