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215129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急救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到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缩短无效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
关键词:急救护理;优化流程;急性脑卒中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发病较急,主要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部或全面脑功能受损引发,是全球60岁以上人群第二大致死病因。老年人群由于受到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是脑卒中疾病的高发人群。据悉,脑卒中疾病往往是人体丘脑下出现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急性脑卒中发作后,患者常见呼吸频率异常、恶心呕吐、心功能异常改变、多出虚汗、应激性溃疡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急性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的脑部神经受损,若短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疾病的发展还会对患者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大大提高。故本院特将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时段中急诊科行脑卒中抢救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评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影响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相关诊断标准;握拳或面部表情存在明显不对称现象。排除标准:有静脉溶栓禁忌症;有癫痫病史;临床资料欠缺。按急救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4~83岁,平均(67.39±10.13)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3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其他1例;有吸烟史24例,有饮酒史22例。研究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3~85岁,平均(67.27±9.30)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9例,其他2例;有吸烟史25例,有饮酒史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①优化接诊流程:待患者入院时,护士详细询问其既往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及神经功能水平等综合情况;系统评估后制定针对性的接诊流程,指导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操作,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②优化救治流程:到达急救现场后应由医生与急救小组共同商议,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并做出评估。为患者做好呼吸囊、氧气吸入、病历准备以及监护仪等基本的急救准备,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意外后及时抢救;危重患者需送入专科监护室并建立绿色通道,快速准备好急救所需物品后建立静脉通路,并为患者实施全面生化检测。③心理护理: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有关急性脑卒中的基本知识,消除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偏见,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同时,告知患者负面情绪对治疗的不良影响,教导患者调节心情的方法,提高情绪自控力;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部分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给予其单独精神支持,通过询问患者感受、耐心聆听、暗示和鼓励的方式,了解患者的信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④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应营造良好、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合理需求。
1.3观察指标
①急救相关指标: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到开始溶栓时间。②并发症:脑疝、呼吸道阻塞、神经功能后遗症等。③预后情况:致残率、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相关指标
研究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及入院到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比较(x±s,min)
组别 n 静脉通道建立时间 CT 检查时间 入院到开始溶栓时间
研究组 46 9.45±1.93 24.10±4.22 52.10±5.75
参照组 46 12.77±3.10 30.18±5.37 58.38±6.88
t 8.720 8.539 6.718
P <0.05 <0.05 <0.05
2.2并发症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n 脑疝 呼吸道阻塞 神经功能后遗症 合计
研究组 46 1(2.19) 1(2.19) 2(4.35) 3(6.52)
参照组 46 3(6.53) 2(4.35) 4(8.70) 8(17.40)
χ2 - - - 6.012
P - - - <0.05
2.3预后情况
研究组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n(%)]
组别 n 致残 死亡
研究组 46 1(2.19) 0(0.00)
参照组 46 4(8.70) 3(6.53)
χ2 4.738 4.307
P <0.05 <0.05
3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下丘脑会出现直接或间接损害,老年人群是该病的高发人群。相较于健康的青年人,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其体质机能在不断下降,随着抵抗力不断下降,老年人群的患病风险更高。同时,老年人群多半有合并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一方面会损伤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另一方面还会加大患者合并多种病症的风险,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护理流程优化后医护人员能将更多的抢救时间应用在必要的抢救流程上,防止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同时,及时有效的抢救流程能促进抢救工作标准化、流程化,避免医护人员盲目工作,减少各环节遗留问题,提高各组织成员的分工合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而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更为全面,医护人员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在急性脑卒中发病后,医生能迅速做出反应,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最后该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急诊护理流程经过优化后,其护理细节更加完善,各组织成员能自司其职,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避免重复性操作,急诊护理流程更加规范、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疾病抢救工作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优化急救护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
参考文献
[1]王淑伟,郑丽娜,项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68+80.
[2]许梦林,张喆琼.流程化抢救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8):128-129.
[3]潘先琴,王红.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6):115-117.
[4]刘佰艳.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7):163-165.
[5]蔡佩丽,梁美秀,陈凡,敖春妮.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