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网络安全应急服务中心 重庆 4052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网络社会治理,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网络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网络舆论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互联网+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推广。然而,基层网络社会治理仍然存在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网民群体网络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在加强党的领导、正能量传播、维护网络安全、信息化支撑、协同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持续优化基层网络社会治理。
关键词:网络社会治理;基层;治理能力
信息时代,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融合,加强基层网络社会治理,形成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成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重庆市梁平区的基层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当前基层网络社会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层网络社会治理的现状考察
(一)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
梁平区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同时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列为党委会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2021年6月,梁平区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覆盖率达98%,进一步凝聚了乡村网络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组织“有效覆盖”,目前,已成立亿联天华电商物流产业园支部、互联网企业联合支部等互联网企业党组织。
(二)网络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梁平区各乡镇(街道)将《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等列为干部职工的必学书籍。利用新媒体、微信群等平台积极传播普法宣传短视频、图文等网络作品,开展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向群众大力宣传《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其中,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进聚宝”院坝公开课被求是网作为普法宣传的典型案例。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由网格员兼职网络理事员,进驻小区业主群、村社居民群等微信群,发挥法治宣传、舆论引导、化解矛盾纠纷等作用。
(三)网络舆论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部分乡镇(街道)虽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工作群组,但管理上存在短板。因此,部分乡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微信、QQ工作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信息发布、清理规范、管理责任等措施,网络圈群阵地管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清朗”“净网”等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对网络空间出现的低俗庸俗、虚假谣言、恶意营销等有害信息主动举报,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舆论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四)“互联网+乡村治理”模式逐步推广
梁平区按照“城镇社区以500户1500人左右、农村原则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网格划分,同时发挥乡村钉钉、圈群等网络平台作用,拓展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功能,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梁平区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推介为“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竹山镇猎神村已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袁驿镇民主村、曲水镇聚宝村、双桂街道安宁村已建设成为全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基层网络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梁平区不断推进大数据应用与网络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目前政法、公安、住建、城管、政务、民政等部门都是独立的信息平台,各平台内部数据单项运行,不能实现跨平台数据共享,导致基层数字化治理水平不高。
(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
基层关键信息基础建设与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未得到较好落实,日常运行中网络安全建设投入不足。在网络运行和维护管理中存在不设置口令或弱口令、随意设定共享目录、技术防范设备短缺等问题。
(三)网民群体网络素养不高
各镇街群众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获取知识、浏览资讯、社交聊天、休闲娱乐等,对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信息的辨别力还不高。同时,网民低龄化趋势明显,家庭、学校对网络素养的培养教育还不够重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成为青少年网络素养低的一个典型体现。
三、基层网络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一)在加强党的领导上下功夫
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主动占领基层网络社会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增量。针对区域内互联网企业体量小、党员少等实际情况,统筹区域资源,聚合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力量,探索互联网企业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二)在正能量传播上下功夫
紧扣“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创新网络宣传手段,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最大范围争取人心。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好网民”、“好邻里”、“最美家庭”等系列正能量活动,讲好基层故事,传播基层正能量;或通过网络文明“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基层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文明素养。
(三)在维护网络安全上下功夫
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时时有威胁、处处有风险,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三同步”原则,加大网络安全投入,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结合“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同步考虑规划建设市—区(县)-乡镇—村社四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网络安全工作的整体性、统筹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四)在信息化支撑上下功夫
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网络社会治理提供了所需的技术支持,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基层政府政务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使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便捷。结合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基层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增强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在协同治理上下功夫
网络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主体参与。基层党委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会同网信、公安、文化等涉网管理部门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推进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建设,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管好开办的网络传播平台。发挥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学校以及网络社会组织作用,调动广大网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治理网络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一,郅玉玲.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完善的内涵、原则和目标要求[J].治理研究,2022,38(02):98-105+127.
[2]崔林,吴昊.网络社会治理的理念更新与路径优化[J].青年记者,2022(03):70-72.
[3]傅昕源,黄福寿.中国网络综合治理的历史生成、现实问题与发展进路[J].湖北社会科学,2022(09):19-26.
[1]郑丽庄.基于“公地悲剧”视角的基层政府网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15(0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