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职工医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共60例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实施对比能得知,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质护理措施的运用,可提高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水平。结论: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环节,通过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加强优质护理,全面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可以对患儿的负面情绪起到改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所以,优质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优质护理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属于常见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讲,由于其年龄比较小,口服给药的难度较大,无法获取预期良好效果,通常转换成静脉输液方式。医院儿科疾病种类较多,和成年患者相比较来讲,儿童的心理更为脆弱,使得护理难度较大。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医疗体系越来越健全,人们针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较高要求,由于临床静脉输液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不但会对患儿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1]。故本次报告探讨患儿在临床静脉输液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各类安全隐患,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我院一段时间纳入的60例门诊输液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儿的比例为16:14,年龄在0.6岁到9岁之间,平均为(5.95±0.16)岁。研究组中男性和女性患儿比例是18:12,年龄在0.7岁到8岁之间,平均是(5.19±1.03)岁。通过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与其他资料(p>0.05),能够比较。
纳入标准:无静脉输液禁忌症;患儿家属同意参与到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静脉输液禁忌症;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1.2.1分析各项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的临床作业量特别大,再加上临床工作期间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下,没有落实有关护理措施,进而引起纠纷。
(2)患者自身因素。一些患儿的年龄较小,在临床静脉输液期间,其配合度比较低,故在注射过程当中,特别容易发生哭闹,此时若天气较为炎热,皮肤出汗会降低胶布的黏性,使得针头快速的滑脱,增加穿刺次数,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患儿家属因为担心孩子,会表现出过度焦虑与紧张,无法理解相关护理措施,也会对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
(3)医院自身因素。一些医生没有认真遵守相关要求,构建患儿档案,或者没有书写患儿病历,没有掌握各项药物实际用量与禁忌,护理人员没有严格审核医嘱,容易引发药物过量和用法错误等现象,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1.2.2具体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状况实施密切观察,仔细核对各项信息,提升临床接诊与巡查质量。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1)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对患儿的真实病情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科室的特点,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完善,遵守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之前,要进行清洁与消毒,遵守无菌操作的工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2)按时进行培训。由于临床输液的药物种类比较多,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有关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明确各项药物的具体注意问题,了解各项新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针对儿科护理人员要按时开展培训,提升护理效果。(3)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具体对象是患儿家属,在实际输液之前,需为患儿家属介绍临床用药的主要目的,提醒具体的注意问题,若家属表现出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要立即疏导。同时,叮嘱家长不能随意调整静脉滴注的速度,避免发生严重后果[3]。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之中,需为家长全面讲解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加强防护,防止药物受污染。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展开评价,最终的评分越高,表明患儿的实际生活质量越高。
(2)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包含血液外溢、皮下淤血与针头的脱落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实施对比能得知,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一。
表一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 例数 | 躯体功能 | 心理功能 | 社会功能 |
研究组 | 30 | 82.34±4.18 | 83.64±4.17 | 80.65±3.49 |
对照组 | 30 | 72.18±4.17 | 70.18±3.25 | 68.14±4.18 |
t | 10.6354 | 14.5369 | 12.6987 | |
p | <0.05 | <0.05 | <0.05 |
2.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二。
表二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 例数 | 血液外溢 | 皮下淤血 | 针头脱落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0 | 0(0.00) | 1(3.33) | 0(0.00) | 1(3.33) |
对照组 | 30 | 2(6.67) | 2(6.67) | 2(6.67) | 6(20.00) |
X2 | 11.3657 | ||||
P | <0.05 |
3讨论
在临床中影响医院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例如患儿自身的身体状况、穿刺技术和药物使用等等,均会影响到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为更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安全性,保证其他相关操作可以顺利的进行,要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妥善安排各项护理工作。例如,在输液期间,需适当加大巡视力度,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在临床操作环节,还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发生感染。针对护理人员还要进行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优质护理方案获得良好的落实[4]。
在为患儿静脉注射之前,要提前对注射区的皮肤实施消毒,加强无菌操作,并且还要提醒患儿家属各项注意问题,科学调整静脉输液的速度。护理人员要了解患儿以往是否具有过敏史,如果其对青霉素过敏,要提前进行皮试。通过加强优质护理,可以保证静脉穿刺可以安全进行,由于小儿门诊静脉穿刺具备侵入性,患儿的接受程度比较低,故在静脉输液前后,还要做好心理层面的疏导工作,提高其舒适度[5]。护理人员还要采取抚摸等一系列肢体语言,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尽可能多赞扬,同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患儿家长还要开展健康宣教,引导其耐心观察患儿的病情,帮助其保持舒适体位。
综上,通过对小儿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各项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全面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周明茹,王爱国.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2):182-183.
[2]李丽萍,张晓静,李云.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121+131.
[3]于立荣.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7):89.
[4]余雅兰.优质护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大厅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6):158+160.
[5]姜燕.预见性护理应用在小儿门诊输液渗漏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22-223.
作者简介:龙丹(1991.10-),女,布依族,大专学历,护师, 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