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西大附中星辰学校 401121
摘要:设计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设计制作的相关理论及要素,然后结合本人教学课例,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设计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设计制作;实践能力
一、引言
设计制作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所规定的四大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它是对当前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所做出的教育回应,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具有特定的内涵、价值和实施框架。
所谓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除去教材中的活动主题,我们在自由选择“设计制作”活动内容时,要考虑两个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其次是教师的特长。
二、设计制作的要素分析
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如果课时比较充裕,那么每个要素尽量在课堂上都涉及到;如果课时有限或者在一堂展示课、比赛课中,就要根据活动主题有侧重地选择活动要素。“创意设计”、“动手操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这三个要素是课堂上必须选择实施的。“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这个要素可以视情况而定,如果这堂课中的活动材料是关乎到创意设计的,就需要课堂上现场选择。如果活动工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或是工具用起来比较困难、有危险性,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并练习使用。“反思与改进”这一活动要素必不可少。这个活动要素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还达成了“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下面以本人教学实际为例,就如何在“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试作阐述。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设计活动主题,突出综合能力实践
活动主题的选择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兴趣。以本人所开展的的《校园之美》单元课程为例。本课程是以 STEAM 理念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是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及学科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描述中对于“设计·应用”艺术实践的相关要求,在了解教学实施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与学习兴趣之后,聚焦于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确定的课程主题,并将其分解为“我们的校园”“我是校园美化师”“校园之美展示会”三个小主题。
第一,我们的校园。在这个阶段,学生关注校园的建筑与植物,发现校园之美、欣赏校园之美,结合植物学与地理学知识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写出描述理想校园的小短文并提出对于校园环境美化与改善的想法和思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美好的现实生活,进行头脑风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我是校园美化师。在这个阶段,首先,学生依据理想中的校园,学习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设计制作校园风景拼贴画。其次,学习掌握相关景观设计知识,在小组讨论和探究中构思、设计并绘制学校大门星辰景观大道平面示意图。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最后,在景观大道平面图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景观模型,感受设计制作的成就感和实践创新的魅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精神。第三,校园之美展示会。在这个阶段,学生结合已掌握的设计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制作展示会海报,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展示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景观模型作品,阐述设计理念,共同交流设计制作拼贴画、绘制平面图与制作模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彼此的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评价。在展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过程的不足之处,为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明确活动目标,培养核心素养
设计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营造氛围、激励引导、教给方法等措施,让学生快速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点”,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增加主动参与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比如《趣味空气炮》一课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礼花炮开课,通过让学生尝试开礼花炮,引发学生对于现象的思考,接下来教师又引导学生开矿泉水瓶、用气球推动小风车、纸盒炮击易拉罐的多个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获取空气炮的原理。最后又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空气炮的应用,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制作简易的空气炮应用于生活,将理论用于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再比如《校园之美》活动案例。通过学生在活动中整体表现来看,他们通过探索项目、践行项目、展示与评价三个阶段的学习,发展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学会了团队协作,提升了环保意识,体验了设计的魅力,关注周围的环境,更热爱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头脑风暴中提出美化校园环境的方案,学会利用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设计拼贴画与展示会海报,利用环境设计知识绘制景观平面图,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表达展示自己的创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高,能顺利完成多项任务,从作品的设计制作来看,学习效果较好,能达到单元课程预设的基本目标。
(三)完善评价体系,引领深度学习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设计制作类活动往往耗时较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想随时了解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监测与调控学生的活动过程,反馈与指导改进活动,都离不开评价。评价应持续存在于整个活动中,主要分为成果展示和活动反思两个部分。
一是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是项目成果设计者与制作者,对成果进行展示,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的肯定。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首先,应给予所有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学习心得;其次,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应有展示的机会,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展示的作品;再次,选取学生喜爱的展示汇报形式来进行,如开设展览、举办茶话会、利用公众号线上展示等等;最后,创设交流情境,烘托交流氛围,鼓励学生不仅相互间进行讨论交流与评价,还要与教师、父母等对象阐释自己的设计思想,听取他们的建议。成果交流与展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回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综合能力,互相学习,更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二是项目评价与反思。在项目式学习结束后,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价与反思。对于学生的成果评价来说,教师应遵循多元评价原则,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可链接性,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方位的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于整个项目的评价与反思来说,教师应在项目式学习结束后及时开展,结合学生对项目活动的评价,对此次项目的学习效果和内容设置进行定性评价,反思是否在项目设置上、项目进行中、成果展示时有不足之处,反思项目是否符合 设计与制作理念,对项目及时进行补充、修正与调整。每—次有效的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够帮助下一次实践活动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振宇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时代建构——考察探究与设计制作[M]. 河北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0:166.
[2] 刘月霞 .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