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8)
摘要:由央视记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大运河之歌》,以运河历史为经,运河与经济、文明和传承等关系为纬,从多维视角叙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深入挖掘大运河所承载的货物运输、历史变迁、文化塑造、文艺创作等多重价值,解释大运河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非凡毅力、高超智慧和卓越创新精神,凸显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大运河之歌》;历史记忆;多重价值;精神内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婺剧剧目抄本整理与研究》(22BB038)阶段性成果。
大运河开凿至今,2500多年绵延不绝,全长近3200公里,沟通东西,联结海河、黄河、长江、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全世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六条运河,唯有中国大运河是农业时代开凿的,而其它基本上都属于工业革命前后的产物,中国大运河起源最早、规模最大,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农业时代人类杰出智慧和创造的代表。其次,世界上大多运河只有运输功能,唯有中国大运河已经脱离了具象的物质形态,她穿越中华民族的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成为具有独特禀赋的精神长河。2023年8月9日,六集纪录片《大运河之歌》在央视频道全网直播。该片以运河历史为经,运河与经济、文明和传承等关系为纬,从多维视角叙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深入挖掘大运河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毅力和杰出创新精神,凸显中华文明奔流向前、生生不息的活力。
一、生命之河
水是生命之源,因而古人选择逐水而居,然而,水患又同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与水博弈的过程。首集《整理河山》就围绕着“中国人如何利用水、认识水”展开。[1]八千年前的中国,气候异常,水患频仍。生活在低涝湿地的良渚先民,为修筑王城,运送稻谷,就修建了世界上最早、最庞大的水利工程,堪称最早的漕运雏形。三代以前,黄河泛滥,大禹受命治水,疏浚河道,战胜水患,自此天下分九州,四方可居。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吴泰伯逃至荆蛮,带领吴人修筑泰伯渎,乃运河的早期形态。隋炀帝先后开凿通济渠、永济渠,打通洛阳到扬州的水道,保障首都洛阳的供给,提升战略物资调配能力,运河成为隋王朝的生命线。历经隋末战乱,耕地退化,经济凋敝,唐王朝建都长安,而运河只能西达洛阳,洛阳与西安之间又横隔三门峡天险,漕运不便,对长安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武则天时只能迁都洛阳,洛阳为唐王朝的经济复苏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唐玄宗时,裴耀卿创设“转般法”,建造粮仓储粮,再从陆上运至长安,终于解决了长安缺水缺粮的难题。北宋都城汴梁处于平原地带,无险可据,赵匡胤不得不在京城周围布防大量军队,军民粮食日用皆仰供给于漕运,运河成为大宋的生命线。
总之,我国先民治水理水,无不与寻求在困境中突围有关,大运河的修建与畅通,又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休戚相关,在维系王朝的稳定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李敬芳《汴河直进船》诗云:“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明书·河漕志》云:“漕为国家命脉所关,三月不至,则君相忧,六月不至,则都人啼,一年不至,则国有不可言者”。[2]自七世纪以来,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动脉,不仅承担着漕粮运输任务,也是区域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维系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统一的强大因素。
二、历史之河
流淌数千年的大运河,是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支柱,是中华民族奋斗与兴盛的缩影。前运河时代,大禹治水成功,中华版图初见雏形。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在扬州开掘邗沟,击败齐国,成就霸业。秦国挖掘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自此岭南归入中原版图。汉武帝开掘漕渠,将长安与黄河联通,为打败匈奴、经营西域创造了有利条件。曹操开挖白沟、平虏渠,加速了北方的统一进程。隋朝开国之初,南方人犹有抗拒心理,大运河的修建,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认同。但又因繁重的劳役导致河工起义,终于埋葬了隋王朝。裴耀卿的运河水陆联运方法,保证了边疆供给,对稳固西北边陲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运河与丝绸之路联通,促使民族文化交融,大唐强盛达到顶峰。“安史之乱”时,叛军欲切断运河输运,张巡坚守睢阳城,阻止了叛军的铁蹄,为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代宗时,漕运因战乱废弛阻塞,关中发生粮荒,刘晏疏浚河道,打造漕船,训练军士运粮,在“转般法”的基础上,改直法为段运法,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减少了物资损耗,江淮的粮食得以源源不断输送至长安,减缓了唐王朝的灭亡的进程。南宋时期,运河由终点杭州变为起点,宁波成为终点,运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为南宋政权提供了经济保障,使国祚延长了150年。至元末,南方张士诚、方国珍发动农民大起义,他们阻断运河,使大都发生严重的饥荒,元王朝终致灭亡。
三、文化之河
中国大运河起源、发展、繁盛的历史基本与中华文明同步,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世界上没有一条运河像中国大运河一样与一个民族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密切关联,也没有任何一条运河像中国大运河一样与一个延续发展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相伴而生,相映成辉。
大运河是先民整理山河最辉煌的成就,是中华文明奔向成熟与开阔的标志。她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塑造,不但改变了经济结构模式,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于运河与其他支流的沟通,使中华文明的辐射力度大大加强,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联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进而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与世界文明进行对话、交流与互鉴。如唐朝时日本的阿倍仲麻吕,还有中国的鉴真,都是从扬州运河出发,再启船东渡的。
由于运河,宋代改革唐代城市的禁闭的坊市制度,实行城市自由开放的经营模式,标志着在全世界率先进入近代城市的行列。大运河水网不但是货运通道,也促进了造船、纺织、园林、出版、烹饪等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学艺术在运河沿岸城市孕育、兴起,并借运河交通之便迅速传播,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就是通过运河书船传入东亚国家的。姜师立指出:“延至明万历,北杂剧已十分衰落,代之而兴起的是由京杭运河而北上的昆山腔和弋阳腔。由此可见,由于京杭运河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交通动脉,其流域商品经济繁荣,流动人口众多,具有音乐传播的良好的外部条件,因而京杭运河的通行带动了昆山腔和弋阳腔的北传。”[3]交流又促进文学艺术互相吸收,进而形成新的文学艺术样式,如扬州徽班通过运河北上进京,吸纳百家之长而华丽转身形成京剧。《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名著的作者都曾在运河城市生活,其小说中大运河的镜像也无所不在,咏颂大运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结论
绾而言之,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元、明、清,断航于清末,重振于当代。在大运河的千年历史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得以充分体现。《大运河之歌》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将千年大运河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给受众,重在表现大运河的大格局,大气度,大视野,从而构建了大运河恢宏、成熟与开阔的史诗气象,体现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纽带作用,使受众更深刻感知和认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所以,《大运河之歌》实乃中华民族的奋斗之歌、命运之歌和理想之歌。
参考文献
[1]周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运河?专访纪录片《大运河之歌》主创[N],封面新闻.2023-09-07.
[2傅维鳞.明书卷六九河漕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390.
[3]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文化[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9:257.
作者:万志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小说传播、影视改编研究。
[*]作者简介:万志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影视改编、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