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 邮编65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的呼吸训练方法与效果。通过对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发现呼吸训练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包括介绍哮喘的定义与临床特点,探讨呼吸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呼吸训练对哮喘病人肺康复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哮喘病人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此外,呼吸训练还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疾病的控制感和自信心。因此,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应被纳入关键的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呼吸训练;
引言: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康复护理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呼吸训练作为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和效果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就呼吸训练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哮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49.35±4.68)岁;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9.12±4.6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基本护理,包括常规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安抚等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巡视,以及实施饮食管理。
观察组:为患者提供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内容如下:
1. 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坐位或半坐卧位,将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然后缓慢呼出,放松膈肌。每次训练时长达到5秒,屏气1秒,呼气5秒。每天进行两次训练,每次训练15分钟。
2. 呼吸肌训练:使用呼吸器测量患者最大吸气压,并将训练阻力设置为20%。患者平卧位时,抬起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呼吸平稳时,佩戴鼻夹,并由家属握好呼吸训练器。患者正常呼气后,用嘴对准吸气管,快速吸气6秒左右,缓慢呼气,并重复上述操作。每周进行4天训练,每天3组,每组进行20次训练。
3. 缩唇训练:先通过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巴呼气,并且呼气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律进行,时间比例为1:3。尽量将全部气体呼出。每天进行约25次训练。
4.膈肌呼吸锻炼法: 吹气球法应用较多,选择大小合适的气球,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对气球进行缓慢吹气,吹气时腹部肌肉收缩,过程中不得换气,吹气毕尽量维持气球在充气状态至最长时间。吹气时可将一手放置于患者腹部,给予适当压力,可促进膈肌运动 。此方法亦适用于无法掌握缩唇腹式呼吸法的患者,开始每天2次,每次 5 min 左右,熟练后可酌情增加至 10-15 min/ 次。亦可用吹乒乓球、吹蜡烛等方式代替。
5.Buteyko 呼吸法:该法由呼吸治疗师 Konstantin 所创,此方法通过增加屏气时长或延长吸气时间降低呼吸频率与深度,并通过训练逐步控制通气量、减少肺过度通气。方法 :取坐位,经鼻腔正常呼气后用手或鼻夹捏住鼻孔,憋气直至无法耐受时松开,而后经鼻缓慢吸气。整个过程患者需紧闭嘴唇,心里数数控制呼吸时间。已有研究证实,此法可有效提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 用力肺活量(FEV1/ FVC),同时辅以适当运动训练可调节机体二氧化碳水平,但治疗效果可能因依从性存在个体差异 。
6.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改善呼吸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进行运动训练 。关于运动训练作用于哮喘的机制仍较匮乏,但多数观点认为运动可降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受体表达,并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对于变应原导致的炎性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开展规律的运动训练,有助于减少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7. 出院前,为患者制定上肢、下肢和呼吸锻炼计划,包括有氧康复训练。每天进行半小时的太极拳或散步。出院后需要进行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监督患者完成为期12周的训练计划,并嘱咐患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复诊,同时做好饮食管理。
在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情绪低落或不稳定时,进行心理疏导与鼓励,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和配合度,从而提高满意度,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包含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健康状况,采取SF-36评估量表,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探讨并统计患者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分组 | 例数 | 社会功能 | 躯体疼痛 | 健康状况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44 | 36.59±9.58 | 53.27±11.88 | 41.58±10.13 | 59.48±12.65 | 33.49±6.42 | 40.57±8.46 |
观察组 | 44 | 36.24±9.56 | 79.86±12.35 | 41.69±10.16 | 79.83±13.47 | 33.26±6.35 | 76.34±8.97 |
t | 0.172 | 10.293 | 0.051 | 7.305 | 0.169 | 19.243 | |
p | 0.432 | 0.000 | 0.480 | 0.000 | 0.433 | 0.000 |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比较[n(%)]
分组 | 例数 | 十分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对照组 | 44 | 25(56.81) | 6(13.63) | 13(29.54) | 31(70.45) |
观察组 | 44 | 39(88.63) | 4(9.09) | 1(2.27) | 43(97.72) |
12.231 | |||||
P | 0.000 |
3 讨论
哮喘病为临床呼吸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过敏体质和外界环境,诱发因素包含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都可引发哮喘发作,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对日常生活与质量造成威胁和干扰,导致患者情绪低下,失去治疗自信心;故而本文选择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干预到哮喘病患者中。
常规护理具有合理性,但整体效果不理想,还需提升;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可补充不足之处,达到护理目的。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不同呼吸训练方式,从各方面改善患者呼吸道情况和呼吸功能,缓解其临床表现。本次研究则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症状,缓解不适感,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证实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哮喘病为临床呼吸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过敏体质和外界环境,诱发因素包含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都可引发哮喘发作,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对日常生活与质量造成威胁和干扰,导致患者情绪低下,失去治疗自信心;故而本文选择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干预到哮喘病患者中。
常规护理具有合理性,但整体效果不理想,还需提升;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可补充不足之处,达到护理目的。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不同呼吸训练方式,从各方面改善患者呼吸道情况和呼吸功能,缓解其临床表现。本次研究则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症状,缓解不适感,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证实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结语:通过对呼吸训练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呼吸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呼吸训练还能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感,有助于疾病的长期控制与预防。因此,在哮喘病人的肺康复护理中,呼吸训练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紧接着要指出,虽然呼吸训练在哮喘病人肺康复护理中有显著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因此,在具体实施呼吸训练时,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设计和操作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党军书.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2021(6):229.
[2]张祎云.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8):155.
[3]王静,李慧,李玲.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