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生态城市设计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得以实践。本文通过对研究中国传统聚落,分析传统聚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关系以及传统聚落边界与结点、中心、街道要素和建筑要素,挖掘本土生态理念和营造方式,引发对现代中国生态城市设计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传统聚落、生态规划、生态城市设计
1问题背景
城市生态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生态城市设计就是转变城市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即富裕、健康、文明。城市设计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生态均衡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实现三个亚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建成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中国城市的快速扩张,建筑的大量复制,导致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大量出现,地域传统文化在城市中逐渐丢失。对于在生态城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问题引起了学者的重视。
从传统聚落中获得生态启示。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处理人地矛盾、和谐持续的生态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生态设计思维。传统聚落的生态理念在于:首先,融于自然的居住环境。在传统聚落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念,创造亲近自然的绿色居住环境。其次,亲和友善的人文精神。传统聚落以宗族血缘为核心,构建人际和谐的乡土文化精神。最后,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传统聚落建筑,按照传统法则,构建人、自然、建筑、社会有机融合的整体环境。对于我国现代生态城市设计,本文力求在传统聚落的生态研究中,获得对生态城市设计的启示。
2聚落内部要素对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启示
2.1边界与结点
边缘的复合性。聚落的边界是指聚落存在的界域性。这种界域性有助于人们加强相互间的认同感和团结性。同时,也使聚落从其外部环境中划分出人们所能控制的领域,使内部空间更具场所性,给人以安全感。在传统聚落形态中,边界存在多种形式,如人工竖直构成的构筑物(墙壁、环壕等)、自然形成的天然屏障(河道,崖壁等),开放式的象征性边界。在现代生态城市设计中,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塑造边界特色生态空间,城市滨水空间,城市生态绿带,打造城市空间的特色边界生态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建设生态滨水景观;利用地势高差,打造台地景观;利用道路土地,种植环城的防护林带等等方式。要打破封闭小区这种边界的限制,就是要认识到边缘复合性的重要性要视城市为载体强化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加强人际文往,激发城市活力,这才是返本归真实现住区和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最终之路。
结点的识别性。结点,即联系边界内外重要的要素,不同形式的边界具有不同形式的结点。在传统聚落中,河水上的桥,村口的古树、空地,道路上的牌坊、寨门都是典型的聚落边界结点。它们形成了人们对村落最初的直观印象,具有可识别特性,保留有居民的共同记忆,塑造了聚落的特色空间。同时结合生态景观建设,为村民的公共活动提供所需场所。
2.2中心——公共性,景观性,认知性
中心是环境中突出的,或与周围明显不同的部分。中心,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居住空间图式的基本特征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建筑群也许是人类最早存在的布局形式,反映了社会的向心意念。传统聚落的中心通常都具有公共活动性,景观生态性与认知性的特点。公共活动性,传统聚落的中心常常拥有进行宗教或政治活动的祠堂,节日活动的广场,进行商品交易的集市,这些场所不同于个体居住的住宅,是进行群体活动的空间。
现代生态城市设计中,建筑组团中心的生态意义应得到重视。与城市中心相比,建筑组团中心更接近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分散范围也遍布城市。设计应注重住区中心空间的塑造以及不同围合空间的向心性对市民交往的积极影响。同时融合市民活动与生态绿地的组团中心,兼具公共活动性,景观生态性与认知性的特点,可调节周围环境小气候,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和谐。
2.3街道要素
路径场所化。在传统聚落中,街道更多的是生活性道路,街道尺度以步行活动为主要参照确定,因此都较现代城市道路尺度小的多。传统聚落街道,为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形成了公共场所感。在传统聚落中街道上的树木、水井、亭榭等,作为街道中的标识特征,往往成为居民日常休憩交流的空间场所。很多传统聚落的道路两旁兼具了居住和商业的双重功能,体现了道路作为人们聚集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另外,村中的水系往往是南方村落街道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水、路相伴的路径空间也成了居民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如安徽宏村中遍布全村的水系,不仅供应着村民的日常用水,而且形成了街道中富有动态生机的生态景观。所以,对比聚落路径场所化的特征。设计力求街道充满更多人性的活动,路径场所化,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具有活力。
街道生态化。
传统聚落街道的铺地材料通常采用本地材料,如砖、石板等。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无论是交通干道还是生活性街道,一概采用沥青铺路或者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以达到街道硬化的目的,但沥青或混凝土的材质无法很好地体现住区生活的特质,同行人的亲和力不强,同时不透水的路面增大了降水地表径流。而采用透水的块材(如透水砖)铺装,则能更好的体现与行人的亲和力,也体现了质朴生态的生活气息。
2.4建筑要素
建筑特色区域统一。中国传统村镇的整体性,内因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它使聚落必然反应社会共同需求与欲望特征。传统聚落虽然是无规划师、建筑师的民间建筑,但是其历代匠人的经验传承,是民居成为了富有代谢生存性的居住环境,延续历代传承的文化脉络,保持原有风格。形成了有风格统一的聚落风貌和环境特色,并积淀形成地域性很强的人居环境。传统聚落建筑或质朴,追求材料的表达,体现建构的本质;或精致,追求细腻的表现,体现文化的内涵。
本土化生态建筑。传统民居正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建筑形式的选择:通过建筑布局设计获得合理日照、采光、通风;利用院落、天井等地区特有空间形式,改善小气候环境。建筑材料构造性能:就地取材,利用本地区可再生材料;结合原有技术和现代科技,设计具有良好热工性能的维护结构。建造过程:尽量不破坏现有地表地形;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3结语
随着对中国传统聚落研究的深入,更多聚落的研究成果浮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传统聚落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很好的适应了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对这些成功案列的研究有助于对现代生态城市设计的启示。在对传统聚落分析研究中,对生态城市设计的启示有:考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布局结构,生态亲和性的边界,满足公共性生态性认知性的中心,场所化的生活性道路,本土化适宜的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之达到三维复合繁荣的生态目的,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 虹,周晓丽.优化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浅谈我国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思想及其对现代聚居社区的启示.华中建筑,2007.11:34-36
[2] 冯姗姗,姚刚.重返人类住居记忆的深处——传统聚落特征对现代居住区设计的启迪.建筑文化,2006.3:28-32
[3] 李蕊.中国传统村镇空间规划生态设计思维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