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战争与和平》戏剧和音乐的魔法奇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7
/ 2

歌剧《战争与和平》戏剧和音乐的魔法奇缘

吕二林

蒙古研究大学

摘要:前苏联著名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用12年时间打造了世界歌剧殿堂上不朽的经典《战争与和平》。该歌剧在坚持美学原则基础上,通过引入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构建多重戏剧结构等特征,将歌剧的戏剧性和音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歌剧《战争与和平》在天津的上演是在中国的首演,也是改版后第一次走出俄罗斯国门。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恢弘壮观的场面、精致的演出道具和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带领国内观众完成了一次对文化的朝圣。

关键词:歌剧;战争与和平;音乐

在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晚年,展现出了这位艺术天才与苏联文艺界之间强烈的碰撞。除了根据他本人的康塔塔作品改编的、为电影所作的配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外,歌剧《战争与和平》以托尔斯泰的小说为蓝本,由他和夫人联合操刀进行提炼改编,不仅耗费了他最后的心血进行反复推敲,也因为其丰富的构想,让这部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完成演出的作品成了不少剧院的“烫手山芋”。

1、歌剧《战争与和平》戏剧创作

普罗科菲耶夫,作为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也将舞会场景吸纳入其中,作曲家不但通过该场景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是以丰富多样的舞曲体裁及优美的舞曲音乐成为了整部歌剧的点睛之笔。本文将以他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为例,着重分析俄罗斯舞会文化在这部歌剧中的运用。在创建场景时普罗科菲耶夫大体遵照托尔斯泰原著对舞会场景的描写,并借鉴了格林卡与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中所应用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托尔斯泰还是普罗科菲耶夫,都是借助这场舞会场景来发展主人公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

普罗科菲耶夫的舞曲在整体上遵循了作家作品中的描述,但按照其本人的构思对其做了些许更改;将娜塔莎与安德烈公爵的华尔兹舞放置在场景高潮部分。在作曲家的笔下,整场舞会是以波罗涅兹开始的,这支舞曲不但描写了舞会华丽无比的场面,更是给整场舞会奠定了基调。为了舞曲的音乐完美呈现,作曲家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C大调(C-dur),四分之四拍,独特的节奏,带有作曲家鲜明个性的装饰音,跳跃很大的旋律线及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色彩。而合唱则由主人家农奴唱诗班来演唱,抒情的合唱与之前的舞蹈在音乐语言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为庆祝国君到来,农奴合唱演唱了罗曼诺索夫的诗歌作为庄严的颂歌,这首类似于合唱的颂歌由四个声部组成,使用的伴奏在配器上也相对朴实无华。两首抒情的合唱与穿插其中的舞蹈音乐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该场景的第二个层面则是主人公们的声乐演唱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男主人、罗斯托夫伯爵、娜塔莎的谈话,别隆斯卡娅和阿赫洛西莫娃闲聊 ,而此时农民合唱为背景旋律,这个背景后来变为之前奏过的波洛涅兹舞曲。

在此之后,奏出了活泼欢快的玛祖卡,不过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是没有的。根据俄罗斯舞会传统,通常在波罗涅兹舞曲和华尔兹之后的第三支舞蹈,而且是必演曲目(该曲目一般都将舞会推向高潮)与传统不同的是,作曲家把玛祖卡舞放到波罗涅兹舞曲之后华尔兹舞曲之前,考虑到该舞会的整个基调以抒情为主,而华尔兹更富于抒情性,所以将其放在第三位,对表现高潮部分更为适宜。在第一个玛祖卡主题材料中出现五重唱(别隆斯卡娅,阿赫洛西莫娃、海伦、阿纳托利、罗斯托夫伯爵)而第二节则表现出比较轻柔抒情的主题舞曲——娜塔莎的声音,安德烈大公的客人,索尼娅等。舞会已经如火如荼,但是没有人邀请娜塔莎。作曲家以她的咏叹调《难道就没有人来找我?》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失落,吸引了观众更加注意她的情感层面。

2、先锋音乐之挑战与魅力

普罗科菲耶夫同时期的苏联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哈恰图良等,他们在摆脱柴科夫斯基等浪漫主义美学的范畴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由他们组成了当时苏联音乐生活的前沿。这种作曲风格也充分地体现在歌剧《战争与和平》中。尖锐、不和谐、刺耳、夸张,这些形容词对器乐而言会相对熟悉,然而对于靠意识控制音高及人体振动产生音符的歌唱者而言,具有极高挑战性。普氏不是一名写作通俗旋律的高手,虽然他力图使音乐群众化,也写作过歌颂斯大林、歌颂群众的作品,但这些音乐并不是他的杰作。歌剧中充满了各类在斯大林时代艺术形态中饱受争议的内容,如大篇幅的散文体宣叙调、旋律感不明确的叙事性咏叹调,并将旋律放置在乐队部分复杂的节奏、尖锐的和声和频繁的转调上。

对于听惯了传统音乐语言并对某些传统风格歌剧作品已习以为常的音乐听觉而言,此类具有先锋音乐语言且商业性很低的歌剧,反倒容易获得一种别样的观剧感受。歌剧之美,不单限定于威尔第、普契尼、莫扎特等传统歌剧剧目,也不限定于使用西方传统音乐手法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写出的各类中国歌剧,这种审美习惯在声乐审美上尤为突出。“优美”“好听”等词汇不是音乐美学的全部,而“严峻无情”“猛烈撞击”“二度断音”“不和谐”“粗暴”“枯燥”等词汇,同样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歌剧中,描写战争的场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当然,作品本身吸引人,才是最后成功的关键。普罗科菲耶夫努力想要摆脱小说本身包罗万象、全景式的描绘,而是采用了突出重点人物的方式,以突显他们的情感为主要侧重,利用了类似于柴可夫斯基“抒情歌剧”的理念。这一点和意大利歌剧中重视唱段的戏剧张力和节奏感的倾向不同,而相比瓦格纳以来的德国歌剧,这部作品也并非连绵平缓,而是场景之间有着迅速切换,就好像当时苏联兴起的“蒙太奇”手法,让观众在走进人物内心深处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剧中当时的俄罗斯面临着拿破仑进攻之时,有着怎样的顽强英勇和徘徊犹豫。

马林斯基的这一版制作经历多年,依然没有过于老套的感觉。最重要的当然是地基部分,突起的半球形地面对人物和舞台上事件有着放大作用,而俄法战争的历史感也通过这颗舞台上的“小星球”表露无遗。空间被这个球面和可旋转的中间部分扭曲,似乎打开了让观众们深入了解作品意图的“任意门”。哪怕采用了华丽传统的服饰,故事也不再是一马平川,人们可以透过细微的异样,察觉出普罗科菲耶夫预设的幻想性。

如果说,第一幕集中在了恋人间的缠绵和纠结,第二幕的战火则彻底掀翻了剧场。在这里,拿破仑虽然被塑造为奸险的形象,但仍然有他的指挥和果断——导演利用球面舞台制造出了恢宏的阵型,抗击拿破仑的音乐显得英勇而不失悲壮。火热的战场与冷静的后方形成对比,对于莫斯科是留是弃,这些争论现实而充满着爱国情怀。与其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是想要倾诉人物的感情,不如说他在克制一种滥情。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第二幕后部插入的恋人在病榻上的对语,动情的旋律总是被冷酷的和声进行所打断。最终,作者也没让故事停留在小情小调之中,再次把观众们带回战场,而主旋律的胜利将戏剧的高潮推至顶点。

马林斯基剧院之所以在《战争与和平》这部“硬骨头”作品上取得了成功,和作品本身的完美呈现自然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有限度的创新和对于音乐作品本体的充分尊重。现今的歌剧舞台创意横飞,而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不多,很多作品甚至对音乐的表达产生了障碍,这是不足取的。

3、总结

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竭尽热情,创作了《战争与和平》,捷杰耶夫以坚强的意志和体魄,率领马林斯基剧院在全世界巡演此部巨作,体现出俄罗斯伟大的民族精神。普罗科菲耶夫说:“我在工作中,想到了我们的两条河流在无限广阔的大地上奔流。在我的脑子里,闪现出也听到了人民对它们深沉的爱。我们古典的诗歌和现代的诗歌都是奉献给它们的。

参考文献
[1]王静.教师理念与行为转变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佚名.透过反拨现象探究课程、教法与考试之间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 2013(11)

[3]胡晓姣.英美文学有声读物的语音诊断功能 [J]芒种 2013(1)

[4]王静.英语学习变量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3)

吕二林 1990年 10月8日 女 汉族 山西静乐 学历 博士 职称 助教 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