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锡林郭勒盟 026200
摘要:在新经济的常态下,特种设备在企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尽管使用特种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安全隐患,其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需要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然而,由于我国特种设备应用相对较晚,管理经验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对此,深入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预防安全事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后续就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展开详细探究,希望为我国相关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法治化
引言
由于我国正处于机电转型的重要阶段,特种机电设备的研发和维修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有效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推动各领域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经过实际调查发现,特种机电设备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要在现有基础上,构建更加全面的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优化特种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平台功能,确保特种机电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国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但安全专项检查机制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监管体系也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类型的特种机电设备。电梯、起重机电设备、工厂机动车辆等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不完善,导致存在于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严重影响特种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1.2 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标准化不足
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是保障特种设备日常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而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特种设备的日常保养,在检验和保养中,尽可能提前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及时解决避免故障及安全事故发生。特种设备检验工作并非简单易操作的,其过程中需要注重操作安全,应该以专业的检验素养和技术水平为基础,通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实践经验来避免人员伤亡,同时危险源的管控也需要加强。特种设备检验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理和使用不当;二是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引起;三是自检和维保工作不到位或缺失;四是特种设备在制造、维修检修及安装拆卸、运输过程中的不正当操作产生质量安全缺陷,从而导致特种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五是特种设备检测缺乏有效管理,特种设备在检验时存在技术文件、资料、检验历史记录等缺失情况时有发生。
2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策略
2.1 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各地方职能部门要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强化监管能力,逐步完善特种设备相关监管机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各地职能部门要组织做好特种设备管理一体化工作,全面了解特种设备所在监管区域动态,确保不漏一台特种设备[1]。特种设备必须有使用登记证;注重地方资质备案管理,有效防止资质互借现象的发生,避免特种设备管理中出现不能问责的问题;重点做好资质续期审查管理工作,防止有资质的单位从事接人、挂证等欺诈行为;重视单位的管理和维护,积极落实特种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机制;严格检查是否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对不及时或逾期的行为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此类行为,迅速启动封锁程序;严格审查非型式试验报告和合格产品。同时,构建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部门互相协同的机制。广泛宣传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等,并且对特种设备部门的责任进行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需要相关安全部门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如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以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这里,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严抓严管;检验机构应该积极强化自身检验水平与质量;维护保养单位应该积极践行自身职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并强化自身安全意识。只有互相协调机制的积极履行,才可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2.2 落实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结合机制
(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类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是两个平行机制,更不是相互分离机制。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结合,形成常态化的运行机制。(2)风险分级控制是危害调查和治理的基础。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分类、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分级控制。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结果绘制红、橙、黄、蓝四种颜色的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确定风险分类和控制清单,其中风险控制措施是隐患的内容和清单,从源头上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3)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分类管控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通过进行危害调查和治理,从管理体系、技术和应急响应等方面识别风险控制措施的失败、缺陷或不足,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予以整改[2]
。同时,分析和验证各类风险辨识、评估的全面与准确性,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补充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现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3 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74号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已经自2023年5月5日起施行,他强化了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行为,要求建立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长效管理机制。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根据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数量、用途、使用环境等情况配备合适的安全总监和足够数量的安全员,并逐台明确负责的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日管控具体工作的情况落实,协助安全总监负责周排查、月调度具体工作的情况落实。
2.3 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工作
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标准来进行,对于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地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强化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的特种设备环境控制,能够避免一部分危险发生。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完成后,要将此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目的是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数据和经验,并通过该项目的评估落实奖惩及责任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工作人员要展开通力合作,将各个细节进行分解研究,并在各个环节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强化风险防范。
2.4 科学应用信息化平台
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包括管理端和移动端。管理端具有动态监测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推送隐患排查任务、跟踪监督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评估机制运行有效性、异常状态自动预警、奖惩考核等功能;移动终端具有任务识别和预警信息接收、现场危险源识别实时上报、危险源管理全程跟踪等功能。通过信息平台管理端下达隐患排查任务,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排查周期等,岗位职责通过移动端接收隐患排查任务并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通过扫描二维码、拍照或人员定位等方式报告现场发现的隐患,完成隐患治理的全过程管理。管理端从移动端接收隐患排查任务完成情况和隐患整改闭环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统计分析、积分考核。它自动提醒异常状态,并向移动端发送警告信息。通过数字化建设的智能化巡检,构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系统,与公司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压实各级岗位责任,实现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最后一公里”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74号)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和更新,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当前安全生产的关键。随着特种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安全管理相对缺乏,往往会导致一些轻微的安全事故;对此,特种设备用户应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规定办事,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设备安全隐患进行控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田家鹏,田家翔.浅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16):45-46.
[2] 苏占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