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3

对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几点思考

周晓珊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食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分析,对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农残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以期对有关部门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食品检验;应用策略

引言

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需求和挑战。只有不断地改善,才能积极地适应新的变化,提高行业的科技水平,推动行业的发展。在现代化的食品检验中,检验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水平。

1食品检测产生的作用

世卫将食物健康与安全视为重要的预防与控制议题。不符合标准的食物中含有的致癌或毒性成分,可经市场流通而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中国历来对食物的健康问题非常关注,但就是这样,还是有大量的食物质量问题,如三聚氰胺,食用色素,猪肉精等。从粮食原料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潜在的风险。所以,及时、普及的检验已经成为了加强食物品质的支撑,可以保证人民的健康。

2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部分企业不惜铤而走险,采取违法行为,以求在市场中立足,这样会给粮食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在我国,随着我国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粮食的安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快速有效的检验方法,以保证食品的品质。在当今的食品检测中,开展多残留检测是非常必要的。(1)推动社会进步。当前,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立一种新型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对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物质,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把农残监测技术运用到谷物品质检验中,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3)提高食品检测质量,保证食品品质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等区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利用农残分析方法来测试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唯有这样,食物的品质,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才能放心食用。

3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产品的生产与品质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农药残留。农民为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通常采用化学药剂对其进行灭虫,以防止其受到害虫的危害,但是由于该工艺中所用的农药不合理等原因,致使其在食品中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对其进行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产品中的农残监测备受关注,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并不断完善农残监测,使得农残监测技术得以充分利用。

4食品农药污染的现状

很多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在进行农药喷施时,往往存在着农药用量超标的问题,这对农产品的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含农药残留的食物,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伤害,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要全面推行农药残留的监测技术,以达到净化食物的目的,体现出食物检验的重要作用。

5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类型

5.1生物传感技术

近年来,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和生物工程等一系列新兴的生物工程和生物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物传感器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备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当测试结束后,传感器会将相关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字化传输,从而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该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食品中活性物质,是一种实用的检测手段。农药残留分析是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灵敏度,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利用生物化学传感技术对食品中的农残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与样本的比较来准确地解析有毒物质,从而实现对食品质量的定量与定性评估。利用生物传感器对食物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改善分析的准确性。

5.2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一种微型生化检测方法,它基于分子之间特定的相互作用,将生命学科中非连续性的研究流程融入到微型生化分析体系“玻璃芯片”或“硅片”上,然后再对基因,蛋白质,细胞等进行检测。这个程序是准确和快速的。利用生物芯片检测食物品质的核心是“微量点样”及“光导”,该步骤能使不同种类的物质在相应介质中被最大程度地固定,从而构成相对稠密的分子代码,当待测样本时,该序列可与已被固定的分子代码进行混种,再由激光共聚焦扫描器将混合后的分子进行扫描,得到相应的数据。该方法能够对致病菌的相关数据进行合理解析,并具有量化特征。利用该方法,能对食物中的残留进行精确的检测,进而判定被试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对保证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5.3酶联免疫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生物酶为基础,以生物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固相免疫分析方法。它以其较低的成本,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该方法能较好地分析食品中的农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人类身体的健康。并通过与其它相关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下一步的工作及提升试验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4 PCR技术

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因其快速、简便、灵敏等优点,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工作机理可分成三个步骤:高温转化性、低温急冷和温和扩温3个步骤。该方法首先通过95°C对双链进行变性,得到两条单链模板,然后将所制备的两条单链DNA通过37-55摄氏度的低温聚合得到两条双链DNA。

5.5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新型色谱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新型色谱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化方法。然而,该方法在实际运用时,要运用多种检测设备,在工作中也要严格遵循规范的程序,因此,采用该方法测定农药残留量,要求有高科技的检验人员来完成,从而使HPLC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5.6免疫分析法

利用免疫法对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可以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并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使用时,可选用适当的测试手段对复合物中的标识物进行检查,从而实现对待测对象的定量测定,并使其获得更高的准确度。

6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点

6.1做好样品准备

①在对食物样本进行取样时,要保证取样方式的科学与典型。针对不同种类的食物,选用适当的取样方式,如切割、粉碎、搅拌等,以保证样本中的农残均为均一。②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其中的各种杂质及干扰物质,从而提高对农残的精确、有效的萃取。试样前处理包括提取、净化和浓缩三个环节。③萃取是指将被测样本中残留的杀虫剂转化为有机溶剂的工艺。筛选出适宜的萃取方式,能有效地增加样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灵敏度。目前主要采用的萃取技术有固相萃取(SPE)、液相萃取(LLE)和超声萃取(SPE)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各种杀虫剂的特点及样本的复杂情况,选用适当的萃取技术。④采样及加工后应注意贮存,避免残留农药的腐坏或退化。一般要求样品在冷藏、避光条件下,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样品,选用适当的温度及时间。⑤在萃取时加入内标物,对萃取效率及检测精度进行评价。采用加入内标剂的方法,对萃取过程进行评价,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6.2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①HPLC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定水溶性及脂溶性杀虫剂的HPLC技术。②GC法用于测定易挥发、耐高温的杀虫剂。③LC-MS/MS,GC-MS/MS是一种集质谱与色谱为一体的高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④采用ELISA等免疫学技术,对农残进行快速筛选与定量。⑤功能基团测定:利用功能基团对农药残留进行特异性识别和识别。因此,在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时,应充分利用其理化特性(如极性、挥发性、热稳定性等),筛选出适宜的测定方法。由于各种食物样本基体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样本前处理及测定手段对基体的影响;依据我国农药残留监测规范的规定,选用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度的检测技术;保证实验室具备相关的检测设备,具备相关的技术支撑及工作经历。

6.3合理的标准物质和质控

①测定样品的含量及纯度确定,为制定测定方法的校正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及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在测定农残时,既可以采用一种标样,也可以采用多种标样来测定。②为保证测定的准确度,选用高纯对照品。参考材料必须从有信誉的供货商获得,并且要有严密的品质监控。③在农残检测过程中,参照品的构建是测定农残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一组不同浓度的标样进行测定,得到了相应的测定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被测试样本进行了检测,得到了相应的标准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④质量控制样本:指对检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对检测结果进行可信度评价。质控样本必须具备与被测定物相似的特征,其中包含基体的复杂性以及农残的含量。⑤可以依据质量控制对象和质量控制指标,对质量控制进行分级控制。应指出,质量控制水平的选取应结合试验目的、管制要求及经费制约因素。

6.4检测限和容忍量

农残限量与容限量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限量和允许限量,对超标的农残进行监测,从而达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①探测极限。检出限值是在一定的测定方法及设备下,可以准确测定的农残的下限。目前,对探测极限的描述主要是由信号噪声之比(S/N)或标准差(SD)来表达。检出限度越小,就越能准确地测定杀虫剂的残留量。②容许量。容许含量是食物中杀虫剂残留量的上限。在我国,由于食品的种类、人群的暴露水平和农药的毒性,国内外各有各的限制标准。耐受能力体现了对人体的防护作用,超出耐受限度即为违规。③管理规范与导则。世界各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均对其农药残留量进行了规范,并对其限量进行了限定。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并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保证食物的安全性。④危险性评价。因此,在制定可耐受剂量时,要综合分析慢性毒性、急性毒性和成人、儿童、孕妇等多种群体的健康危害。并将其与人体最大容许剂量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价食物中的农残危害。

6.5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

在资料的加工与评价中,应严格按照科学、严密的原理进行,以保证资料的质量与精度。同时,通过与有关法律、规范的对比,判定产品的合格与否,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质控和评价,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①数据处理前必须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是否存在遗漏,如发生了异常,应作相应的修改或剔除。②在色谱法中,一般用峰面积来描述农药的残留量。用峰高、峰值宽度计算出相应的峰面积,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农药含量。③对照监测后的农残含量,对照相关管理规范及容许容量,判定产品合格与否。当农残超标时,要进行进一步检测、溯源或回收处理。④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使研究成果更为完整、精确。在评价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对经过加工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以报表的格式进行分析。请务必提供样品资料,测试方法,分析结果,以及结果与推荐意见;论文写作应当遵循相关规范与规定,保证研究成果易读易读。

6.6新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高通量检测和基因测序等新方法被广泛用于农产品中,为农产品的快速、准确检测奠定了基础。①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液质联用(LC-MS/MS)、气质-气质联用(GC-MS/MS)可实现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步测定,减少了分析周期,增强了样品前处理的效率。②生物传感器是指对靶标农药残留进行特定的识别与响应,并通过检测其输出信号实现对靶标的定量检测。比如,免疫检测、DNA检测等。③将传感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实现对农产品中农残的实时、精确、快速的检测,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残的在线监测。④纳米技术在农残分析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利用其高比表面积及优良的光电性能,构筑高灵敏检测与分析体系。⑤利用显色或发光强度的改变,对农残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快速、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⑥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海量的农残监测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挖掘其潜在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结语

要想有效地应用于现代的食物检验,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条件都了如指掌,要明白它在现代的食物检查中的重要性,从而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健康,促进我国的食品检测领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笑颖,康兆广,李梓源等.气相色谱技术在粮油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3(09):40-41.

[2]熊正云,刘祥伟.基于Petri网的食品检测流程建模及优化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2):12-17.

[3]毛磊.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08):86-88.

[4]高小云.食品检测技术在粮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23,29(08):80-82.

[5]马明芳,陈睿,龙丽娟等.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实际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08):241-242.

[6]张大为,徐爱民,郭国栋.食品检测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质量监管,2023(04):82-83.

[7]白佩玲.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及注意事项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07):81-83.

[8]王坤,赵倩.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索[J].食品安全导刊,2023(11):184-186.

[9]陈丽娟.提升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3(1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