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性的旅游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基于地域性的旅游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魏明瑞  

身份证号:370902197907133934

摘要:在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旅游建设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为了激发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活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建设成为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地域性旅游建设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旅游建筑地域性表达方式,借助多例旅游建筑方案,对其地域性表达设计进行全面的解析,提升旅游建筑与地方风景和文化的融合度,凸显出旅游景区设计的独特性以及传承性。

关键词:地域性;旅游建筑;方案设计;表达方式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更加注重文化精神享受,促使文旅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基于地域性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建筑,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但是,受技术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旅游建筑地域性特点逐渐减弱,设计风格雷同缺乏辨识度。因此,当代旅游建筑方案迫切需要融入地域性文化,将人文与自然完美交织在一起,打造美丽旅游建筑景观的同时促进文化传承,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旅游风景画卷。

一、全球化发展下旅游建筑发展趋势

旅游建筑具有双重属性,既能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地域性要求旅游建筑设计要融入当地的自然以及民俗环境中,设计风格以及建筑形态受两者的限制。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项目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并结合国家生态旅游口号,将旅游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融合,打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建筑项目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结合当前国内整体发展形势,旅游建筑设计造型同质化较为严重,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促使项目经济效益减弱[1]。受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影响,传统建筑形态大致相同,在设计中地域性特点逐渐减弱,难以突显出民族文化多样性特点。同时,在旅游建筑设计施工期间,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支出,在没有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下,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忽视整体造型布局设计,传统建筑符号使用比例失调,难以突显出旅游建筑项目造型美感,与旅游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不匹配,需要以地域性为设计基点,融入自然以及文化内涵,优化旅游建筑设计方案。

二、传统旅游建筑地域性表达

(一)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以环境为载体开展旅游建筑设计,实现将建筑与自然融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旅游建筑的造型设计受环境因素影响,设计人员要重视造型的协调性,积极利用周围的地域条件,提升项目的辨识度。例如,武夷山庄在造型设计期间,积极与周围自然景观环境呼应,通过地势优化旅游建筑布局,通过简单的坡顶设计结构,呈现出具有当地的乡土风貌的旅游建筑作品[2]

(二)融入传统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生长环境以及民俗文化不同,造就形态各异的建筑形态。民族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源,唯有将文化与旅游建筑设计融合,才能展现出当地的民俗风貌,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项目。例如,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就是典型的将建筑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作品,通过传统的建筑施工手段,将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涂料铺满建筑墙面,通过颜色表达出藏族传统文化,打造出具有视觉盛宴的建筑项目,不仅能够建设游客对藏族颜色文化的认识,还能营造出当地传统建筑空间感[3]。同时,西藏尼洋河游客中心建筑外形以藏族独有的石材为主,提升建筑立面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特有石材与颜色文化碰撞,既保留当地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建筑空间。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旅游建筑设计需要融合民族文化,需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平面布局、造型设计中有机融入文化内涵,突显出旅游建筑项目的多样性以及独具性,扭转传统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又能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三、地域性旅游建筑设计表达案例分析

(一)鲁北镇东湖景区的背景

    鲁北镇东湖景区地处内蒙古通辽市,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花草植被生长,据统计当地的树木花卉共占600多亩,湖泊1300多亩,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鲁北镇东湖景区旅游建筑开发时间较早,内部景观相对完整,主要分为草原观光区、涉猎区、休闲区、娱乐区等等,游客不仅可以参加篝火晚会,领略草原驾马飞驰的体验,还能品尝当地美酒,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圣地[4]

(二)东湖景区地域形态设计表现

    地理环境以及自然资源构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受其影响建筑形态各异。鲁北镇东湖景区旅游建筑设计期间,在保证整体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强调自然景观以及地域标志文化融合。由于北方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造就当地建筑形态主要以开敞式设计为主,减少暴露墙体,起到建筑保温御寒的作用。同时,鲁北镇东湖景区位于内蒙古,历史蒙古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建筑形态是具有特色的蒙古包,因此,在鲁北镇东湖景区旅游建筑设计期间,将蒙古包作为主要元素融合其中,既符合当地地势气候的要求,又展现出蒙古族民俗文化[5]

    以鲁北镇东湖景区住宿区建筑设计为例,项目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上层天窗,主要用来室内采光。天窗下为乌尼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天窗与围壁连接,能够抵御室外风沙,以圆形穹顶形态出现,形态结构符合力学原理。最下方为围壁,蒙古包建筑面积的大小受围壁控制,是蒙古包建筑的基础部分。鲁北镇东湖景区住宿区建筑以白色为主,檐口部位辅以蓝色花边,配备具有当地特色的符号,提升鲁北镇东湖景区住宿区建筑民族文化韵味。

(三)东湖景区内的建筑文化特征

    在鲁北镇东湖景区旅游建筑设计中,设计方案中不仅局限在蒙古族颜色文化以及符号文化应用,更在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内涵表达。蒙古族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已经形成鲜明的文化内容,地域性以及民族性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保留以及传承,深深影响当地建筑形态设计。蒙古族对传统礼制文化较为重视,建筑项目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划分为男人区、女人区、上首等不同功能空间,为了让游客能够进一步接触蒙古族文化内涵,在鲁北镇东湖景区旅游建筑设计期间进行空间功能改造,为了提升居住体验感,将其与现代宾馆功能性设计融合,传达出蒙古族礼制文化[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旅游建筑设计期间,以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为载体,突显出项目地域性特点,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既要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将周围自然景观资源有机整合,又要突显出当地民族文化内涵,积极应用传统建筑符号,呈现出具有极强地域性特点的旅游建筑作品。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改变传统同质化旅游建筑项目设计发展趋势,将建筑、自然、文化统一结合,设计造型特点鲜明的旅游建筑项目,以此吸引游客前往,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秀芹,张佳琪. 基于场景理论分析旅游城市建筑群的文化价值观[J]. 西部旅游,2022,(11):101-103.

[2]孙晓,张磊. 风景旅游建筑的特点及其设计的思考——评《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2020,50(12):218.

[3]肖鑫. 基于地域性文旅建筑的室外空间景观设计初探——以罗甸县玉石文化中心室外景观工程为例[J]. 江西建材,2020,(11):205-206.

[4]刘炫梓. 红色旅游建筑规划研究——评《旅游建筑与建筑旅游》[J]. 工业建筑,2020,50(09):187.

[5]张菁.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评《旅游规划与设计:创意农业》[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0):128.

[6]林章波,玉潘亮. 地域性设计手法在乡村旅游建筑中的运用——以广西南宁长塘镇骑行营地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