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523808
听说读写,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习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讲究点滴积淀。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编写采用“双线组元”,每个单元既有人文主题,又有语文要素。其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除了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还有不同学段、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这对教师的课堂习作教学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清晰的整体认知和有机整合,才能制定有效的习作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基于以上现实情况,笔者面向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习作序列化教学探索。即按一定的系统进行习作教学,所谓“序”,指对语文教材中习作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排序。既不脱离教材,又能使习作教学序列化。所谓“法”,就是探索出一套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的较为有效的习作教学训练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一、梳理并提炼了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双序列
1.梳理了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序列。
我们将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教学目标一一罗列出来,梳理出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序列。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单元内部,各板块内容紧扣语文要素落实的横向联系。如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而该单元习作内容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最近观察时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指向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其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教学目标是相互配合,有机联系的。
2.提炼了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训练序列。
习作教学目标序列的梳理,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习作教学的教材编排中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如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第四单元,三个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都紧扣观察所得,但却自有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结合年段发展梯度、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教学目标,笔者将三个单元的习作训练目标做了进一步提炼。清晰的习作训练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设定行而有效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单元 | 单元语文要素 | 习作教学目标 | 习作训练目标 |
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 |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仔细观察,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 抓住外形、动作等要素,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 “我的植物朋友”,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 借助五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清楚。 |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借助实验记录卡,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清楚。 |
二、总结单元整合习作教学模式
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提炼,笔者总结出了单元整合习作教学模式“读——仿——评——创——展”,并形成相关课例集。
“读”即依据习作教学的双序列,选择单元中的一篇或多篇经典课文,精读习法,以课文为例文,针对习作训练点学习表达,一课一得。
“仿”则是仿照例文,进行短小、及时、必须的片段式小练笔。这样的快速写作,只需要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模仿运用,就可以完成作文任务,享受写作的成就感,避免畏难情绪。同时,儿童写作也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例文介入”的仿写形式,也为儿童从“现有发展水平”的“同伴语言”,达到教学指向的“目标语言”提供中介,将课文中的规范化表达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经验。
“评”,即紧扣本节课的习作训练目标,对学生的仿写内容进行师评或生生互评,检验学生是否习得。
“创”为用法创文,完成单元习作,在达成习作训练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运用。
“展”即利用朗读、布展、班报、美篇、作品集等多种形式展出学生习作,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以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点燃写作热情。课下的品读作品和相互交流,也是对习作训练目标的反复加强与巩固。
同样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第一、第四单元为例,单元整合习作教学模式,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和习作能力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将习作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以例文为中介逐一突破,不失为提高习作课堂效率,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一种有效模式和有益探索。
单元 | 习作训练目标 | 单元整合习作教学模式 | ||||
读 | 仿 | 评 | 创 | 展 | ||
三上习作单元 | 抓住外形和动作,写出观察所得 | 精读《搭船的鸟》,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外形和动作来写翠鸟。 | 仿照例文,抓住外形和动作写螳螂捕食的片段。 | 现场点评,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学法。 | 用学到的方法完成单元习作,仔细观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 利用朗读、布展、班报、美篇、作品集等多种形式展出学生习作,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以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点燃写作热情。课下的品读作品和相互交流,也是对习作训练目标的反复加强与巩固。 |
三下第一单元 | 借助五感,将观察所得写清楚。 | 精读《荷花》,感悟作者是如何将自己观察到的荷花写清楚的。 | 仿照例文,借助五感,写一种植物的观察片段。 | 现场点评,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学法。 | 用学到的方法完成单元习作,将自己对一种植物的观察所得写清楚。 | |
三下第四单元 | 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所得写清楚。 | 精读《蜜蜂》,感悟作者时如何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验过程写清楚的。 | 仿照例文,按一定顺序完成“气体热胀冷缩”实验的观察记录卡。 | 现场点评,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学法。 | 用学到的方法完成单元习作,观察事物的变化,将一次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
三、以学定教
习作训练点确定了,主题整合完毕了,习作教学的工作还只做了一半。该如何落实自己的习作训练点,笔者格外关注作文的讲评。每一次习作完成后,笔者都会一一精批细改,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在学生的初稿当中标记好,总结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
举例而言,三下第三单元的习作,是“我的自画像”。全班习作很快就写出来了,有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是外貌雷同,全部不是大大的眼睛就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因此,在习作讲评课上,笔者把孩子们很多相似的外貌描写语句都摘抄到ppt当中。让他们猜猜这是谁。当同学们发现大家描写都很相似,根本无法分清谁是谁时,再出示“外貌雷同病”这个词语。大家立刻就明白了自己习作应该改进的方向。
八个园地,八篇习作,笔者都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习作讲评。以学定教,对孩子们习作中呈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回顾和修正,使我的习作序列化教学实践更全面,更切实。
四、周报激趣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写得好,要让孩子的作文能够得到发表。除了习作序列的整合和以学定教的讲评,笔者还在班级建立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除了每个单元的习作,笔者设计了一本2号本。既可当作课堂上及时训练语用点的小练笔本,也可以拿来当周末习作本。自从有了这个本子之后,周末语文作业永远是雷打不动的两项:读周报和写2号本。
每周的2号本,可以写同学心中想写的任何事情。每周收到2号本后,我会批改后圈出一部分周报备选作品,发回给小作者继续修改。修改过关后,我会把每一期2号本或单元习作的优秀作品整理到一起,制作成快乐森林周报。快乐森林周报每周一份,一份大概包括15-17篇习作。
自从周报新鲜出炉以来,同学们写作的热情越发高涨。有了周报发表的推动,改起作文也是不亦乐乎。于是乎,在周报上,马陈的小母鸡“西瑞达”红了,粟文磊的小狗“奥巴马”火了,还有代韧康和朋友的一个误会……周报成了一个同学们记录生活的窗口,有了它之后,大家都更愿意我手写我心。
这股写作热情,也传递到了每个单元的习作当中。就像一个良性的习作教学生态系统,孩子们在当中越来越能享受表达自己的快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