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
陆在易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知名作曲家,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他创作的作品代表了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基本风格,为我国之后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艺术歌曲《桥》作品概述
艺术歌曲《桥》创作于1981年11月,此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届“上海之春”优秀作品奖,由于之作词,陆在易谱曲。这首思想深刻且饱含深情的杰作,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二、艺术歌曲《桥》风格特点
(一)结构特点
《桥》这首歌曲是一首二段体的抒情性艺术歌曲。
前奏部分,由流畅的琶音节奏型走出了自由、抒情的主题,把听者带到了无尽遐想的自由空间。第一段被作曲家一气呵成,自由的旋律非常舒展,在拍子上也突出了“自由”二字,以四二拍和四三拍的形式交替出现,充分地说明了第一段的音乐是很自由的。 第二段的节拍非常规整,均为2/4拍,由27个小节构成。第5、6乐句是对第3、4乐句的变化重复,在情感和表达上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最后的尾声采用了与前奏相呼应的结构,既可以作为主体部分的尾奏,又可以作为全曲的尾声。描绘了江南水景不仅清新秀美,而且温馨舒适。
(二)旋律特点
旋律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陆在易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朴素、优美,以地方民间歌曲为基础,根据歌词的意境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旋律。
1、民族韵味浓厚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旋律大多来自于民间素材,具有强烈的民族魅力,但又不失新颖。《桥》的旋律舒缓流畅,以级进为主,结合三度音程和四度音程的上下行波浪式起伏发展,具有南方民间歌曲温婉细腻的音乐魅力,如民歌《茉莉花》,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泽国(水乡)风景画,同时可见江南民歌细腻、精致委婉的风格特点。
2、灵活运用装饰音----依字行腔
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倚音等装饰音,且恰到好处。依据字的声调进行创作,可以帮助加强语言音调,纠正倒字,提升旋律韵味。如“态”字是第四声,如果没有装饰音,听起来像是平平的第一声,所以作者在“态”字上用了级进下行的复倚音装饰,从而避免了去声“态”字的倒字,让字音更加的清晰,音乐也更加的婉转。“恋”字是第四声,如果没有这个下行装饰音的话,很容易唱成阴平第一声,在做了装饰音后,避免了“恋”的倒字,让字音更加的清晰,音乐也更加的婉转,更好地展示了江南民歌独特的魅力以及流畅自然的风格特征。
3、伴奏的特点
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类型歌曲的特征之一,即声乐部分与器乐部分的密切相关且不可分割。陆在易先生非常重视歌曲伴奏的创作,例如在歌曲《桥》的前奏中,长琶音的运用,生动地描写了水面的清澈流动。波光粼粼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使听众立刻感受到强烈的江南水乡的气息。
在作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钢琴伴奏的织体主要是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相结合的形式。这种手法的主要创作动机是为了契合钢琴伴奏的重要的职能,即协助演唱者更准确地掌握节奏、调性等,以便更好地表演歌唱。
在间奏中,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并采用了快速的波浪式的分解和弦为伴奏织体,这样,演唱者可以更好地转换自己的情绪,从而为第二部分的情感抒发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尾声中,当人声结束以后,右手的伴奏运用了旋律声部的三连音的写作手法,比较新颖。最后以柱式和弦结束并带有自由延长记号,使音乐得到了延长,给人无尽的瞎想。
(三)歌词特点
陆在易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几乎都是著名的诗作,当然,《桥》也不例外。由于艺术歌曲的艺术特性,音乐与歌词的完美融合是其独特的标志,所以陆在易在创作时经常会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诗歌,《桥》以“我”在水乡的所见所闻为内容,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1、画面美
第一部分的写景以“水乡的小桥姿态多”映入听众的脑海,并缓缓地展现了水乡秀美的风景画卷。“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港,条条玉带映碧波”,歌词所描写的水乡就像画中的美景一样,歌词平易近人,接地气,使人倍感亲切,表达的情绪也更加鲜明。
第二部分描写了更加鲜活的生活场景,加入了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相比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对于水乡的描述增加了些许生机,“姑娘挑藕桥上歇,老汉送粮桥下过”,在简单质朴的生活场景中揭示了作者想要体现的“离家千年也恋水乡啊,愿作人间桥一座”的思乡之情,之后进一步深化至更为深刻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2、韵脚美
第一部分歌词:“水乡的小桥姿态多”,“多”字为梭波辙,在演唱时一韵到底,口形不变,不收尾不归韵。“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港啊,条条玉带映碧波”,“啊”字为发花辙,演唱时与梭波辙相似,一韵到底,不收尾不归韵。“萝”字与“波”字同样都是梭波辙,演唱时要温柔,嘴角放松。
第二部分:“姑娘挑藕桥上歇”,其中,“歇”字为乜斜辙,在演唱时同样是一韵到底,口形不变,笑肌展提,嘴角上收。“老汉送粮桥下过,愿作人间桥一座”中的“过”字与“座”字为梭波辙,演唱时要嘴角放松,腭下用力,眉心集中,有竖唱的感觉;“啊”字为发花辙,演唱时与乜斜辙相似,一韵到底。
三、艺术歌曲《桥》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通常是以个人情感为主,声乐技巧用于音乐情感的表达。真正美好的歌声一定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一)咬字吐字
艺术歌曲《桥》的整体篇幅较短,但是若想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情感绝非易事。歌唱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和艺术素养。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歌唱语言,由于汉语的语言音调较为丰富多样,所以在演唱者演唱歌曲时,语音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歌词的第一句“水乡的小桥姿态多”中的“桥”字,其声调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我们在演唱时很容易唱成第一声,这里我们可以适当的用“桥”字之前的一个字“小”字的旋律带一下,要把“桥”字的声调表现出了,这样就很有韵味,更加展现出音乐色彩的明朗。
其次,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关键所在,即声母与韵母的结合。
如第二部分,第一句歌词和第二句歌词中的“娘”、“藕”、“歇”、“汉”、“粮”、“年”都处在切分节奏的切分音上,在演唱时需要加强力度并延长声音。
(二)情感处理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桥》所表达的主题是“爱国、思乡”,因此,当你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应该时刻注意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以及情感表达的真诚淳朴。《桥》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是一个远渡重洋的游子对故乡的思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歌曲的第一部分的宁静与第二部分的流动性形成对比,具有层次感。
1、第一部分
抒情、流畅的前奏淌入听众的脑海,歌词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淳朴、接地气的风景画,歌词极具画面感,对桥的描写十分生动,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韵味十足。以此表达出对故乡的热爱以及思念之情。
2、第二部分
歌曲在第二部分的流动性加强,更加流畅,描述出了虽繁忙但舒心的生活场景。第一句力度稍弱,表现出了真实的人民繁忙而富有魅力的江南水乡生活。情感的爆发体现在第二部分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突如其来的高潮,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这里的“啊”是感叹,气息要尽量饱满。要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的主题。真切地表现出来愿作一座桥来守护着家乡。
四、结论
艺术歌曲《桥》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作品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情感细腻、山水交融、如诗如画,可以说是是陆在易艺术歌曲中袖珍精品,作品在保留了西方艺术歌曲的特色的同时,又将中国语言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备受声乐学习者们的追捧。
田翔飞(1998年),男,汉,籍贯:河北张家口,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