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仅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主线,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更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本文在当前教育领域推行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思路基础上,提出了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三链融合;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赵砚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人才学与人力资源开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性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论断,既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时代应答,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式,具体到我国现阶段,就是要求我国的教育改革要与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深度结合。实际上,我国教育领域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早已进行了诸多探索,如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思路,进行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工作,成立培养关键紧缺人才的未来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微电子学院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思路与建议。
一、“三链融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基本思路
(一)从科教融合到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的理念源自科教融合,是对科教融合的充实与完善。我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从科教分离到科教融合,是本质的飞跃,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国内众多高校的科教融合多处于有“共实”无“共识”的阶段,高校优质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始终无法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教育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为推动科教融合提供了更多的融合层面、融合触角,可以教促研、以研助教,通过教学思维和科研思维的碰撞,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开启融合通道。在社会人才培养实践中,这种融合不仅能充分发挥高校理论教学、基础研究的底蕴优势,为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供前沿科技引领,也能更好激发科研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热情,促进基础研究构想的转化与落地。
(二)从产教融合到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的思路与产教融合的实践是一脉相承的,但又不局限于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传统产教融合发展模式,而是向如E9联盟高校这样以“双一流”A 类高校为主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向聚焦,通过重构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或通过研究型大学和企业通过制度设计、平台构建等促进资源共享、人员流动和模式创新,实现协同培养人才等方式,创造性地回答我国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推进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就是要培养兼具扎实理论与丰富实践的创新型人才、跨界整合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多元化和突出个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三)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解决产业实践中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现象的有效路径。但从全球来看,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划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模式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两种。具体来讲,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人才储备足、研发投入多、技术积累厚等优势,融合模式多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创新起步晚、科研经费少、技术瓶颈多,融合模式多为“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向“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转变的关键时期,亟需加强核心原创技术的产出和企业内部转化能力的提升,以及技术经理人的有力衔接,以人才链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
(四)“三链融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谓“三链融合”即产学研合作的升级版,从融合形态上来划分,产学研合作属于弱融合的阶段,真正的三链融合,属于深度融合的范畴。从各链条两两相融的关系机理分析,三链融合的核心区域都共同指向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是一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边界逐步重叠的过程,贯穿始终的是创新人才的供需动态平衡。其运行机理为:在教育链主体跨链推动下,能够激发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主动融合意愿和边界跨越能力。产业链对创新链的技术创新需求,刺激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赋能教育链释放教育创新活力,优化创新人才高质量供给,不断提升教育链服务产业链的能力。随着“三链融合”势能不断积蓄,其融合态势也从弱融合向深度融合不断演进,各链条相互吸引、嵌入,最终形成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向心力,并产生强有力的涡旋效应。各链条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协同效应充分体现,极大提升各链条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衍生新方向和新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二、“三链融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激发单链的内生动力和主动融合力,推动
“三链”同频共振。一是各链条主体要主动发力。主动摸清自身需求,了解各链条的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和未来走向,知道自己差什么、缺什么、要干什么,明确自身应该补什么、创什么、怎么创,要以需求导向推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升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精准度,找准支点和发力点。二是各链条主体要提升向心力。实际上,“三链”融合中,教育链的推动只是起点,“三链”各自激活自身的主动融合力才是关键。“三链”协同培养人才要注重同频共振,做到国际标准与国内水平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经世致用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在提升人才培养合力上做足文章。
(二)坚持“三链”协同,打造“三链融合”协同育人“生态圈”。一是要加强政府支持保障和制度创新引领,做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驱动“三链”主体良性互动、资源整合、考核评价的体制机制,完善真问题研究的科研制度和“揭榜挂帅”等组织制度,为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二是要完善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引领和开放办学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要素,统筹、聚集各类创新资源,构建跨领域、跨组织、跨文化的协同发展共同体,将协同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三是要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强化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产业技术创新引领,拓展其参与办学、支持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行业规范和指导,整合利用要素市场,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 技术清单、开放平台、共享资源支持,形成同质共享、异质互补的协同育人“生态圈”。
(三)构建“三链”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三链”深度融合不仅是一种状态,更要成为一种常态,“三链”主体在分享创新型人才红利的基础上,要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培养成效。一是协调好教育、科技、财政、人社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突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统筹好人才、科技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二是完善创新容错机制。结合“三链”融合态势和升级要求,政府应出台科技创新失败补偿政策,完善评估、运行、监控及保障体系,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应引导创新型人才摒弃“短平快”心理,积极面对“长难慢”瓶颈期,持续追求有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