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第二小学
【摘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遵循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从仿到创”的根本规律,引导低年级学生巧妙模仿文本,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遵循 “从仿到创” 迁移 融会贯通 阶梯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质量,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去深入探讨的一个话题。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为学生的看图写话训练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我们要遵循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从仿到创”的根本规律,引导低年级学生巧妙模仿文本,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写话转移,做到学以致用,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在长期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中,我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阶梯训练。
第一阶梯:增肥句子
写好句子是写好写话的前提,把一个瘦瘦的句子变得胖胖的,这是每个学生都会感到欣喜的事。如“天空中有一个太阳”,最后完全可以逐渐增肥变成“蓝蓝的天空中有一个红红的太阳”。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年级下学期正式接触句子时,我就有计划地进行训练。除了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还要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进行“句子增肥”。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先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领会“句子增肥”的乐趣,在一定量的积累后,再进行以个人为单位的比赛。长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渐渐地能把主谓结构的干枯的句子变得丰润起来,学得津津有味。
第二阶梯:分解看图
看图写话,首先得看懂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图中都有什么?谁在干什么?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这就得进行以观察为重点的练习。平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经常看有意思的图画,给学生们展示不同内容的图画,引导学生看图上有什么,他们又在干什么?说说主要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们都能抓住中心话题。由于目标低,学生都能做到,在赞扬的激励下,大大增加了说话的兴趣。
会说的不一定会写,如何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应指导学生写的方法。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引导有序表达,除了引导把握常规的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写作顺序外,应培养学生分解画面的能力,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逐一呈现。譬如,一幅三个小朋友在山前放风筝的画,指导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次聚焦,首先锁定景物“山”,让学生仅对“山”进行想象:山上的树是什么样的,花草又是什么样的?山中可能还会有什么?这都是可以描绘的素材。接着,再聚焦“太阳”,对天空进行较为简单的描述。最后,聚焦“三个小朋友”,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做的事,特写他们的表情,通过表情探讨他们心中的想法。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抓住了写作脉络,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就会井井有条,而且会把印象深刻的那一部分写充实。
第三阶梯:丰富想象
图画是静止不动的,是某一情景的瞬间定格。但写话表达的内容应是发展的,是某一情景的过程性描述。这就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瞬间定格的画面延展为一个时间延续的过程。不过想象也应是合理的,得以画面中心人物的行为作为重点。确定中心人物在做什么?联想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是什么?按照这样的脉络把过程的枝叶添满。在这个过程塑造的空间里,学生的言语思维得以充分的实践,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说自己想说的话。
叙述某一件事,还需要写清时间,地点。时间的描述方式多样,不是单纯的类似“星期日的上午,天气很好”这几个字。而要想象出 这一天的天气状况,联系实际生活的景色,把图画上没有画出的,但可能出现的景物勾勒出来。可以边想象边写成,“这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难得的艳阳天,风儿轻轻吹着我们,云在蓝蓝的天上看着我们。”但这种想象来源于对生活的积累与提炼,所以平日里,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是写话的基础。
第四阶梯:描画生活
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话素材。任何想象都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生活是画,只不过是活动的画卷。写生活也是看图写话。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
例如,开展一次“画鼻子”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引导学生谈谈:哪些地方惹得你笑声不断?这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大家看到了,又是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就这样把学生们记忆犹新的动作用头脑的放大镜不断放大,清晰地展现出一幅细节的画面。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如跳绳、讲故事比赛、下课玩耍的场景,甚至值日生扫地、擦黑板等都可以形成影像资料,让学生透过影像去回忆当时的情景。生活的景象都是写话的绝好素材,利用好这些鲜活的素材,指导学生大胆写话。从几句到一段,甚至两三段,直至成篇,为以后的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所述的阶梯训练,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青《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吉林教育学院报(学科版)2011年第04期
[2]《名师课堂实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7—15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