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防灾减灾与气象灾害对农牧业影响分析

/ 3

日喀则防灾减灾与气象灾害对农牧业影响分析

次仁旦珍1 仁增旦巴2

1.身份证号:542328199503188027

2.身份证号:542338199404175012

摘  要:近年来,日喀则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影响范围逐年增大并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通过收集分析发现,近几年日喀则一带易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有雪灾、旱灾、风灾、雹灾、霜冻等,同时造成地质灾害、山洪、山体滑坡等衍生性气象灾害,现将易出现的气象灾情主要防御措施有进一步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及应对措施方法,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完善预报预警信息传递不畅、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气象灾害对农牧业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质量,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关键词:日喀则;防灾减灾;农牧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日喀则处于南北,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样、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南部边缘位于喜玛拉雅山南麓具有半干旱河谷季风气候区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 1822℃,年降水量约 540mm,日照时间较短,大风日数较少,几乎全年未出现霜冻现象,全年以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为主,冬季时间较短易出现暴雪天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具体包括亚东、樟木、吉隆、萨勒、陈塘、绒辖、曲当等地;西部以马泉河以东,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具体包括仲巴、萨嘎、昂仁为主,夏季降水量少,常年以干旱天气为主,大风天气明显,并午后易出现扬沙浮尘天气,影响较大。其余日喀则大部地方有共性特点,大风日数多、日照时间长、常出现霜冻灾害、降水量不均匀并且降水出现时间不集中、年降水量少、整体处于干旱气候等。日喀则历来是整个西藏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域之一,由于气象防灾减灾理论知识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再加之灾害种类多并且出现频率较高等原因短时间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及灾害防御措施存在一定困难,每年因旱涝、风灾、暴雪、雹灾等气象灾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等不利影响。

1日喀则主要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日喀则地域广大,很多地方属于易灾区,西部仲巴、萨嘎、昂仁牧区等地需防范气象灾害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大多都处于畜牧业或半农半牧为主,张英等[1]常年在牧区生活常处于无信号原因未能及时了解重大天气过程及出现的灾种情况及影响范围、造成损失等;日喀则沿江一线主要是农业为主,夏秋季常出现冰雹、雷电等短时对流性天气,降水强度大、较集中、范围强度有大有小、时间短,常猝不及防,主要农区随时准备好人工消雨、增雨作业,经济影响较大;南部边缘一带主要常出现阴雨天气为主,湿度较大、含氧量多等,根据以上气候特点, 日喀则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有旱灾、雪灾、雹灾、风灾等,现根据气象灾情类别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下:

1.1暴雨洪涝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一般出现于 5-9 月,特别是夏季(7—8 月)最为集中,日喀则夏秋季南部一带常处于连续阴雨天气,同时常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落石、大桥冲毁、城乡内涝、平地积水等原因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农作物主要影响有损毁农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新修建农田、圈舍和水利设施等,同时暴雨洪涝严重时淹没整个农田难以恢复,不同生产阶段的农作物对洪涝的抗性不同,农作物开花期遭遇暴雨时作物抗性最弱容易再生,影响整个作物成长过程,严重时农作物只能再备耕播种,但农作抽穗开花期出现暴雨洪涝时豌豆、青稞、小麦等作物影响结实速度,期间如出现霜冻天气时一般不会结实,作物成熟后空壳,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产品,生长较好的作物也有可能出现作物倒伏现象,使作物的产量及质量降低,收割困难;对畜牧业的主要影响有牲畜棚存在积水或潮湿,牲畜连夜整宿不能睡觉或休息,导致短时间内牲畜体弱,严重时幼畜或弱畜冻死,同时暴雨洪涝可能白天出现时由于中小河流水位短时间内上升水位,使牲畜晚上不能赶回牲畜棚体弱的牲畜存在淹死、冲水现象,也有可能出现洪水影响淹没整片草场或遭受破坏现象,无法短时间内草场恢复,严重时还需要转场,这时从人力及物力损失较大;夜间出现暴雨时牲畜棚倒塌会受伤牲畜、甚至砸死等,牧民临时搭建的板房裂开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受伤等。

1.2冰雹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

日喀则受地理位置和生态脆弱等影响,夏秋季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伴有大风、雷雨等短时强对流天气。雹灾常出现于 6—9 月,尤其是(8-9 月)最为集中,并午后至傍晚最多。日喀则农区雹灾存在较严重,影响范围较小、时间短,破坏力较大,直径不同的冰雹,对农作物影响不同,小冰雹一般造成农作物减产欠收,大而密集的冰雹会砸伤作物存在倒伏现象,这时让作物自然生长,不能人工干预有的作物恢复长势。冰雹过后,还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对作物的防御措施,总的来说出现冰雹后及时未能人工消雹时直接影响农作物品质及产量;对牧区主要影响有牧草砸毁或牧草叶、茎秆等带来损害,严重时牧草重生,大冰雹还可砸穿牲畜棚和牧民的房屋,出现冰雹时可能一同出现雷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则会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路段塔防等更大危害,同样也会给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

1.3雪灾对农牧业的影响

日喀则降雪时间较长,易出现灾情,雪灾发生时间在10月至次年5月,主要集中于12月至次年2月,降雪主要发生在日喀则南部一带及西部较多,雪灾常发生在迎风坡和凹凸不平且阴面的山区,高海拔地区大风天气明显,下雪后直接吹雪导致迎风坡积严重雪,短时间内无法融化,带来不利影响。一是对越冬作物的影响:日喀则越冬作物主要以冬小麦为主,中等强度的降雪过程过后出现良好天气时对冬小麦生产有利,土壤水分增加,空气变好等对农田生长有利;整个大地也有利使增加土壤水分,土质变好更有利于次年的作物生长;如果连续出现大风、低温等天气时早晚温差较大,可能会影响作物生长速度,脆弱的幼苗可能会冻死无法生长,直接影响品产质量;二是对畜牧业的影响: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牧场位于阴暗区时短时间内无法积雪融化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并且河流结冰积雪覆盖,牧民与牲畜吃水成了较大问题,造成饥饿、加之降雪后出现不同幅度的降温天气,导致短时间内牲畜瘦弱,牲畜配种率、产仔率下降等严重时牧畜流产,体弱牲畜饥饿、免疫力下降传染得病率增加等原因死亡增多。2-3月大范围降雪对旱季草场可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使草场返青及农作物耕种更有效。 202112月,日喀则西南部一带出现暴雪以及低温积雪导致牲畜死亡、走失,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4风灾对农牧业的影响

大风作为日喀则最为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沿江一线大风日数较多,风速较大,对人民带来很多的不变。定日、拉孜属于整个日喀则大风日数最多,年大风日数达290天左右,风速大、危害严重等特点。大风多发的冬春两季节各地降水少、土质差,大风极易引起扬沙、浮沉等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使人民出行时影响较大,同时风灾发生不仅会折断树枝还影响牲畜正常采食,同时也会吹走草场干草,导致牲畜饥饿、身体虚弱等。如果连续多次出现大风天气时牲畜整体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等,严重时还会影响农牧民生命安全,还会破坏牲畜棚牧区房屋等,与干旱一同出现时影响农作物及牧草的生长进度及草场返青时间推迟等影响较大。

1.5旱灾对农牧业的影响

旱灾是高原对农牧业危害最大的灾情之一,受灾面积广、且时间较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日喀则常年旱灾最严重,尤其是西部一带几乎常年属于干旱状态,年平均降水量达130mm左右,常年气温低、气候干燥等特点草场破坏,易与风灾同时发生,导致草场干枯、沙化,同时草场返青时间推迟,严重时湖泊、河流干涸,使人畜吃水困难,严重时冰川融化等。连续多年出现干旱后草场退化和沙漠化严重,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导致影响牧草品质及产量,造成牲畜生产性能降低、弱畜死亡率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畜产品质量及价格等。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有2种春旱和夏旱,春旱会影响作物播种时期,比如冬小麦的越冬返青,导致种子萌发困难。夏旱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抽穗过程,严重时作物不能正常的灌浆,导致减产及品质降低等。

2防灾减灾措施

2.1制定乡(镇)、村为最小单元的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防灾减灾的目的是离灾、避灾、防灾,灾前的防灾减灾规划尤为重要。农牧民防灾减灾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日喀则乡(镇)、村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基本组成单元,进行传达防灾减灾知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又可以有效地根据当地实际实况相结合,以需求为导向,信息共享、整合资源、快速反应、及时行动等多种渠道制定防灾减灾体系规划。对于西南部、北部偏远县区而言,各乡(镇)、村比较疏散,各乡镇、各村之间距离甚远,地理上的疏散性使得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乡(镇)、村的防灾减灾规划的设计和实施,为农牧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需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工作,西部一带由于县、乡、村之间距离较远,再加之路段较差,冬季常出现道路结冰等种种影响,出现灾情时无法第一时间送达应急物资,导致出现物资缺乏等现象,因此偏远易灾乡村应该合理实际需求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每一次灾情损失降到最低。

2.2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目前日喀则较偏远农村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匮乏,作为气象灾害易发频发区,严重限制了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进程。日喀则现有的防灾减灾宣传方式单一,防灾减灾知识不全等难以满足农牧民对突发应对的气象灾害需求,随着气象灾害的增多,农牧民对气象灾害知识培训的需求较强烈,同时渴望了解掌握每种灾害应对措施及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内容及方式方法,主要原因有两点:邵侃[1] 一是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及培养救灾能力;二是加强定期学习和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结合各县地域特点和农牧民长期工作特征,走村入户收集农牧民对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需求及意见建议,针对所收集内容及乡(镇)、村级对宣传教育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后开展通俗易懂的防灾减灾专题读本、手册等宣传教育产品,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体系,使将气象防灾减灾真正实现维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日喀则南部一带常出现暴雨洪涝、地质灾害、暴雪等气象灾害高发频发地段,结合地方实际,需定期开展山洪、泥石流衍生性灾害应急演练、科普知识宣传等,强化居民的应急救灾能力。

2.3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核心是离灾,但目前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很难实现真正远离灾害,只能降低灾害发生的频次及所造成的损失,因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尤为重要。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对预报预警的要求更高,要做到提前发布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最好把控出现预警的时间及洛区点等,以便高效的采取应急预案和技术措施。日喀则地形及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通常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衍生性自然灾害,邵侃等[2]需进一步防范防灾减灾测、报、防、抗、救体系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日喀则农村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预警产品的质量、精准度、时效性等与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日喀则南部一带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变、灾害种类多、隐患点广等原因预警的时间提前量及预警落区范围、强度等存在较大的误差,西部一带由于地广,来德珍等[3]气象监测站稀少、常处于无信号、交通不便、牧民位置稀疏等原因预报服务准确率不高,预警信息无法第一时间接受,同时未能第一时间采取相关防范措施,部分地方预警信息覆盖面仍处于盲区,需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率及时效性、提前率等,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

2.4实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不断增加人工影响作业点

日喀则处于西藏粮食主基地,实时开展人工影响作业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及产品,针对沿江东段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时结合实际开展人工消雨和增雨工作;但南部聂拉木、亚东、吉隆等地生态环境好,易引发森林火险等灾害,西部常处于干旱,很有必要人工增雨来维持牲畜的存亡,需进一步增加人工影响工作点,大大减少了农牧民生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灾害发生频率。

3结束语

日喀则农牧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粮食减产,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徐静等[4]同时气候多变、生态较脆弱等特性影响牧草质量,同时间接影响牲畜品质等同时大大减少粮食产量,也会影响粮食品质等。因此, 本文通过气象灾害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灾情种类分析合理化的防御措施,科学化使用气象资源,能减少气象灾害对经济损失的影响。从根源上来看,气象防灾减灾是促进农牧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要想做好气象灾害防治的工作,需要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开始抓起,进一步加强相关涉农部门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科普,争取让群众认识并了解到气象灾害的种类、危害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防范措施等,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 英,郭健斌,郝文渊,白有志. 年楚河流域气象灾害时空特征及发生规律分析 绿色科技(2019

[2]邵侃  文化生态的因应协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行动取向[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2022,124.

[3]来德珍,朵华本,李进通.青海草地畜牧业自然灾害及防御[J].青海草 业,2007162):30-32.

[4].新形势下锡林浩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牧业的作用及措施[J].农业气象研究,2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