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五幼儿园
[摘要]课程审议是园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更加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幼儿的生活为课程源泉,以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提升了园本课程的生命力和延展性,有效支持了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视角 课程审议 园本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内涵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1]幼儿园课程审议特指以幼儿园课程开发为目的的课程审议。[2]
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动态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课程审议的方式来进行课程决策、课程的建构以及课程的评价。
二、课程审议实践中的误区
课程审议在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为了审议而审议。对课程审议的内涵理解不清,课程审议的流程、内容僵化。二是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审议前虽有幼儿兴趣调查,但流于形式。三是教师的课程创生和建构的能力薄弱。未能对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
基于以上问题,我园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审议开展了实践研究,确立了“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模式。
三、“儿童视角”课程审议的实施策略
课程审议是否有效要看有没有催生出一系列有效的、能解决问题的策略。[3]儿童的有效发展是检验课程审议有效性的最终标准,我们需要通过课程审议催生出能有效支持幼儿成长的策略。
(一)改变课程实施模式,给课程留白
为了让“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成为可能,我们将课程实施模式进行调整,调整为多元的内容、班本的进度,给教师和幼儿开展课程留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和幼儿共同决定开展哪些活动,什么时候开展,如何开展等等。
(二)基于活动现场的儿童观察研究
课程审议是课程主体在各自的立场上不断对话、协商、探究和决策,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作为课程审议的主体之一的幼儿也有其观察和体验世界的视角。儿童作为自己世界里的主体,能构建其所在世界的意义,并表达自己的感知和体验。[4]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真正需求往往隐藏于潜意识中,可能通过语言、作品、动作、神态等呈现出来。要想保障幼儿课程审议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能“听”懂幼儿的各种表达。需要对儿童进行持续观察、倾听,从幼儿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获取信息,并准确解读。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敏感度,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调整了幼儿园的活动时间。所有的教研、学习活动均安排在周四和周五,这样保证每周一至周三,教师能够全身心地与幼儿一起生活。其次,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活动现场的儿童观察研究。儿童视频研讨、班级个别化学习活动观摩、小组活动观摩,以现场捕捉的案例以及教师日常拍摄活动案例为研究素材,分析幼儿状态和对话,寻找价值点,以及课程的生发点等。
(三)三级审议制度,保障课程审议及课程实效
从组织机构和审议形式方面制定了三级审议制度,以保障课程审议的有效性,以及课程实施的成效。“儿童视角”课程审议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审议模式,由班级—年级组—园级三级审议组成。各级审议分别由班级教师、年级组长、园长负责组织。
1.班级审议——把握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作用的对象,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多长时间,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课程应从班级而来。
1)教师与幼儿
虞永平教授提到,在注重课程生成性和课程灵活应变性的今天,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审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5]为了能够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审议,教师通过对话和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事物,在内容的选择、资源的搜集、活动形式方面与幼儿进行商讨。
2)教师班组
课程开展初期班级教师以幼儿对话实录、日常儿童活动视频为研究素材,分析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初步的线索,分析课程资源,讨论推进策略、环境与材料支持等。课程实施过程通过班级微教研不断思考支持的适宜性。后期借助儿童海报回顾、反思、评估课程实施效果,书写课程故事,审议课程开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幼儿整体发展的评估等。
3)教师与家长
家长是幼儿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课程审议的主体之一。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约谈、日常沟通、调查问卷等方式,与家长对话,多角度了解幼儿发展状况和兴趣、需要,拓展课程资源和课程的广度,了解家长对课程的评价等。
2.年级组审议——建立儿童立场,支持深度学习
1)儿童研究
通过典型儿童活动视频和对话实录研究,对其中价值点进行澄清、推敲、讨论,重塑儿童观。
2)问题研究
针对同一年级的各班级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进行审议,比如班级审议该审什么、如何审,课程资源网的建立,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等。
3.园级审议——课程有效性评估
园级审议每学期进行1-2次,研究园所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园本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的适宜性,课程资源的统合,课程评价等。
四、“儿童视角”课程审议的价值和意义
(一)“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保障了儿童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施瓦布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课程”的中心。[6]“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重视儿童和教师共构课程的价值,儿童可以自由表达想法,自主学习,在思辨中建构理论。教师对幼儿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开展符合当下的适宜的课程。
(二)“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提高了园本课程的生命力
“儿童视角”课程审议是自下而上的审议模式,珍视日常生活和游戏的价值。课程的内容真正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源于幼儿和教师的发现,真正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成长。
(三)“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增进了师幼关系
儿童主体地位的提升,让教师关注幼儿的意识增强,离儿童世界越来越近,越来越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从权威指导走向对话合作,更加平等、融洽。
(四)“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中,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有极大的自主权,这给深度学习提供了土壤。因为是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克服困难、形成策略、解决问题。在小组中,学习与同伴合作,运用已有经验去创造新的事物,在分享中建构自己的逻辑体系。
(五)“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将班级审议作为课程来源和首个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与幼儿对话,提升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能力,以真正掌握幼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审议基于问题现场开展,这需要教师在日常中积累经验,查阅资料,不断反思,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有了转变,专业自信有了很大提升。
“儿童视角”的课程审议并非单纯地儿童取向,而是将儿童取向、社会文化取向和知识取向有机地融合,我们需要以儿童发展为根本立场,人类知识为媒介,社会文化的适应和构建为预期结果。[7]通过课程审议,不断提升园本课程的适宜性,从而保证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
[2][3][5]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7、89、94.
[4]黄进.谈谈课程中儿童的视角[J].幼儿教育,2020(6):4-7.
[6]张华.“实践的课程范式”及其应用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8,(5):26.
[7]刘楷丹,叶平枝.和合之境: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刊,202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