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3
/ 2

分析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1彭翰林  2 邓杰 3 陈永扬  4魏东  5王小磊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四川  德阳市 618000


摘要:在石油钻探工程中,井下作业是关键环节,受环境恶劣、流动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就具备较高的危险性,如若未重视安全技术的落实,一味追求利益,则会引发安全问题,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本文主要就井下作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安全技术

基于我国资源产业的前提下来说,石油工业占据重要地位,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但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产业本身具备较高风险,故井下作业的展开就需强化安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技术对策,于安全前提下追求经济利益,这也是推动此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现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石油工程展开井下作业时,往往存在安全技术问题,对此就需加大对安全的重视度,合理运用各技术对策,以不断促进井下作业安全性的提高。

1、井下作业危害因素识别

1.1环境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环境是导致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井下作业极易受到天气、地质等方面的影响,环境较为恶劣,如若未控制到位,不仅会阻碍钻井作业的实施,且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在井下作业期间,往往会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在和原油产生化学反应后,就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1]。基于石油井下作业的前提下来说,具备作业量较大的特点,人工为主要劳动力,受作业流程繁琐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问题发生可能性就较高,包含可测及不可测两种。例如,如若地层实际压力超过了井筒液柱压力,就极易出现钻井溢流问题,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1.2设备因素

在井下作业期间,往往需应用到大量的钻井设备,加之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开采周期较长,如若设备性能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则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同时,石油大多都是在地表,或是海洋代表下,这就增加了钻井设备的使用难度,如若未定期的展开维护,设备故障发生率就较高,最终阻碍石油钻井的顺利展开。例如,如若井液柱液面明显下降,液柱的压力也会随之降低,这就会稀释钻井液,无法满足钻井作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喷井安全事故发生风险。石油井下作业的落实,对机械设备提出了非常高地要求,故安装钻塔时就需结合钻塔高处位置展开施工,加之交叉作业频繁,需多次搬移及迁移钻井设备,这就不可避免的提高了井下作业的危险系数[1]

1.3人为因素

针对井下作业而言,其过程具备繁琐性特点,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但如若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质及业务素质不达标,则会直接降低石油钻井作业质量。在井下作业期间,如若相关人员未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就极易发生偏差问题,最终提高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不仅会降低石油开发工程的经济效益,且也不利于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对策

2.1完善培训,增强井下安全技术意识

井下作业前,强化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极为关键,需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现,定期更新安全技术知识,组织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需加大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领导需充分发挥引导、监督作用,明确危害因素五小时,促使井下作业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避免操作随意等情况的发生。在此背景下,可潜移默化的增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其遇到事故时能够沉着冷静的应对,配合领导,将事故影响力降至最低。宣传工作的落实,可加深相关人员对石油井下安全技术工作的认识,期间可基于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进行,旨在对宣传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实现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增强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可通过举例既往安全事故风险,发挥其警示作用,防止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从根本上遏制安全影响因素的产生[2]

2.2落实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工作

在安全技术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定期展开安全隐患及事故的排查,严格检查、设备相关机械设备、工作环境,或是一些隐蔽位置,尽量缩短安全排查周期,旨在预防或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同时,也需形成良好的安全技术秩序,避免井下作业混乱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3合理配置人员,发挥安全员的监督职能

在井队中需设置专职安全员,让其负责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专业素养等均能够满足相关标准,通过对井下作业安全性的监管,可最大化的预防或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在此过程中,也需明确“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井下工作口号,并落实到实处,促使井下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将自身安全放在首位,发现异常立即反馈,并做好应对处理。同时,工程负责人等领导人员也需明确安全高于利益,重视井队人员的安全,增加井下作业安全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等,全方位的确保井下作业安全[3]

2.4强化安全技术制度,完善监督体制

在安全技术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制度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石油工程单位也需以安全技术工作为前提,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及监督体制,将安全事故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此过程中,要营造一个严格的制度环境,促使相关人员均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不断促进安全技术工作质量的改善,最大化的减少或预防安全事故

[4]

2.5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及技术监管力度

井下作业期间需定期展开排查管理,对影响井下作业的一系列安全行为进行监管,对隐患标准进行明确,统一隐患类型,从而更加快速、准确的评估隐患风险,以为安全技术工作的展开奠定扎实的基础。石油工程单位也需结合实际视情况优化或完善应急预案,指派专业队伍或人员负责检测工作,如若发生安全事故,就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的险情的科学分析,有序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最大化降低事故影响力。此外,也需合理的设置监管人员,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人员配置,动态掌握管道周围施工情况,并积极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风险隐患扼杀在摇篮。在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工作落实中,完善健全的安全监管体制,可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因此,石油工程单位就需加大排查力度,积极引入新技术,落实对隐患项目的核实,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以充分发挥安全监管效能,消除井下作业的安全隐患]。此外,如若发现钻井安全问题,就需展开严肃处理,并明确原因,追求责任人,旨在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6完善安全管理及风险评估体系

石油工程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技术工作体系,加大机械设备的维护力度,并对作业行为进行规范,旨在促进安全控制执行力的提高。同时,也需结合政府、人们群众等多方力量,基于多维度、多层次的前提下展开协同管理,以为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总结、分析井下作业常见安全风险,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由专人负责风险评估及检测工作,确保发现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应对并做好风险防护,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5]。另外,也需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井下风险评估内容,以全面控制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3、结语

综上,在石油工程中,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工作属核心内容,科学、合理的展开此项工作,可有效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工程实现最大化效益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剖析井下作业危害,准确识别,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技术对策,不断促进井下作业安全性及效率的提高。在此过程中,需对作业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事先预防工作,旨在全面遏制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恒.川西地区丛式井老井挖潜井下作业安全技术问题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9,35(03):52-54.

[2]彭辉,王虎军,张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8(21):100-101.

[3]邝渤添.油田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3):78-79.

[4]韩锁.浅析作业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辨识及削减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9(8):149-150.

[5]高亚敬.油田井下作业危害与安全技术研宄[J].石化技术,20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