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10922198807196228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要积极整合管理体系,结合管理要求制定更加可控且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规范处理措施,从而发挥监督管理工作的最大化作用,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文章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并对具体工作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经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78%增长至2021年的7.01%,持续保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监督体量增加、监管覆盖面增大、监管难度持续提高、质量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持续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效解决质量监督工作与建筑业高速发展不匹配、不平衡的矛盾,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在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推动信息共享、提高监管工作效率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基于现有传统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积极构建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管模式,并逐步探索实现全过程管理信息化,成为当前解决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的有效途径。
1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监督人员能借助动态化管理机制,及时了解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以及现状,从而结合施工质量要求完善监督环节,更好地匹配适当的管理措施,维持工程项目统一管理水平,减少隐患问题留存。第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能辅助施工部门更好地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时性监督管理,依据标准化管理要求对各个方面的因素予以统筹管理,针对工程项目展开全面化管理,并完善审核环节,建立良好的进度监督体系。第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能维持较好的质量管控效果,为进一步避免资源损耗等问题,借助标准化监督管理环节,及时汇总具体信息,从而维持资源应用效果,维持建筑工程项目统筹管理的整体效果。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监督管理机制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统一化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使得相关工作环节无法落实,难以发挥标准化监督体系的优势,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环节产生制约作用,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行业协同发展。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过于关注施工项目的进度,没有对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就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可控难度。部分企业缺乏长远性眼光,仅关注眼前利益,没有对工程项目阶段性质量管理环节进行监督控制,忽视了标准化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使得工程项目偷工减料、操作不当、安全管理失衡等问题频繁发生,会留存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不仅是因为自身对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也是因为投入的安全性资金不达标,没有及时将资金用于维护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仅仅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使得施工作业综合化监督管理环节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增加了工程项目安全质量问题,也会对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造成致命打击。
2.2监督主体不明确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主管部门依旧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部分管理部门甚至会出现权责管理不当等问题,在阶段性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标准化质量监督的作用,必然就难以及时分析和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存在的隐患,使得协同化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也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和监督升级产生制约作用。
3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
目前,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存在标准不统一、各自为阵、信息共享不够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系统发展,建议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关于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相关标准化建设原则和标准,强化顶层设计,统一端口模型,规范数据格式,并充分将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可视化模型BIM、虚拟现实VR、5G通信技术、3S技术等与信息系统耦合,统筹规范推进质量标准化监督信息化工程建设。
3.2强化政府质量检测
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也要强化政府监督管理以及质量检测工作的力度,建构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相关环节都能顺利衔接,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第一,要强化投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结合政策内容,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控制模式,确保相关环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效维持管理的平衡。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作用,结合市场经济原则,合理调节控制力度,避免市场混乱等问题对监督管理效果造成的影响,更好地符合国家政策管理要求,共同构建良好的政府管理模式。第二,维持市场动力。为更好地建立标准化监督管理模式,要在维持市场秩序的基础上,更好地凸显市场的创造力,并且优化市场活力,从长远的角度对质量监督标准化工作予以控制。并且,要积极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水平,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促进其能动性,维持市场稳定性的基础上,保证相关环节的科学控制都能陆续开展,保证政府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测等环节都能有效衔接。第三,积极完善榜样化管理。为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的进程,也要结合市场动态,有效发挥榜样化管理的优势,比如,某一个投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方法行之有效,就要向市场公示,引导相关企业能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工程项目具体需求优化管理机制,更好地维持工程建设市场具备良性有序发展的动力,提高统一化管理的基本水平,更好地促进标准化管理进程。第四,要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评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的内容,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都能贴合市场实际需求,并确保整个行业发展过程都能在良性监督环境下逐步落实,及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工程项目内容的检测分析,并维持市场的可持续化发展。
结语
本文分别从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综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以构建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从系统架构总体设计、流程设计、主要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对未来工程质量监督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志国,张家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内容的标准化建构[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17(11):147.
[2]王海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内容标准化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22(11):23.
[3]姜洪茂,黄世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2(20):82-83.
[4]李开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内容标准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2(22):120-121.
[5]于济超.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J].现代物业,2022(20):92-93.
[6]李荣瑞.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J].房地产导刊,2022(1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