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

刘晓宇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利镇卫生院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分析两组血糖变化情况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PG(6.92±0.35)mmol/L、2hPG(8.97±0.54)mmol/L、HbA1c(8.32±0.79)%、SAS评分(19.58±2.02)分、SDS评分(15.62±2.13)分,均较对照组的(7.86±0.50)mmol/L、(10.39±0.88)mmol/L、(9.18±1.01)%、(26.35±3.42)分、(25.52±3.78)分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糖水平,减轻其心理负担。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糖尿病;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内科、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受遗传、环境、饮食、精神压力等的影响可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发生长期存在的血糖异常升高。在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为中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在治疗与护理上具有更大的难度。加上认知方面的不足,多数患者未能够按时用药,在生活上进行自我管理,以至于血糖不断上下浮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1-2]。有学者提出,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缓解疾病造成的心理损害,并且可以转变患者的思想观念,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3-4]。鉴于此情况,本文就心理护理的实施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作用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100例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50)男29例(58.00%)、女21例(42.00%);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8±5.31)岁;病程1~8年,平均(4.58±0.63)年。观察组(n=50)男31例(62.00%)、女19例(38.00%);年龄在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7±5.22)岁;病程1~9年,平均(4.69±0.78)年。纳入标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与临床症状观察确认为糖尿病,可正常交流,个人资料详细,生活可自理。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意识模糊、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多种严重内分泌疾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说明一些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在饮食上予以患者一些合理的建议等。

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血糖,部分患者因认知的不足可能会出现严重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需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及心理状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进展情况、危害性、控制手段等,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平常心态对待自身疾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家属说明配合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应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内心,安慰、鼓励患者,多陪伴患者,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当患者出现较大负面情绪时,需耐心疏导,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转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看法,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至日常生活上,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疾病。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包括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通过护理后,两组的血糖水平与负面心理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与心理状态比较(±s)

组别

n

时间

血糖指标

心理状态(分)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SAS评分

SDS评分

对照组

50

护理前

8.98±0.65

11.34±1.05

10.35±1.24

43.26±5.15

38.67±4.75

护理后

7.86±0.50

10.39±0.88

9.18±1.01

26.35±3.42

25.52±3.78

t

6.032

9.458

10.021

10.034

12.648

P

0.013

0.022

0.016

0.023

0.018

观察组

50

护理前

9.03±0.77

11.41±1.13

10.39±1.26

43.23±5.08

38.79±4.78

护理后

6.92±0.35

8.97±0.54

8.32±0.79

19.58±2.02

15.62±2.13

t

13.024

16.459

15.258

17.362

15.450

P

0.003

0.006

0.011

0.009

0.015

t护理前组间

0.326

0.210

0.145

0.248

0.216

P护理前组间

0.659

0.823

0.815

0.764

0.710

t护理后组间

10.023

13.235

12.945

11.024

11.231

P护理后组间

0.036

0.048

0.042

0.040

0.035

3.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包括病毒感染、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因素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精神压力的增加等,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呈年轻化。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多食、消瘦、多尿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还可能会伴随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需尽早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模式,从多方面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5-6]。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负面心理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说明了心理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向患者解释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纠正患者的不良观念,同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消极的思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也能够让患者理性看待,积极配合护理,有助于其保持血糖的稳定。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通过添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缓解其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王静. 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婚育与健康, 2023, 29(14):160-162.

[2]李爱梅,韩枫,朱雪艳.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心理月刊, 2022, 17(20):129-131.

[3]华美锦,康瑾,吴亚娟.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 2022, 17(19):117-119.

[4]刘莹. 基层医院治疗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0):237+239.

[5]王洪莲,张玉娥. 探讨乡镇卫生院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J]. 双足与保健, 2018, 27(05):196+198.

[6]韩秉荣. 基层卫生院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 16(0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