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325000
摘要:文章立足劳动与幼儿园生活、劳动与家庭生活、劳动与社会的关系,发掘了有价值的探究点,分析了如何组织以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幼儿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化活动;实施路径;
一、劳动教育项目化活动概述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以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劳动应该是主体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实践性活动,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当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劳动中探索与发现,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和价值感,从而让幼儿真正爱上劳动,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幼儿园开展项目化活动是指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某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或者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从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知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在项目化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习惯和品质,以及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认知和积极情感。
开展劳动教育项目化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简单生产劳动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融合,引导大班幼儿在劳动中探究、体验、发现、感悟,以实现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目标,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且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新时代接班人。
二、聚焦一日生活,让幼儿拥有多维体验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最常规的活动内容,这其中蕴含大量的劳动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设计项目化劳动,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服务和为他人、集体服务,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劳动,发现劳动之趣、劳动之美、劳动之乐,提高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二)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在集体劳动中,大班幼儿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以及为集体服务的乐趣,建立自信心,产生服务意识,实现社会性发展。在项目化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辛劳,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同时在为自己、班级服务的过程中,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三、探究性劳动,让幼儿自主发现
(一)种植园的小主人
在过去的种植活动中,教师会规划好在一块块土地上种植的蔬菜种类,然后跟幼儿一同进行种植和照顾。这种种植活动实际上仍是在教师规划下进行的,而不是真正来自幼儿的需求的。为改变这一情况,以班本项目化活动的形式组织了种植劳动,倾听幼儿的声音,鼓励幼儿报名“承包土地”,让幼儿通过讨论、对话决定种植园里的一切。
在“我们自己来选地”环节,大班幼儿实地观察,商讨并选定了菜地;在“我们自己来准备”环节,幼儿清理了树叶、石头、树枝,合作拔了杂草,整理出了合适的菜地,并铺上砖块、石头以确定通往菜地的小路;在“我们自己来种植”环节,幼儿讨论了种植工具、种植内容。在讨论“怎么种”时,一位幼儿提出“想把番茄种在别的地方”,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种植。不规定幼儿将番茄统一种在种植园里,而是告诉幼儿他们还可以种在班级的自然角或者小花盆里。这一举措不仅可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增加活动的探究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的情况。一周以后,幼儿种下的番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种在花盆里的番茄籽发了霉,没有长出芽;种在自然角的番茄冒出了芽,张开两片小小的绿叶,直直地往上长;而种在种植园的番茄长出了很大的叶子。随即带领幼儿探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几周时间之后,幼儿又发现种植园里的番茄的枝叶已经密集到番茄没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原本直直往上长的番茄苗也被压弯了一些,于是一场搭架、打杈的劳作又开始了。在的帮助下,幼儿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竹子插进泥土里,并用麻绳把番茄蔓绑到竹竿上,番茄有了竹竿的“撑腰”,又重新恢复精神,不再东倒西歪。
在这一项目化活动中,幼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通过自己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了解了番茄的生长过程和简单的种植知识,教师则给予了幼儿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并适当地给幼儿提供帮助和引导,让幼儿不断在种植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完成了实践,这使得幼儿跟整个种植园地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关系,也让幼儿真正成了种植园的小主人。
(二)蚯蚓能量补给站
在组织“蚯蚓能量补给站”活动时,同样以幼儿为中心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在活动前,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通过书籍、网络了解关于蚯蚓的知识。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思考蚯蚓喜欢出现的地方:“幼儿园的哪些地方是蚯蚓喜欢住的呢?”在幼儿讨论这一问题后,鼓励幼儿把自己认为蚯蚓会出现的地方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组成“寻找蚯蚓小分队”,通过自己的实践确认蚯蚓会出现的地方。在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后,才开始鼓励幼儿搭建“蚯蚓能量补给站”。在搭建时,幼儿需要将废弃的塑料管道做成空心的柱子,并在顶部加盖子,投放蚯蚓喜欢的食物,再把它放在泥土中。在制作“蚯蚓能量补给站”后幼儿开心极了,主动问:“蚯蚓会喜欢我们做的美食吗?好希望蚯蚓大口大口地吃我们准备的东西!”在“蚯蚓能量补给站”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幼儿惊喜地发现种植园中出现了一坨一坨的“团块土”,这说明蚯蚓已经在为幼儿此前种下的番茄“工作”了。
由此可见,在设计项目化活动时,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观察者,让幼儿自主讨论、布置,并持续地观察、照顾,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还会养成积极思考、敢于尝试的习惯,动手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聚焦一日生活和设计探究性劳动,让幼儿深入体验一系列贴近生活情境的项目化劳动,积累生活经验,形成劳动意识,感受到劳动的愉悦,并逐渐爱上劳动,养成劳动的习惯,在心中种下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种子。这样做可以达到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翠玲.幼儿园项目化学习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样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2(16):17-19.
[2] 于宏.例谈实施幼儿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22(10):81-83.
[3] 吴丹华.根植自然趣享成长:幼儿园生态“植趣”课程的建设研究[J].早期教育,2023(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