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实施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实施策略探究

关小芳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乡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如今更新更高的教育要求,语文学科学习也不再拘泥于原先的知识点传授。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语文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应当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指的是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某篇文章,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不仅是学会识字写字、积累好词好句,更要能够独立完成文章阅读,以此增加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量,拓宽阅读思维,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一)缺乏阅读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由于自身行为和性格的原因,在进行阅读时,常常会感到坐立难安或者难以在脑海里构建画面,造成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认为阅读是一件浪费时间且枯燥无味的事情,从而降低对学习的自主性。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会形成表面的阅读自主性,来对老师进行应付。部分语文老师对自主性阅读课堂构建的认识并没有达到新高度,普遍认为自主性阅读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对于当前的阅读教学模式并没有任何帮助,严重打击了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二)阅读过多的为教学服务

虽然素质教育要求语文老师重视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但部分老师并没有对自主性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老师通常认为的自主性阅读培养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让学生自身对文章的词、句、中心句、结构等内容进行自主分析,而不注重对自主性阅读原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拥有自主性后对语文阅读进行学习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乏味,对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

(三)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性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由语文老师进行引导的。在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认知构建阶段,构建学习自主性需要外界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课堂阅读。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老师经常要为了班级排名,个人考核而绞尽脑汁,所以老师为了个人考勤的完成,常常会扼杀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进行自我主导,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习惯进行学习,且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完全跟着老师节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诉求,让学生的自主阅读需求下降。

二、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实施策略探究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阅读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教学氛围的营造、推动教学课题的导入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课上,能够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开展五年级课文《伯牙绝弦》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古琴曲,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学生能够从音乐渲染的氛围中想象出高山流水下,俞伯牙、钟子期弹琴会有的淡然心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描绘的故事情节中,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在聆听古琴曲的同时,其音乐乐感也在提升,满足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实现了阅读教学与艺术教学的有效衔接,推动了高质量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角、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从而促进学生高效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五年级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时,可以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为什么钱学森受尽磨难也要回到祖国呢?”“在归国途中,钱学森受到哪些阻碍,又获得了哪些帮助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以时间为顺序逐步分析,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对钱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理想信念的赞扬。教师应该在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主线以及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学生们向先辈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阅读技巧的提升,也能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运用分层教学法拓展课外阅读

除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语文阅读课上进行适当延伸,最常见的方法是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类别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应先了解每个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的表现情况,将学生合理分层。具体来说,平时阅读效率水平不高,而且阅读理解能力偏弱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中国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蕴含故事,启发学生在开展阅读的同时感悟各种人生哲理,促进学生正向的价值观;与之相对应的,高年级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其阅读和理解的能力较强,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神秘岛》《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等篇幅较长的图书,引导学生从书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效果,通过阅读尝试获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领悟书本中包含的寓意。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对于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具有突出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特有的个性特点以及传统模式的束缚,目前大多数小学生仍未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此老师需要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加强课堂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起学生与文章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武嘉文.谈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5):2.

[2] 刘爱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方法创新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24):1.

[3] 王蓓.小学语文古诗自主阅读策略研究[J].读与写:中旬, 2021(4):0079-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