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活动优化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创造性活动优化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朱兰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

【摘要】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转型”的重要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导参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优化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是我多年来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教学中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过实践,我认为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上适时地开展音乐旋律创作、歌词创编、歌曲改编等创造性活动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并力求在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乐于创造、善于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美,进而终身喜爱音乐。

【关键词】创造性活动 优化 低年级 音乐课堂教学

【正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中包括:“中小学音乐课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创造是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生动活泼的音乐创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展露才华,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激励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并且通过团体性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音乐课上,音乐创作水平是创造思维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需要,低年级段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的创造思维更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开启和呵护,那么创造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成为内在能力而终身受益。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转型”的重要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导参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优化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是我多年来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教学中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常用的、比较有效的做法进行的研究。

一、创作旋律辅助掌握音乐节奏,树立音准概念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结节奏或旋律。”——这是《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创作实践”活动的定位。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关注“旋律创作”并在教学环节中得以体现。但我发现,目前音乐课堂上的旋律创作环节大多流于形式,是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为创作而创作。那么究竟旋律创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既有乐趣又有收获,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在即兴创作中初步掌握节奏规律

节奏(rhythm)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它主要包括节拍(metre)和速度(tempo)。音乐的节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能是初步掌握简单的节奏,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印象、不断熟练。因此节奏的训练应该遵循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尽量做到生动有趣,避免枯燥难懂。我在教学时注重将知识技能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创编相结合,比如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音符的一半”这个概念,我将这两个音符作为创编素材(如图1),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成2/4拍的一个小节节奏,并准确拍击其节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创编等方式编出了不同的节奏(如图2—图5),并通过“节奏接龙”、“填词游戏”、“开开小火车”等音乐游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参与度高的的环节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学生在对节奏十分熟悉的同时还得出了“任意两张卡片结合就成了两小节的节奏”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创编活动着眼点小、素材少、形式丰富,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二)在旋律创作中逐步建立音准概念

    旋律(melody)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是音乐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学生要具有聆听音乐旋律、表现音乐旋律的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音准概念除了部份先天的因素外,后天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低年级音乐课应该承担起培养的职责。传统的如视唱练耳的确是较普及的方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学习经验的缺乏决定了他们识谱能力的不足和听音能力较弱,视唱练耳训练往往一时间很难有效开展,而以此解决音准问题就相对困难一些。面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在创编节奏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学过的音如do、mi、sol,进一步创作旋律并能唱准自己创编的旋律,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创编的节奏比较熟悉,不容易唱错,就能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音准上;另一方面创作旋律并在同学面前演唱充分展示的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效果都能有显著地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对这三个音的高低位置已经非常了解,演唱时音准很好,继而再延伸到re、fa、la、si、do’这些音,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音准概念,了解了音的高低是怎样表现的,唱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

二、创编歌词帮助理解歌曲内涵,加深情感体验

对于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了解一首歌曲是从了解歌词开始的。歌词让学生知道作品表达的含义,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是学生表现音乐情感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演唱歌词初步完成了对音乐作品的体验,那么怎样能让歌曲的情绪更快地深化为学生内心的情感呢?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描述歌词意境,或者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进而深化内在情感。不可否认以上也都是可行性较高的方式,但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倡导学生积极创造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再多给孩子一些主动权?我认为创编歌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如在执教《一对好朋友》一课时,先通过念儿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原版歌词,再通过“听”、“动”互补的方式进行歌曲教学,很快学生学会了歌曲。这时,我问:“小朋友们,你们来到小学已经一个多月啦!在这一个多月中你们有没有认识新朋友啊?”学生立刻争先恐后地介绍起了自己的新朋友,小脸蛋上都洋溢着自豪得意的表情。于是,我鼓励大家用《一对好朋友》的旋律重新填上词,唱唱自己的好朋友,大家都表示非常乐意。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小,音乐创作经验不丰富,教师的指导要相对细致。经过全班讨论,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喜的作品,其中“小玲玲、小杰杰,你爱我呀我爱你。啦啦啦哩哩哩,唱着歌儿上学校呀,哩喽喽哩喽,真是一对好朋友!”是较为完整的创作成果。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让刚入小学不久,音乐创作经验几乎为零的一年级学生初步建立了“创作”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朋友间一边相视而笑、一边甜甜歌唱的氛围中,歌曲“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挖掘,并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乐于交朋友、懂得爱朋友、珍惜好朋友。再演唱原版歌词的时候,内在情感的体现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流露。

三、改编作品引导关注音乐要素,拓宽创作思路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能感受并描述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变化。”这是低年级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初步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而速度、力度则是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的认识和学习,对于刚刚开始接触音乐基本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传统的机械讲解显然是并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更何况,音乐要素的学习如果不能与具体作品相结合也是十分乏味和空洞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将即兴创造与音乐基本要素的教学有机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梅花》一课为例,原版的《梅花》旋律柔和跳跃,中速、mf力度。学生们通过讨论认为作品着重展现了梅花的“美”;然后我设问:“傲雪寒梅,凌风独立,我们该怎样表达梅花的坚强呢?”学生们立刻积极思考起来,有的同学说可以唱得响一点。我马上抓住这个亮点进行展开,最后在同学们的补充下得出“可以加强演唱的力度如f,以坚定的情绪”来表现梅花的坚强。完成了第一次创作,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于是我又将歌曲以“较快”速度轻巧愉快地演唱了一遍,学生一下子就得出了结论:“老师,你唱得梅花听上去很开心!”“恩,傲雪寒梅,凌寒独立,梅花既是坚强的、梅花也是乐观的……”学生在主动的创造和思考中,体会到了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表达乐曲内涵的作用,“音乐要素”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点就在学生主动参与、即兴改编的“颠覆”过程中成了易于理解、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了音乐创作思路;不但如此,音乐要素之于作品表情达意的作用也在潜移默化中根植在学生的心底,提高了学生演绎歌曲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开展音乐创造性活动,大大优化了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地提高,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易懂,情感体验不断加深。多年来,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执教音乐课的班级,整体的音准概念、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均得到广泛认可。在升入中高年级甚至是中学后,很多学生仍然是艺术骨干,他们喜欢音乐、热爱艺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表演任务,屡获好评。音乐是灵动的,音乐之美在于它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同时音乐也是创造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创造、善于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美,进而终身喜爱音乐。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培养他们创造的能力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李重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清歌流韵皆育人》 王月萍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