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利镇卫生院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分析两组血糖变化情况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PG(6.92±0.35)mmol/L、2hPG(8.97±0.54)mmol/L、HbA1c(8.32±0.79)%、SAS评分(19.58±2.02)分、SDS评分(15.62±2.13)分,均较对照组的(7.86±0.50)mmol/L、(10.39±0.88)mmol/L、(9.18±1.01)%、(26.35±3.42)分、(25.52±3.78)分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糖水平,减轻其心理负担。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糖尿病;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内科、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受遗传、环境、饮食、精神压力等的影响可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发生长期存在的血糖异常升高。在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为中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在治疗与护理上具有更大的难度。加上认知方面的不足,多数患者未能够按时用药,在生活上进行自我管理,以至于血糖不断上下浮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1-2]。有学者提出,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缓解疾病造成的心理损害,并且可以转变患者的思想观念,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3-4]。鉴于此情况,本文就心理护理的实施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作用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100例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50)男29例(58.00%)、女21例(42.00%);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8±5.31)岁;病程1~8年,平均(4.58±0.63)年。观察组(n=50)男31例(62.00%)、女19例(38.00%);年龄在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7±5.22)岁;病程1~9年,平均(4.69±0.78)年。纳入标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与临床症状观察确认为糖尿病,可正常交流,个人资料详细,生活可自理。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意识模糊、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多种严重内分泌疾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说明一些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饮食上予以患者一些合理的建议等。
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血糖,部分患者因认知的不足可能会出现严重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需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及心理状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进展情况、危害性、控制手段等,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平常心态对待自身疾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家属说明配合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应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内心,安慰、鼓励患者,多陪伴患者,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当患者出现较大负面情绪时,需耐心疏导,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转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看法,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至日常生活上,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疾病。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包括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通过护理后,两组的血糖水平与负面心理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与心理状态比较(±s)
组别 | n | 时间 | 血糖指标 | 心理状态(分) | |||
FPG(mmol/L) | 2hPG(mmol/L) | HbA1c(%)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对照组 | 50 | 护理前 | 8.98±0.65 | 11.34±1.05 | 10.35±1.24 | 43.26±5.15 | 38.67±4.75 |
护理后 | 7.86±0.50 | 10.39±0.88 | 9.18±1.01 | 26.35±3.42 | 25.52±3.78 | ||
t值 | 6.032 | 9.458 | 10.021 | 10.034 | 12.648 | ||
P值 | 0.013 | 0.022 | 0.016 | 0.023 | 0.018 | ||
观察组 | 50 | 护理前 | 9.03±0.77 | 11.41±1.13 | 10.39±1.26 | 43.23±5.08 | 38.79±4.78 |
护理后 | 6.92±0.35 | 8.97±0.54 | 8.32±0.79 | 19.58±2.02 | 15.62±2.13 | ||
t值 | 13.024 | 16.459 | 15.258 | 17.362 | 15.450 | ||
P值 | 0.003 | 0.006 | 0.011 | 0.009 | 0.015 | ||
t护理前组间值 | 0.326 | 0.210 | 0.145 | 0.248 | 0.216 | ||
P护理前组间值 | 0.659 | 0.823 | 0.815 | 0.764 | 0.710 | ||
t护理后组间值 | 10.023 | 13.235 | 12.945 | 11.024 | 11.231 | ||
P护理后组间值 | 0.036 | 0.048 | 0.042 | 0.040 | 0.035 |
3.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包括病毒感染、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因素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精神压力的增加等,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呈年轻化。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多食、消瘦、多尿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还可能会伴随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需尽早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模式,从多方面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5-6]。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负面心理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说明了心理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向患者解释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纠正患者的不良观念,同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消极的思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也能够让患者理性看待,积极配合护理,有助于其保持血糖的稳定。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通过添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缓解其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王静. 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婚育与健康, 2023, 29(14):160-162.
[2]李爱梅,韩枫,朱雪艳.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心理月刊, 2022, 17(20):129-131.
[3]华美锦,康瑾,吴亚娟.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 2022, 17(19):117-119.
[4]刘莹. 基层医院治疗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0):237+239.
[5]王洪莲,张玉娥. 探讨乡镇卫生院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J]. 双足与保健, 2018, 27(05):196+198.
[6]韩秉荣. 基层卫生院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 16(0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