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建筑风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建筑风格研究

叶红伟

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城市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表,又是一道靓丽的城市景观。而在更高的层面,城市公共建筑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公共建筑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事物的美学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公共建筑风格似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对于某些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公共建筑,除了要拆掉之外,大部分都要进行维护和修缮,甚至是更新。

关键词: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建筑风格;

引言

公共建筑是十分关键的公共资源,在这一建筑空间中,广大群众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在某一方面来看,公共建筑和其他基建设施相同,都担负着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重要任务。在社会持续发展与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出公共建筑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成了相应人员需要探索分析的问题。

1建筑外立面理论概述

建筑外立面是建筑与外部直接接触的界面,也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构成方式。同时,建筑外立面也可以理解为内空间和外空间交界面的构件。在通常的定义下,建筑外立面的包含范围是指,建筑外围护部分中除屋顶外的所有可见空间。在实际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难以区分的情景,比如特定几何形体建筑的屋顶与墙体,这两者会以连续的方式展示出来。为此,在现代建筑中,屋顶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作为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屋顶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美观和节能。

2城市公共建筑

2.1旧建筑

这种建筑是指新中国建国初期至今的建筑,这些建筑已有几十年历史,而且建筑风格较为老式;同时,因其并非文物建筑,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致使此类建筑的样式至今未能更新。但此类建筑的数目庞大,在城市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重点对此类建筑的更新和改造进行探讨。

2.2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作为民族文化底蕴的物质外化,是人类文明的事实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①,城市大规模兴建土地,这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也造成建设用地紧张、城市风貌同质化、特色文脉衰微等问题。而代表城市底蕴的历史建筑却因为年久失修、保护不当面临着风貌衰退以及被拆除的困境,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之间的底层矛盾日益显露,在这一形势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才逐步被大众所重视。

3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依据原则

3.1地域性原则

在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秉持地域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地区拥有的资源特色,突出地区优势,把自然环境元素作为依据,增强地方特点,实现对建筑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人的归属感。

3.2总体性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保证设计工作符合建筑原本构造的要求,于此同时也要和周围环境格调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群体的设计工作中,设计要对建筑进行整体管控规划,通过保证外立面设计的色彩等,使其符合整体的规范,从而达到使外立面设计和城市环境特点保持和谐的目的。

4外立面改造的主要技术

当前建筑物外立面改变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更改外墙外观的装饰材料、增设或新建外立面、彻底更新原外立面。在这3项技术手段中,更改外立面的装饰材料是最为常用的,它本身在外立面的改变中对建筑物本身的影响很小,但要顾及原有外墙的承载能力。此改造并没有改变原建筑物本身的外墙结构,也不会改变墙壁上的空洞位置,只是依据其搭配和材质特点对建筑物的外墙进行装饰。这种改造仅仅是对原有建筑进行总体上的添加,提高其视觉效果和形象,不需要改变整个建筑的外墙,因此,建造成本较低,时间较短,技术要求也比较低。此外,增加新的外立面技术,是在不改变原有外立面的前提下添加一个全新的外立面。该设计思想是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外立面的用途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次全新的外部结构设计。尽管其设计过程依然受建筑外观的影响,但是在建筑的凹凸和墙面的变化方面却更加自由,尤其是现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原来的建筑上添加玻璃幕墙和LED显示屏可以让建筑的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能让建筑更具有艺术性。最后,一种彻底替换外墙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原来的支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的外观进行整体改造,其不仅彻底地改变了建筑的整体面貌、建筑的外观、建筑的技术基础,也改变了建筑的某些领域的品质,对于一些已经完工,但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停工的项目,可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发展中。

5外立面改造的要点

5.1碳排放管控模式的完善提升

以减碳为目标的管理应贯穿建筑的各个阶段,其中物化阶段和运行阶段是亟须提升的重点阶段。建设规模和建材量大导致大空间公共建筑在物化阶段产生较多碳排放量,建筑师在低碳化选材的基础上,应加强建材运输及建设施工期间的碳排放管控。在建材运输的管理上,优化运输路径,提倡使用本土材料;在施工期间,制订更科学、高效的施工流程,提升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运营维护阶段的碳排放管控以提高设备能效为目的,针对不同的运行模式制定高效的设备运行方案,提升建筑整体运维水平。

5.2应用绿色技术改造公共建筑

首先,外墙改造。外墙的主要功能是隔热保温、防暑御寒等,公共建筑改造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就需要降低室内外热传递,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在建筑外墙改造中可以使用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技术,根据改造设计规划选择合适技术,增强外墙保温作用,降低能耗。其次,外窗改造。公共建筑外窗主要起到保温、采光、通风、隔绝热量等作用,本文主要从隔绝热辐射角度对外窗进行改造。具体可以使用遮挡的方式实现,包括固定和活动两种方式,固定遮挡主要是将外窗增加挑檐或使用一体化遮阳系统;活动遮挡主要可以使用遮阳卷或百叶窗实现。

5.3构造性细部设计

构造性的设计工作过程中,主要针对建筑具有的功能特点进行研究、整体构造模式等来开展设计工作。实际通过在建筑语言的帮助下,以使建筑构造中存有潜在的美观性和力量性得以彰显,从而增强建筑物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提升了建筑整体所展现的艺术美学。与此同时,建筑造型的形成过程,能更妥帖地天然来反映建筑构造,更有效的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上的追求和心理上的需求。并通过建筑造型进行细部设计的展开,能够达到外立面色彩的匹配、光与影结合得比较科学,更充分展示了建筑具有的尺寸感。有关人士在进行实际设计工作时,要把艺术手段和写实手法互相结合,同时以现实的环境特点为先决条件,以艺术加工为装饰,从而较好的改善了建筑的美观,表现出虚实相结合的逻辑特性,给人们带来了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

结束语

在社会和时代变迁中,建筑从原来的生活场所发展为后来成承载着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标志性代表。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也是一项使建筑物增值的技术,承载着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步入一个更美好、更具艺术性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赵巾英.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融合策略探析[J].百科论坛,2021(14):2529.

[2]罗爽.城市公共建筑外立面改造建筑风格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991.

[3]那晓龙.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镇建设,2021(18):3.

[4]尹若冰,郑陈陈.浅谈现代中国城市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建筑物和公共艺术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74-77.

[5]谢骆乐,李德英,李晓萍,魏兴,王野,荣雅静.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改造市场化模式适宜性研究[J].住宅产业,2022,11: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