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头脑风暴的创新工具—逻辑创新思维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无须头脑风暴的创新工具—逻辑创新思维法

荆象源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14)

【摘要】逻辑创新思维法通过全新且系统化的框架,将过程与结果分离,富有启发性地将创意的过程转化为一项任务。把创新定义为搜索,通过一套LCT方法(包括3个一级方法,12个二级方法,95个三级方法)解构创意过程,让创新可复制,使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创新探索者。

【关键词】创新;LCT方法;书评

2007年,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科学技术部联合有关部委组织实施创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协会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所有公司都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而创新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创意,但大家通常认为只有那些天生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有能力产生创意。丁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斯米尔商学院教授,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博士)的著作《逻辑创新思维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一版)证明了任何人只要采用特定的逻辑过程,都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创意成果。

逻辑创新思维(Logical Creative Thinking,LCT)视创新为搜索过程而不是创造过程,视创新者为勘探家而不是发明家;它通过一套自有的逻辑性的搜索方法来帮助使用者发现新的、不显而易见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将创新视为搜索过程,对个人如何进行创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先,这传达了一个观点,即每个在未来会被“发明”的创新在理论上早已存在(即具备理论可行性),只不过尚未被人发现而已;其次,这意味着创新的任务是采用高效、基于逻辑的搜索方法,在这个巨大的理论空间里找到有价值的方案;最后,这意味着创新的不确定性不在于能否创造出什么,而在于能否在其他人之前找到那些已经存在且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是一个逻辑过程,而不是非结构化、不可复制的过程。

通过搜索来进行创新的人不应被视为发明家,而应被视为勘探家,这将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并学习如何改进这个过程。首先,与创新者的传统定义不同,在新定义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其次,新定义还意味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来提升。

LCT方法是LCT应用的核心。任何方法论都包含两个关键要素:概念框架及其支撑逻辑;采用的搜索程序(算法)。LCT方法包含三个一级方法,每个一级方法包含若干个二级方法,而每个二级方法又包含若干个三级方法。一级方法基于自然科学学科创新的基本原理,分别是内生法,替代法,组合法。内生法基于两种无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分解与合成。它同时也基于有机化学/生物反应,其中生物单体(氨基酸、核苷酸)形成聚合物(蛋白质、DNA、RNA)。替代法是基于单次替换的无机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学中的点基因突变。组合法是基于合成和双重置换的无机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学中的染色体重组 。二级方法是隶属于某个一级方法领域中的更具体的搜索算法,二级方法可直接用于按照某个搜索协议进行的搜索过程。丁敏的著作中详细讨论了12种二级方法。通常情况下,每个二级方法都有多个具体的搜索方向(搜索变量)。这些搜索方向是针对某个二级方法更具体的搜索算法,可以看成是隶属于这个二级方法的广义上的三级方法。丁敏将这些搜索方向和创新目标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加具体的针对某个目标的三级方法。三级方法是在用二组方法搜索一个特定目标时的补充,更加聚焦,从更可能找到满足特定目标的地方去搜索。

为了帮助读者掌握和应用这些方法,本书介绍了来自众多领域的创新实例,并阐述了这些创新是如何通过LCT方法来进行解释和实现。书中还提供练习题和lct.institute网站上的补充材料,供读者练习如何应用这些LCT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创新问题。

与试错法相比,LCT方法并不鼓励试错,除非有合理的逻辑指导要这么做;与头脑风暴法相比,LCT方法采取了与之相反(即更系统化、基于逻辑)的途径来进行创新。TRIZ几乎完全是工程创新而量身设计的,因而受限于工程创新专利的规则。水平(横向)思考法和系统创新思维法(SIT)都包含各自的一套小型思维工具集,它们与LCT方法在思想传承上有一定的类似性。这些创新工具(包括LCT方法)并不相斥,而是互有重合之处。除了工具和所属流派之间的差异,LCT方法与传统创新思维工具的不同之处还在于,LCT方法的开发和设计主要基于第一原理,而不是归纳法,LCT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学科创新的基本逻辑出发的。然而,随着创新这门科学学科在理论方面的发展,LCT方法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在未来不断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加里•谢尔.有缺陷的工具:运用集体研究方法来产生顾客创新的有效性.产品创意管理期刊,2012,29(3):473-88

[2]赵敏,胡珏.创新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3]檀润华,孙建广.破坏性创新技术事前产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