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卫生院 四川广元 628005
高血压是较常见临床心血管疾病,具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预后差等特点,站在病理角度,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压力相比正常值异常升高,是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的独立危险诱因。临床分析此病的病因较复杂,其中长期精神紧张、不良饮食、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遗传为常见因素,患病后呈后颈部不适、疲倦不安及头晕头痛等表现,若机体长期呈血压异常升高状态,则引起严重并发症发生,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明确病因、危害性,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对高血压防控有积极作用。本文章提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危害以及治疗方法”这一问题,以供参考研究。
一、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①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②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和过度饮酒,是高血压的常见诱因;③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会逐渐失去弹性,因此高血压在中年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④性别:在更年期前,高血压更常见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女性的高血压风险逐渐升高;⑤其他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害性
日常生活中,如果高血压未能达到有效的控制,则带来以下危害性,即为: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②肾功能损害: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肾脏损伤,甚至慢性肾脏疾病;③视力问题: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损伤,导致视力下降和甚至失明;④脑血管事件: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风险增加;⑤心力衰竭: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和增强,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三、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
①心理干预:因高血压的病程长,长期用药则引起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建议用心理学技巧、评估其心理情绪,给予积极心理疏导,并鼓励宣泄内心想法、疾病看法,提供对症心理疏导,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指导患者对疾病控制、健康预防方式掌握,且根据其文化程度,阐述病因、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纠正不良习惯、提高配合度,且主动与其交谈,在沟通中渗入鼓励、音乐及肢体接触,树立乐观心态、提高依从性;②饮食干预:改善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戒烟和限制饮酒,这些都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步骤,为了合理控制血压水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食用菜籽油、花生油、棕桐油及芝麻油等,避免产生高热量引起发胖,一般情况下,膳食总热量中,脂肪供给量占据20%-25%较适宜,每日保持膳食均衡,摄入脂肪量为65g较适宜,过少不能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膳食计划,每日严格控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多吃土豆、藕及胡萝卜等蔬菜,多吃豆类满足蛋白质需求,严格控制油分、肥肉等脂肪摄入;
③日常生活干预:高血压可能伴随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脂症。这些并发症也需要得到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量力而行开展运动,禁忌过度劳累,避免加重病情,建议以有氧活动为主,如散步、广场舞及爬楼梯等,循序健康开展运动,建议饭后30分钟开展运动,将运动强度、振幅控制合理,避免过度运动加重病情,组织社区内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每晚临睡前热水泡脚、喝牛奶等,起到助睡眠作用,少喝浓茶、咖啡等,避免引起不良刺激性。
(二)药物治疗
药物通常在生活方式干预后使用,包括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ACEI、ARB和β受体拮抗剂等,患者因降压药种类繁多,患者需服用多种药物,告知其服药剂量、方法及时间,不可少服、误服、漏服或多服,避免血压突然下降或升高,定期对患者血压情况注意监测,结合实际对降压药使用剂量作调整,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具体涉及以下药物治疗:
①利尿剂:适合轻度、中度高血压患者,如果年龄较大、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使用利尿剂治疗,但目前尚未单独使用,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高脂血症者注意禁忌使用;②β受体阻滞剂:此药适合静息心率>80次/分钟的中青年,如果伴有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现象,注意禁忌使用;③钙通道阻滞剂:此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人群,尤其适合伴有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注意收缩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禁忌使用;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合伴有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适用于明显蛋白尿的患者,但是妊娠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注意禁忌使用;⑤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体药理作用是,患者用药后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起到选择性阻断作用,适合各期高血压治疗,降压作用强并稳定,但单独使用时有效率为50%左右,若联合使用两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头晕头痛、颈部不适等表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因此尽早明确疾病的发病原因、危害性,提供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法,利于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减轻患者不适程度、稳定病情,利于充分发挥疗效、达到改善预后的作用,从整体入手,平衡稳定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保护靶器官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