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的心理状态及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的心理状态及管理对策

董锋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平均寿命的延长,失能老人数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医养结合机构作为养老新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和就医问题,而护理员作为老人照护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照护对象的身体健康和照护质量及照护队伍的稳定。她们中的不同群体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强化护理员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其心理行为的良性发展,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模式是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1]。本研究对我院335名护理员的心理状态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创建护理员的心理稳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不同背景护理员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

1.1无照护经验新入职护理员

目前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入职门槛低,工作内容的专业性不强,大部分护理员来自农村,普遍存在学历低、年龄大、学习能力低的问题,新入职的护理员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失能的老人及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时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焦虑、担忧、烦躁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会导致工作中畏手畏脚或离职意愿增强。

1.2男性护理员

护理员的工作内容多为护理、照料服务、细致和耐心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较适合于女性,所以护理员岗位的女性数量远远大于男性,但由于护理员工作往往需要搬运病人,对于体重较重的老年人,女性护理员在工作时体力往往无法胜任,因此护理员队伍中对男性护理员有一定需求,但由于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认为护理员是伺候人的工作,不体面,从事此类职业的男性往往会面临家庭的阻碍和消极社会舆论的影响[2]。男性护理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偏见、不理解,这些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舒缓就会造成男性护理员产生压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自卑心理、暴躁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同时许多管理者认为男性护理员精力和体力充沛,习惯于将涉及重体力的照护工作或科室杂事安排给他们,长此以往会造成其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 极易导致男性护理员产生厌烦、倦怠心理

1.3年龄在40岁以下的护理员

目前部分高校设置养老护理专业,这类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专业人员进入医养结合临床照护工作后,对于日复一日的重复的照护工作成就感低、感觉前途渺茫,出现迷茫、失落、职业自卑感,这些可能会导致厌烦、烦躁、焦虑、后悔情绪出现,而另外一些未受过高等教育的40岁以下的护理员,往往受到自身家庭中老人、丈夫、子女的牵绊,在工作中心神不定、缺乏耐心,容易出现烦躁、消极、不稳定、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情绪。

1.4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护理员

在调查中发现护理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以50~60岁年龄段的女性最多,占比约64%,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其他行业就业比较困难,从事此项工作的护理员往往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挣钱养老是她们从事照护工作的主要动机,她们的收入是家庭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很珍惜这份工作,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在工作中细致、耐心,但因为年龄的影响这类护理员不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在下降,而医养结合机构失能的老人既需要护理员的细心照料还需要护理员具有一定的体力,同时由于疾病影响有些男性老年人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这些因素会造成这个年龄段的护理员出现委屈、压抑、情绪低落又倍感无助的情绪体验。

1.5 丧偶、离异或家庭不和睦护理员

在调查中发现、丧偶、离异或家庭不和睦护理员占比约15%,这类护理员心理创伤较重,往往感觉自身无依靠,凡事好强、对别人的话语非常敏感,情绪易波动,容易产生孤独、易怒、无助的极端情绪,在面对家庭完整、和睦的护理员时又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工作中容易产生偏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照护质量。

二、管理对策

2.1无照护经验新入职护理员

管理者应制定科室入职护理员带教计划,指派工作经验丰富的、亲和力强的有威望的护理员带教,可以让新的护理员尽快融入科室护理员队伍中,在带教期先从轻病人入手、循序渐进,管理者每天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其学习能力及时调整带教计划进度,同时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减少其内心紧张和压力,尽快适应新环境,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2.2男性护理员

男性在适应能力和承受压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时可以适当考虑男性身体优势,让其既能发挥优势又能体现成就感,在安排男性护理员承担职责之外的体力工作时可以有物质体现,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同时在科室评优评先时给予一定的性别比例,为他们创造一个发展空间。科室建立护理员家属联系本,对于家属不支持工作的优秀的男性护理员,及时与家属沟通,争取得到家人的支持、鼓励,这对舒缓男性护理员的压力至关重要。

2.3年龄在40岁以下的护理员

由于老年照护的工作繁琐、职业声望较低、风险较大、工作环境较为压抑、工作自由度较小、工作强度也较大, 但工资报酬低, 对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人缺乏吸引力[3]。所以 在日常工作中应多宣传护理员价值所在,鼓励、肯定照护工作,让护理员认识到其价值,树立职业自豪感,通过成就感减轻其焦虑情绪,科室通过家属沟通会强调护理员工作的重要性,让家属了解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护理员作为新型职业,应该得到社会尊重,从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尊重、支持护理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对护理员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指导年轻护理员做好职业规划, 帮助其积极主动克服社会偏见对其职业的心理影响,提高应对压力的技巧,重视发展护理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减轻其负性情绪。同时改善护理员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其职业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

[4]

2.4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护理员

这类护理员是照护队伍的主力军,年龄较大,作为管理者要尊重并鼓励她们,给予组织的关怀和支持,对于家在外地的护理员, 定期给予假期,关注这类护理员身体,提供直接的帮助,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引导她们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激发工作热情。

2.5丧偶、离异或家庭不和睦护理员

管理者应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氛围,对这类护理员给予足够的关心、支持, 安慰和鼓励,加强心理沟通了解其思想状态,平时沟通时注意说话方式方法,及时调和出现的问题,改善其心理状态, 同时教会其自我心态调整, 引导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正确处理与同事、老人、家属的关系,鼓励其有困难及时提出, 提供心理支持。在特殊的节假日组织护理员们开展娱乐活动, 增进感情,融洽相互间关系,让她们感受友爱的氛围,促进护理员之间的良好人际交往。

三、小结

护理员在当前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管理者应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性组织护理员学习不良心理状态应对知识和技巧, 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积极与护理员沟通交流, 主动关心护理员的心理状态,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关怀,建议成立护理员工会组织,丰富护理员业余生活, 使护理员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在其生病治疗时给予一定优惠,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同时建议设立“护理员节”让其感受到对其职业的重视,建议对护理员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进行岗位补贴,激发护理员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通过技能的提高让护理员感受到自身技能和关爱使失能老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时,他们会发自内心地产生欣慰感和自豪感.尽管失能老人的照顾工作比较辛苦,但护理员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份事业,是对社会的回报和贡献.这种职业价值感的挖掘促进了其获益体验的产生[5]激发护理员以新的视角、处理当前的压力事件,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从事照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兴华,王海燕,陈柯,等.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4):69-71.

[2] 蔡玲。性别的藩篱:男做女职者职业处境。性别气质构建分析[J].青年研究,2017(05):81-93+96

[3]  余央央, 封进.老年照料的相对报酬:对“护工荒”的一个解释[J].财经研究, 2014, 40 (8) :119-129.[11]余央央, 封进.老年照料的相对报酬:对“护工荒”的一个解释[J].财经研究, 2014, 40 (8) :119-129..

[4]张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J].标准生活,2015,(3):44 45

[5]赵思佳,姜金霞,田梅梅.我国护士职业获益感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整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1):61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