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育于环境,润童心于无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寓教育于环境,润童心于无形

殷慧铭

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能够让环境更好的说话,提升教师环境创设的能力,更好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常做的一件事情。

关键字:环境教育、隐性环境

一、隐性环境的内涵

(一)隐性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的隐性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十分复杂,不同的隐性环境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共同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根据环境的不同,将隐性环境分为两大类:户外区域环境和班级环境。户外区域环境围绕环境创设、区域材料两方面展开论述。班级环境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和规则意识展开论述。

(二)隐性环境的教育意义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根据《36岁幼儿的发展指南》去制定教学目标,让幼儿直接的、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去接受并且掌握教师想让幼儿学到的知识要领。教师是传播教育信息的传输者,而幼儿是接收信息的接受体。而隐性环境的教育,可以让幼儿通过内隐的、间接的、非公开的方式对幼儿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这种隐性环境教育传播渠道多、传播内容多和传播方式隐秘等特点,它是一种无时无刻都可以让幼儿自我学习的环境教育。

二、户外区域环境

户外区域环境顾名思义就是户外的区域环境,它区别于课室的区域环境,将课室和户外形成一体,打破传统的课室区域活动,让幼儿除了在课室,在一定范围内,按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自发交流去选择户外区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应该努力为幼儿提供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以便能满足幼儿自由自主的需要,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因此,户外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隐性教育也存在连接关系,户外区域环境包括环境创设和区域材料两方面。

(一)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换句话说,环境是无声教材。教师结合主题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环境创设,让环境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形成一体化教育,寓教育于环境,润童心于无形。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创设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感触感染美和赏识美的本领,同时也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本领。

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建设,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区域的墙壁成为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的场地,让环境的隐性教育最大化,大至一个主题,小至一幅画,到处都能呈现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在墙面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样就能激发幼儿在交往中获得情绪和情感的满足和社会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区域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区域材料,获得游戏的满足。多种材料的巧妙投放,让幼儿也会巧妙的隐性发展。就户外区域线绳铺来说,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粗细的毛线,把线球藏在牛奶盒中,创设给小狗穿衣服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不同材质粗细的绳子在绕线过程中的难易。再例如,户外区域万色馆来说,绘画材料的投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白纸、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铅笔、大头笔等材料,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选择水粉颜料进行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就可以择蜡笔进行绘画,不同的材料同样可以展示出精美创意的作品;不同的区域材料发挥了隐性的作用,让幼儿在选择区域材料的时候能够自由选择,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三、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支持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环境。幼儿的智力、和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与班级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足以证明班级环境的重要意义。班级环境受班级文化建设和规则意识两方面影响。

(一)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指的是在学校(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师文化背景、幼儿文化等方面影响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内容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班风和文化素质。

班级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随处存在可教育意义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幼儿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一种隐性环境的教育。

一名教师的态度,班级的语言氛围对幼儿的影响深大,幼儿会因为教师的态度去形成自己处事的态度。温柔和蔼的教师自然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也能天真无邪、快乐地成长,与教师无话不谈,相反凶神恶煞的教师自然也会让幼儿有所抗拒,成为郁郁寡欢的幼儿,班级文化建设也会变得淡然无色。此外,班级的语言氛围无形让幼儿养成语言表达的习惯。例如,我园的园本课程-我是客家人,围绕清溪客家文化产生的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再日常生活中,用客家话去传承客家传统语言,这种语言氛围无形也是一种隐性环境学习。在这种隐性环境学习下,幼儿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客家话悄悄地成为自己的交流语言。

(二)规则意识

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是在自己基于生活经验的影响下,自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制定过程,让幼儿成为班级规则制定的协作者和参与者,这样幼儿在管理自己的时候就会有所了解,并且自觉遵守,更好地发挥班级制度的教育作用。

在活动中,时不时会看到幼儿不遵守各种游戏规则,区域规则或者班级规则。以区域活动中,阅读区为例,在区域中设立了一个书柜,教师投放了一些绘本、动物头饰等区域材料,幼儿在阅读完绘本过后,会习惯扔在区域的地垫上,这说明幼儿的规则意识并不强烈,幼儿不懂得物归原位的区域规则。如果教师和幼儿因地制宜,根据某种约定俗成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规则创设一些隐性的区域规则,它对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有了明确的指示作用和提醒作用。例如,教师将绘本的失误照片、图片或者数字贴在指定的存放位置,幼儿就能够根据这一提示将绘本收回教师指定的位置。

区域活动中也会存在一些幼儿不懂得区域人数限制的规则,区域超额进员,此时,教师为了控制区域活动的人数,在区域入口处粘贴若干个脚印团,提醒幼儿判断该区海能否再进入人员,这种隐性的规则提醒,也是在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隐性环境的教育。

隐性环境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及时抓住环境的灵动性和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为主体,创设适宜幼儿的户外区域环境和班级环境,在隐性环境下,寓教育于环境,润童心于无形。

参考文献

[1]邹妍 赫艳.浅析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中国校外教育报,2013.10

[2]姜澜.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散文百家,2013.10

[3]孙仲梅 王丽峰.隐性课程视野下的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