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重庆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1
摘要: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风险控制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建筑央企提供有效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对其他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创新;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一、引言
建筑央企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其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风险控制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和风险控制策略,为建筑央企实施供应链金融提供指导意见和决策支持。
二、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概述
2.1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工具和服务,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融资和风险管理,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的一种金融模式。它通过对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和分销商进行融资、结算和风险管理,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高效协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基于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交易数据和信用信息,通过金融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1]。
2.2 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优势
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建筑央企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能够为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方带来稳定的订单和业务机会。其次,建筑央企在供应链上的交易规模较大,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较高的交易量,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建筑央企在供应链上的信用评级较高,能够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更优惠的融资条件和利率。建筑央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为供应链金融提供稳定的运营环境和风险管理机制。
2.3 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目前,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一方面,建筑央企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和服务体系,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建筑央企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2]。
三、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
3.1 应收账款融资
在建筑央企的日常运营中,应收账款往往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以应收账款为质押,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应收账款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建筑央企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打包成金融资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在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根据应收账款的质量、客户信用等情况评估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
3.2 存货融资
建筑央企在采购原材料、设备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存货融资模式,以库存物资为质押,降低财务成本。存货融资是指企业将库存物资作为抵押品,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企业盘活库存资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在进行存货融资时,建筑央企需要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确保库存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库存物资进行合理的评估,以确保其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将存货打包成金融资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在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根据存货的质量、价格波动等情况评估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
3.3 预付款融资
在建筑央企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提前支付预付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预付款融资模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预付款融资是指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将预付款作为抵押品,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前获得项目所需的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预付款融资时,建筑央企需要建立完善的预付款管理制度,确保预付款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企业还需要对预付款进行合理的评估,以确保其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将预付款打包成金融资产,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在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根据预付款的质量、价格波动等情况评估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
3.4 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建筑央企可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信用评估支持。在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时,建筑央企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企业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开发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引入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共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四、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4.1 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
4.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供应链金融中,参与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的损失风险。建筑央企在供应链中可能面临来自供应商、分包商或合作伙伴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识别这种风险需要对参与方进行信用评估,包括历史信用记录、财务状况、行业声誉等方面的评估。
4.1.2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现金流不足或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支付义务而导致的风险。在建筑项目中,可能出现由于工程款的支付周期不稳定或资金周转不灵活等情况,导致流动性风险。识别流动性风险需要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包括资金流出和流入的时间、金额等方面的评估。
4.1.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涉及供应链中的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流程失误等导致的风险。在建筑央企的供应链金融中,可能存在误操作导致资金流失、数据丢失等风险。识别这种风险需要对供应链的操作流程进行深入了解,识别潜在的操作风险点,并设计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4.1.4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供应链中涉及的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导致的风险。在建筑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政府政策调整、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可能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识别市场风险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4.2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4.2.1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基础。这包括明确风险责任分配、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风险应对流程等,以确保风险能够及时识别和妥善处理。
4.2.2 加强供应链参与方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需要加强对供应链各参与方的风险评估和监控。这包括对供应商、分包商、金融机构等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信用状况、财务稳定性等,以及监控其业务运作情况。
4.2.3 合理配置资金,控制流动性风险
合理配置资金是控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措施。这包括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优化融资方式、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储备等,以确保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稳定。
4.2.4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协同性
信息共享和沟通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协同性的关键。建筑央企应与供应链中的各方保持紧密沟通,分享信息,共同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并建立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和应对能力。
4.3 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4.3.1 信用风险管理案例
某建筑央企建立了信用评级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估。通过这个评估体系,企业对不同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进行了明确划分,对信用较低的供应商采取谨慎合作或额外审查措施,以降低信用风险。
4.3.2 流动性风险管理案例
该企业优化了资金流动,通过合理的融资和结算方式,确保了资金的稳定流动。同时建立了资金监控体系,定期分析资金流动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
五、提升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供应链金融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平台的监管,保护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交易数据的监管和保护,提高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5.2 加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建筑央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支付结算系统、资金转移和结算服务的建设,提高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建筑央企可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能力。
5.3 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
建筑央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开发定制化的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建筑央企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帮助参与方降低风险。另外,建筑央企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交易和信息服务,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便利性。
5.4 提高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建筑央企可以加强对供应链参与方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同时,建筑央企可以与参与方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合作共享风险,减轻单个参与方的风险压力。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筑央企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风险预测和模型建立。
5.5 建筑央企自身风险控制建议
建筑央企在供应链金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加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建筑央企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风控制度和流程,确保供应链金融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此外,建筑央企还可以加强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审查和评估,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方,降低供应链金融交易风险。建筑央企还可以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风险控制,通过对建筑央企供应链金融的概述、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针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产品与服务以及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何明书,高良润,牟圣蓉,才旺扎西,马青祥. 基于供应链的装配式建筑风险控制研究[J]. 山西建筑,2021,47(24):194-195.
[2]谢金垚.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21.
[3]杨军. 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既有建筑风险控制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7):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