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443700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以及影响结果的分析,旨在深入探讨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还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浪费,从而维护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1.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
1.1水资源条件
水资源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效果。水资源条件包括水源的丰富度、水质的好坏以及水的分布和供应情况。水源的丰富度对农田水利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水源的丰富度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和持续性。如果水源丰富,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减少农田的干旱和缺水风险。相反,如果水源稀缺,农田水利建设可能会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水质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优质的水质可以保证农田灌溉的效果,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质污染的风险。而劣质的水质可能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污染,从而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
1.2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和灌溉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种植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灌溉和水利设施建设;而畜牧业和林业的水资源需求相对较小,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因此,在农田水利建设中,需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的需求。农田水利建设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土地的水分状况,提高土壤的湿润度和肥力,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可以改善土壤的排水条件,减少水涝和积水的风险,提高土地的可利用率。因此,在农田水利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优化土地利用效益。
2.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2.1水库与灌溉系统对水质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会导致水体的淤积和富营养化。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泥沙会被截留在水库中,导致水库的淤积。这些淤积物中可能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水库的建设还会导致河流的断流,降低水体的流速,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水库蓄水后,水体停滞,有利于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问题。灌溉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效益,但也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首先,灌溉水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灌溉水的质量。如果使用的是河流、湖泊等表水源,这些水源可能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含有一定的悬浮物、营养物、农药等,进而影响农田土壤和地下水的水质。其次,灌溉过程中的水分利用率较低,部分水分会被土壤吸收或蒸发,使土壤中的溶解物质浓缩,进一步影响地下水的水质。
2.2农田水利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进行土地开垦和改造,这可能导致原有的生物栖息地破坏和改变。例如,修建水库可能淹没大片的湿地和森林,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丧失。此外,灌溉系统的建设也可能导致农田水坝、渠道和水塘的兴建,进一步改变了生物的栖息地。农田水利建设的改变会导致某些物种的迁移和扩散。例如,水库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体温度,这可能导致一些鱼类和水生生物迁移到新的生境。同样,灌溉系统的建设也可能导致一些水生物种扩散到原本不适宜它们生存的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可能导致农药、化肥和其他农业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增加,进而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这些污染物可能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造成毒性影响,降低生物多样性。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通过修建生态岸线、生态廊道等设施,提供生物多样性的生境,促进生物的迁移和遗传交流,增加生态系统的连通性。这有助于维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3.农田水利建设对水保持与生态环境影响解决对策
3.1合理规划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对目标区域的地形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地势高低、坡度、坡向等因素。特别关注潜在的侵蚀和滑坡风险区域。了解目标区域的土壤类型和特性,包括土壤质地、保水能力、透水性等因素。根据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农田水利建设措施。研究目标区域的降水情况,包括降水量、降雨强度、降雨分布等因素。根据降水情况,合理确定农田水利设施的容量和设计。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植被状况、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形、土壤、降水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做出综合决策。例如,在潜在的侵蚀和滑坡风险区域,可以选择建设防护林带或沟壑治理设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学习和应用可行的规划和设计方法。与相关专家和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咨询和交流,提高规划和设计水平。
3.2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在坡地农田水利建设中,采用梯田建设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梯田可以有效地截留水分和泥沙,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中,建设防护林带是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林带可以减少风沙侵蚀和土壤侵蚀,保护农田和水体的质量。对于沟壑发育较为严重的地区,应采取沟壑治理措施。通过修建沟壑的边坡和护坡,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降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在农田水利建设后,应采取覆盖管理措施,如覆盖作物秸秆或草木灰。覆盖物可以减缓雨滴对土壤的冲击,减少土壤风化和土壤侵蚀的发生。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中,可以建设一些水土保持工程,如沟渠、坝塘和水库等。这些工程可以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径流和水土流失的发生。加强水土保持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和农田水利建设者的水土保持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他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质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是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水土流失的关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关联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农田水利建设措施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更加综合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文祥,张佰林.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7):49-50.
[2]安强.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河南农业,2023(02):53-55.
[3]仇文山.谈谈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1):163-165.
[4]赫富雅.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2(1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