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TDP照射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行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DP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50%的硫酸镁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复方桐叶烧油治疗。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分级、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TDP照射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桐叶烧伤油;TDP照射;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通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或头臂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主要适用于需要输注化疗药物或高渗性药物的患者[1]。神经重症患者由于输液时间长且急性期常常需要静脉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性液体,PICC置管已广泛应用。PICC置管避免了反复穿刺及高渗性药物外渗对组织的损害,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然而,临床发现神经重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偏瘫等因素使PICC术后容易出现导管移位、机械性静脉炎(mechanical phlebitis,MP)、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其中MP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MP常发生于PICC术后3~7 d,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及导管走行区域出现皮肤紧绷感、烧灼样痛及红肿、硬结等,发生率可高达15%~23%[3]。MP不仅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可能并发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积极防治MP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TDP照射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行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①纳入标准:18周岁<年龄<80周岁;神志清楚, 能用语言表达;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在10 d以内;置管时一针穿刺,一次送管入上腔静脉;本人认可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加此研究。②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过敏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不正常者;Ⅳ级静脉炎伴穿刺点流脓者。③剔除标准:不服从试验安排者;研究期间出院或死亡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TDP照射治疗:TDP预热5min后,于患处照射15~20min,照射距离30~50cm,2次/d,共治疗5d,注意抬高患者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对照组患者使用50%的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热敷患处,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合理制定,每次大约1 h,6次/d,共观察10 d;观察组则采用复方桐叶烧油外敷,将复方桐叶烧伤油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敷贴于患处,用保鲜膜覆盖在纱布外,并用胶布固定,敷贴3次/d。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机械性静脉炎分级:机械性静脉炎诊断分级标准:0级:无临床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研究期间有1级及以上的机械性静脉炎,即视为发生机械性静脉炎。②疼痛程度:使用五指疼痛评分表在干预当天、干预第3天和第10天测量疼痛程度。量表使用0到5点来描述疼痛,拇指用5点表示,这意味着疼痛难忍;食指标明4分,代表疼痛剧烈;中指标明3分,代表中度疼痛;无名指标明3分,代表轻度疼痛;小拇指标明1点,表示轻微疼痛。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专科护士共同设计,包含时间安排、操作熟练程度、并发症处理、教育程度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赋值25分,总分为100分,≥90分非常满意,60分到89分为基本满意,得分<60分为不满意,由责任护士发放,患者现场填写并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比较[n(%)]
组别 | n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对照组 | 42 | 19(45.24) | 13(30.95) | 7(16.67) | 2(4.76) | 1(2.38) |
观察组 | 42 | 32(76.19) | 7(16.67) | 3(7.14) | 0(0.00) | 0(0.00) |
2 | 16.728 | 6.437 | 5.224 | 5.870 | 5.985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两组疼痛评分的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对照组 | 42 | 8.26±1.22 | 2.69±0.68 |
观察组 | 42 | 8.24±1.19 | 1.21±0.34 |
t | 0.263 | 6.831 | |
p | 0.377 | 0.000 |
2.3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 n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42 | 22 | 15 | 5 | 37(88.10) |
观察组 | 42 | 25 | 16 | 1 | 41(97.62) |
2 | 6.205 | ||||
p | 0.000 |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MP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硫酸镁湿敷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临床常用的防治措施之一[4]。近年来,中医药以安全、有效、经济等特色优势,在PICC术后MP的防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谢亚君等研究表明[5],消炎散外敷可降低神经重症患者PICC术后MP的发生率,且对MP的临床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患者置管静脉壁水肿有关。杨宁等研究证实[6],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运用艾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MP的发生率。杨雯等研究指出[7],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50% 硫酸镁湿热敷联用治疗新生儿 PICC 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症状,且安全性未受影响。
TDP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机制,采用电加热装置对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TDP辐射板进行加热,辐射板表面温度可达280℃以上,并产生2~25μm波长范围的电磁波,人体组织吸收电磁波能量,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增加血氧供应,组织细胞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促进组织和细胞修复,再生及水分与溶液的吸收,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散结,抗炎止痛作用[8]。复方桐叶烧伤油是在土家族民间烧烫伤药清润烧伤油的基础上研制的治疗I-II度烧烫伤的土家成药。复方桐叶烧伤油主要成分为桐叶和麻油。桐叶含有熊果酸、糖苷及多酚类物质,其中熊果酸具有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麻油具有润燥、解毒生肌、消肿止痛及抗菌、消炎的作用。研究表明[9]其在改善烧伤创面症状和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均有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证实了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TDP照射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TDP照射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基金项目:2022年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级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2-2-19)
参考文献
[1]李兰,温贤秀,苗泓丽,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23,49(06):429-432.
[2]谢亚君,许时来,郑冬梅,等.消炎散对神经重症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07):897-902.
[3]LACOSTENA-PEREZ M E,BUESA-ESCAR A M,GIL-ALOSA M,et al.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inser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J].Enfermeria Intensiva,2018,9(3):e30190250.
[4]韩智培.PICC置管后预防性应用硫酸镁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11):148-149.
[5]谢亚君,许时来,郑冬梅,等.消炎散对神经重症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07):897-902.
[6]杨宁,黄志建.艾灸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83.
[7]杨雯,幸黔鲁,谢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50%硫酸镁湿热敷联用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93-1795.
[8]黄培莲,龚海英,徐贞,等.TDP照射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6):5524-5525.
[9]李香兰,漆红梅,雷秀兰,等.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0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