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

王宁1陈飞2

(曲靖市中医医院 云南曲靖655000)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探析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确诊为Ⅱ~Ⅲ度直肠脱垂,病例资料搜集时间范围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计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样本划分为对照组(n=29)、观察组(n=29),前者应用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后者采取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测定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期间不仅可以减轻手术应激,还能够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性,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

直肠脱垂即直肠壁、直肠黏膜表现为部分或者全层,甚至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的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在肛肠疾病中所占比例为0.4%-2.1%,存在出血、感染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功能障碍、排便失禁[1]。既往,临床针对Ⅱ~Ⅲ度直肠脱垂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但是直肠反复脱垂的风险性比较高,导致阴部神经损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张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2]。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为此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探析此术式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期间所取效果,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Ⅱ~Ⅲ度直肠脱垂,抽检样本共计58例,研究资料收集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占29例。对照组入组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值为72岁,平均年龄值为(42.64±2.85)岁,病程为2-11年,平均(6.58±1.44)年,脱出长度为5-15cm,平均(10.24±2.14)cm。观察组性别构成为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值为18岁,最大值为73岁,平均数值为(42.51±2.44)岁,病程为4-10年,平均(6.76±1.23)年,脱出长度为5-14cm,平均(10.04±2.27)cm。上述指标参数展开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所用术式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为患者提供气管插管全麻,指导患者于术前调整为截石体位,为其建立人工气腹,将气腹压力控制为12-14mmHg,在右侧麦氏点、脐部放置10 mm Trocar,在右、左腹直肌外侧缘平脐位置处各放置1个5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以及操作器械以后探查直肠脱垂程度以及盆底腹膜松弛器械,依照探查结果调整体位,将小肠上推至上腹部,将直肠、盆腔以及乙状结肠充分显露,确定进入骶前间隙位置以及乙状结肠、直肠切除范围,将直肠提起以后利用超声刀对直肠后壁锐性分离,直至尾骨尖、前壁至阴道后壁肛提肌边缘或者精囊、两侧至侧韧带平面,然后逐步靠近乙状结肠肠管,对部分降乙状结肠系膜行游离处理,在肛提肌水平以上,即距肛缘5~10 cm处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闭合离断直肠,经右下腹穿刺点做纵向切口,将切口长度控制为3.5 cm,然后将直肠远端断端提起,对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处理,经肛门放置吻合器,行结直肠端端吻合,保证切割圈的完整性,对直肠适度提拉,对直肠后壁、骶筋膜缝合固定,如果前壁于直肠子宫或直肠膀胱返折处,和已经切开后的盆腔陷凹进行横向缝合,完成直肠悬吊。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统计所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便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值纳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描述形式以为准;计数资料经X2检验,用(n、%)描述,P<0.05即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所用手术时间、排便时间较短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评估量表(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排便时间(d)

观察组

29

40.94±4.19

87.06±7.28

5.11±0.24

对照组

29

51.22±5.35

104.71±8.33

5.82±0.36

t

--

8.147

8.592

8.837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直肠脱垂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发病群体呈现为年轻化趋势,防治形式愈加严峻。经临床实践证实,如果直肠脱垂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任由病情进展会出现肛门坏死、狭窄以及功能丧失,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影响[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测定数值较小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应用优势表现为患者痛苦小、微创以及术后恢复快,在手术操作期间按照要求对脱垂直肠悬吊、固定,直肠前凹陷行闭合、抬高,实现了盆底重建,在必要情况下将多余脱垂肠管切除,可以促进直肠正常生理弯度恢复,改善直肠下坠、便秘以及脱出等相关症状,在保障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盆底功能以及肛门功能恢复

[4]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期间优化手术效果,在减轻手术应激的同时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文平,林婉林,马巧玲,等.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体会[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28(06):607-611.

[2]吴国庆,刘志新,司宇光,等.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效果、肛门功能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11):73-78.

[3]邵瑜瑜,管仲安.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27例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06):599-602.

[4]孙玉成,刘晓巍,片光哲.两种微创术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46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06):59-62.

作者简介: 姓名:王宁(1980年1 0月~)籍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民族:汉族 职称:主治医师 学历:大学本科 主要从事:肛肠科(小肛肠十结直肠癌,直肠脱垂)都是我们的手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