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西藏 日喀则市 857400
【摘要】目的:研究在高原地区肝包虫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的诊断有效性。方法:从本院内共计肝包虫疾病患者60例,均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16排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肝包虫疾病符合率与病理结果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肝包虫疾病与病理结果符合度较高,可作为高原地区肝包虫疾病诊断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原地区;16排螺旋CT;肝包虫疾病;诊断
肝包虫属于临床常见的寄生虫,一般为棘球属绦虫而感染引发的人兽寄生虫病,在高原地区高发,近几年,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使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对于高原地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1]。16排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肝包虫的数量、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使其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性提高,更有利于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本次对于我院高原地区肝包虫疾病患者进行选取,分析利用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于肝包虫疾病抽取60例,病例选取日期2020.1-2022.6。纳入标准:符合肝包虫疾病诊断标准,精神正常者;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及重要脏器衰竭者。男患者纳入33例、女患者纳入27例,年龄22-78岁,平均54.31±0.32岁。
1.2方法
对于入组患者治疗前均采取16排螺旋CT检查,调整参数为电流:150mAs、电压:130kV、层距:10mm、层厚:10mm、螺距:1. 375:1,指导患者调整为仰卧姿势扫描,针对于患者的肝包虫包囊数量、大小、部位、形态、CT值等观察,并进行扫描图像上传给工作站实施处理,由2名及以上影像学医师采取独立分析及判断,对于入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其中的术中采集样本实施病理分析送检。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指标: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16排螺旋CT诊断采用SPSS23.0数据系统分析,n,%表示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卡方进行指标检验,对比为P<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
2.116排螺旋CT、病理诊断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对比
16排螺旋CT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数据结果见表1。
表1:16排螺旋CT、病理诊断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对比(n,%)
项目 | 单发 | 多发 |
16排螺旋CT(n=60) | 35(58.33) | 24(40.00) |
病理诊断(n=60) | 35(58.33) | 25(41.67) |
X2 | 0.0000 | 1.0204 |
P | 1.0000 | 0.3124 |
2.2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对比
16排螺旋CT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对比,无差异(P>0.05),对比数据结果见表2。
表2: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对比(n,%)
项目 | 左侧 | 右侧 |
16排螺旋CT(n=60) | 44(73.33) | 15(100.00) |
病理诊断(n=60) | 45(75.00) | 15(100.00) |
X2 | 1.0112 | 0.0000 |
P | 0.3146 | 1.0000 |
肝包虫病属于肝棘球蚴病,为多房棘球蚴以及细粒棘球蚴引发的肝寄生虫病,其具备危险性,属于肝脏占位性病变,在我国西北等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或西藏、青海等较为常见,感染率相对偏高,细粒棘球蚴病较为常见,一般为囊型肝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相对偏少,一般由泡型肝包虫病。构成一般属于外殖芽生表现出癌浸润性扩张,一般经过淋巴、血液转移,具备恶性包虫病的称号,会引发的病理病变有所差异[2]。男性早期发病相对缓慢,长期无症状,泡型症状出现较早,一般表现出过敏反应性症状,进展期会产生压迫性情况,实验室对于血脂酸细胞增高进行检查,其中凯松尼皮试以及补体结合试验一般会表现出阳性反应。囊性包虫病CT平扫表现为单发,一般为椭圆形、圆形或分叶低密度病变,边缘光滑锐利,界线清晰,大小不一,内容物一般表现出液样体密度影,部分表现为均匀,与肝囊肿不易区分,主要特征为囊内密度不均匀,囊内表现出囊内分隔性、多房性,其中具备软组织团块。同时,囊内子囊液密度相比母囊更低,母囊内表现出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泡型包虫病平扫可见其中存在类圆形以及条环状低密度病变。病变内具备散在结节状、颗粒状钙化以及实质性坏死,具备较高的周围密度,相比正常肝组织较低,增强后边缘轻度增强液体坏死区无明显增强效果。同时,泡型包虫病对于下腔静脉、总胆管会产生侵犯,应对其给予重视并密切监测[3]。
肝包虫病在农村偏远地区、卫生条件恶劣等地方发病率较高,患者病史长,病程表现为渐进性发展,初期症状不够明显,仍然可发现上腹包块,应引起注意,不断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存在轻微疼痛。上腹部胀满感对于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会存在上腹不适、呕吐、恶心、食欲减退、腹胀等,在肝顶部的囊肿会使膈肌向上抬高,对于肺部产生压迫而影响呼吸,在肝下部的囊肿会对于胆道造成压迫,诱发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出现腹水常见的情况,为患者由于各类原因引发的并发症而就诊。由于过敏反应会存在荨麻疹、皮肤瘙痒、咳嗽、呼吸困难、腹痛、呕吐、囊肿的继发性感染,属于相对常见的症状。CT螺旋检查力度良好,凭借着快速、高效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患者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研究显示,16排螺旋CT诊断肝包虫疾病符合率与病理结果单发、多发诊断符合率、肝脏部位诊断符合率对比,统计学差异较小(P>0.05)。
综述,16排螺旋CT诊断肝包虫疾病准确性较高,能够及时诊断患者的病变部位,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郑建宾. 16排螺旋CT在高原地区肝包虫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4):80-81.
[2]文霞,陈列,秦志光,等.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肝囊性包虫病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05):560-561.
[3]林吉为. 多排螺旋CT诊断在肝包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