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策略探究

孙长青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新时期,在政策的支持与引领下,我国制造业持续向好发展。然而,受国内国际经济局势变动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依然存在,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涨的重大挑战。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制造企业制定并实施成本战略、保持并提升成本优势的关键所在。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加剧了企业成本的复杂性,如何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是当前制造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

1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些制造品规模行业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制造相对容易,同质化情况严重,产品结构普遍单一,产品进入门槛相对低,部分工厂投入成本较低,以家庭作坊式即可经营生产。低端制造品行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大众化消费用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差异不明显,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产品议价能力偏弱,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达到“减价扩销”的作用,降低产品价格将会提高市场需求。制造企业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精准科学地降低各业务流程成本管控机制,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达到最优的成本结构。结合现有市场行情,制订最有利市场竞争的产品价格,通过赢得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获得市场占有率,并最终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提供充实的资金来源。

1.2有助于拓宽业务经营渠道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多渠道的建立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除了拥有批发经营渠道,还需建立商超、电商、新零售等多渠道,良好的渠道拓宽能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市场份额。有效地投入能产出高效的收益,扩大企业利润增长空间,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渠道的有序发展,除了对市场充分分析评估,成本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成本含有前期的开发成本及后续的维持成本运营费用,前期成本指市场调研、设备等固定成本,后续成本指房屋租金,广告宣传,人工工资等变成成本,尽可能减少无效或效率低下的成本投入,以规避不合理的支出。

1.3有助于扩大企业再生产

价格竞争的基础是成本竞争,平均成本越低,价格竞争优势越强。当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的需求范围,通过规模生产进行分摊产生的制造费用、人工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单位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大批量的生产,能通过大量的采购,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且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共享供应商的技术与革新成果,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原材料的质量。规模生产对企业内部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促进标准化生产,使员工获得稳定的收益,保持员工的稳定性。

2制造企业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革新成本管控理念,提高全员参与度

革新成本管控理念,提高全员参与度,是制造企业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企业领导者要对成本控制与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深刻认识到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内涵及原则,转变片面认知,充分把握当前企业存在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全局高度,对其工作的落实进行统筹安排,着重强调相关制度建设与执行,同时在多场合反复强调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引导各层次人员广泛参与其工作。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主动学习成本控制与管理相关最新政策法规与理论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及措施,与其他部门形成协同配合,并明确本部门在成本控制与管理中的责任,将相关责任分解并落实到个人,确保部门人员均参与到成本控制与管理当中[6]。值得一提的是,生产一线人员直接接触生产制造,对生产中的成本浪费或损失的认识较为直观,应重点建立其成本控制与管理理念。

2.2健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健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成本管理力度。由于制造企业生产环节众多,企业应加大内部管控力度,将年度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层层把控预算成本执行过程,上至领导层下至基层员工,全面控制各个部门的成本执行行为,组织专人负责记录全体人员成本执行表现,并在月初将每位员工上个月的监督结果汇总成文件反馈给领导层,领导层可以对员工的日常表现和成本精细化管理执行效果进行审查,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薪资奖励,以此激励其他员工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执行成本精细化管理任务,提高成本精细化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设置全过程监管制度,从各个部门选择出综合能力强且工作态度认真的员工,对有关部门在不同环节的工作情况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执行结果进行监管。如果发现有关部门存在违规操作,负责监管的人员可以将具体情况上报给领导层,由领导层负责纠正有关部门的不良行为,增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效果。

2.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成本核算准确性

2.3.1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当前大部分制造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以研发和试产中理想的成本或当前可实现的成本为后续量产的成本准绳,以揭示制造过程中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变化。部分企业一直沿用标准成本法,主要原因是这种核算方法的核算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成本核算过程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较少。

但如果标准成本的设定不准确或未及时根据工艺流程的变动做出调整,则会导致标准成本核算结果失真,核算结果的差异异常增大,成本数据对企业管理层的指导作用也会减弱。以目前市场产品的丰富多彩,客户需求个性化,价格透明且微利多销的行情下,制造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企业成本管理内容繁杂多样化,为满足企业管理需求,成本核算的方法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可选择推动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先进成本核算方法的执行可利用ERP系统。

2.3.2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空前活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已逐步渗透到生产制造领域。生产制造企业涉及的经营数据,是企业管理和生产控制相链接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如:ERP(企业资源计划)、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MS(电子制造服务)系统等,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紧密融合,能让制造企业实现生产业务数据精细化管理,同时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因产品设计日益复杂,又多工艺多环节多设备多车间协同加工,成本数据来源复杂人工操作难以及时准确获取并共享,引进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能攻克车间制造过程中数据采集难和数据不及时等问题。

如办公化软件简化了报销审批流程,节约人工成本,并能通过系统的科目设置及订单匹配使费用准确归集到核算项目,减少了数据统计和核算的工作量同时更能及时准确体现成本数据。又如,费用SCM系统与SAP系统进行自动化传输可实现自动化记账功能,PLM系统可记录生产阶段的每个流程时间,为成本动因分摊的准确性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等。实现数据标准化和智能化,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结语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优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球化竞争和市场变化的背景下,通过优化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已成为制造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摒弃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完善有效的成本核算和分析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必然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36):157-158.

[2]林宝英.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174-175.

[3]罗广豪.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探析[J].财经界,2020(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