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探究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学药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2例。参考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加以辛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以血管壁功能和结构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高,有一定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它具有聚集血小板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作用。研究表明,辛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药学药理作用,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2例。参考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9岁,平均(54.76±4.11)岁;试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3-78岁,平均(54.39±4.1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考组采用阿司匹林(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4011)治疗:口服,1.0g/次,1次/d;试验组加以辛伐他汀(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87)治疗:口服,20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显效:患者相应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血压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相应症状得到改善,血糖、血压指标逐渐恢复;无效:患者血糖、血压指标未出现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结果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40(95.24%);参考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34(80.9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明显(x2=4.087,P=0.043)。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4例、脑梗死2例、死亡0例,发生率为6(14.29%);参考组短暂性脑缺血9例、脑梗死5例、死亡0例,发生率为14(33.33%)。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明显(x2=4.200,P=0.040)。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后易死亡,其发病机制如下:动静脉闭塞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坏死,随后脑实质软化,引起坏死并诱发病变。主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和呕吐。因此,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考组(P<0.05)。这是因为阿司匹林乙酰化血小板环氧合酶,从而减少血栓素A2(TXA2)的产生,并不可逆地抑制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它还对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II期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它可以抑制低浓度胶原蛋白、凝血酶、抗体-抗原复合物、某些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以及自发聚集,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在高浓度下,乙酰水杨酸还抑制血管壁上的PG合成酶,减少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前列环素是一种TXA2生理拮抗剂,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1];而辛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并起到脂质调节作用。其可降低正常的和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生成,主要通过与LDL受体结合代谢。辛伐他汀降低LDL的作用机制在于降低VLDL胆固醇浓度和LDL受体的诱导作用,从而导致LDL-C的产生减少和/或分解代谢增加[2]。因此,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双重作用,辛伐他汀可以弥补阿司匹林在降低患者胆固醇方面的不足,最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李丹.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1):124-125.
[2]谭川.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J].北方药学,2022,19(09):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