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52313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越发小巧、高效的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寻常生活中。同时需要上游的线路板生产厂商推出更加高度集成的电路板,而随着电路板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重金属废水给环境治理带来了较大压力。且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针对此类企业生产废水的治理将愈发严格。
广东省江门市某线路板产业园废水站,改造前日均总水量750m³/d,其排水总氮超出标准,对其改造优化。
改造前状况:
废水站原水收集分类:油墨废水、酸性废水、氨氮废水、络合废水、磨板废水、综合废水;改造前运行流程如下:
1、油墨废水+酸性废水→酸析→气浮池→芬顿氧化池→综合废水调节池;
2、络合废水→气浮池→芬顿氧化池→综合废水调节池;
3、氨氮废水→磨板废水;
4、磨板废水→物化混凝沉淀→综合废水;
5、综合废水→物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沉淀池→排放口;
改造前综合废水生化前COD均值为600mg/l,氨氮均值为200mg/l,总氮均值为250mg/l。
生化沉淀池出水COD均值为50mg/l,氨氮均值为2mg/l,总氮均值为50mg/l,无法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标准。
经过现场勘查,存在相关问题如下:
1、高浓废水(油墨废水、酸性废水)未经沉淀预处理直接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导致综合废水调节池内总铜含量较高,很难通过之后的一次物化混凝沉淀处理至0.3mg/l以下。
2、磨板废水经过调整pH值,其中氨味很重,且出水不够清澈,且临近为化验室,人员流动频繁,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3、综合废水物化沉淀池污泥量大,桁车式吸刮泥机因底部污泥量过大经常出现故障。
4、物化系统加药系统老旧,投药为离心泵,多次共用药剂管道,投加量无法把控,处理效果不稳定。
5、物化后无pH回调,进入生化系统内的废水pH均处于9.00-10.00间,对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造成极大影响。
6、生化系统布置不合理,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内均无搅拌机,水解酸化池就缺氧池内污泥沉积严重,生物脱氮能力不足。
7、生化沉淀池为桁车式吸刮泥机,底部污泥清理不完全,导致池面时常出现上浮的小块污泥,影响排放水水质。
改造工艺:
改造后需满足日均处理水量1500m³/d,其中:氨氮废水80m³/d,络合废水80m³/d,酸性废水100m³/d,油墨废水150m³/d,镀铜废水600m³/d,综合废水490m³/d(车间排放部分)制定改造工艺如下:
1、油墨废水+酸性废水→酸析→气浮池→芬顿氧化池→物化沉淀(新增)→综合废水调节池;
2、络合废水→气浮池→芬顿氧化池→物化沉淀(新增)→综合废水调节池;
3、氨氮废水→折点氯化(新增)→综合废水调节池;
4、磨板废水→综合废水调节池;
5、综合废水→一级物化混凝沉淀(原有)→二级物化混凝沉淀(原生化沉底池)→pH回调(新增)→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MBR产水池→尾端物化混凝沉淀→排放口;
油墨废水及络合废水流程中增加物化沉淀池,在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前,将大量的总铜预先从水体中沉淀出来,一方面大大提高系统整体的排泥效率,减少了污泥处理系统负荷;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一级物化系统的排泥设备运行压力,减少了故障率。
氨氮废水增加了折点氯化系统,作为异常情况时的应急手段,日常运行时仅作为缓冲池起到均匀向综合废水调节池勾兑的作用。有效避免了氨氮对后端生化系统的冲击负荷,保障系统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出水的稳定达标。
磨板废水直接转往综合废水调节池,预留后期回用的原水分类,同时将磨板废水的处理系统改为尾端物化混凝沉淀系统,给予系统排水的多重保障。
综合废水原有物化混凝沉淀依然保留,将原有生化系统沉淀池作为二级物化混凝沉淀池,通过两级串联物化混凝系统。一级物化以调节pH值为主,二级物化以投机硫化钠沉淀络合性质的重金属为主。一方面有效针对含有大量配位体的含铜废水的处理;另一方极大的节省了运行药剂费用;两级物化沉淀完成后废水pH一般为9.00,再通过pH的调整,极大的保障了后续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取样水解酸化功能区,改为缺氧池并增设潜水搅拌机,有限利用废水中高COD作为脱氮碳源利用,一方面极大降低了系统去除COD的负荷;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系统脱氮所需的外加碳源数量,节约了运营成本。将原有生化系统分格重新布置,设置成两级AO,增强系统脱氮功能,后端新增MBR系统,提高系统出水水质。在MBR出水后方增设物化混凝沉淀系统,以防止偶发性的生化出水总铜、氨氮波动的应急设置。
主要构筑物相关数据:
油墨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7.6m*5.9m*6.0m;
水力停留时间:43.0h;
酸性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7.6m*1.8m*6.0m;
水力停留时间:19.7h;
油墨废水酸析气浮池:
尺寸:长*宽*深=11.6m*2.7m*3.0m;
表面负荷:0.4m³/(㎡*h);
油墨废水芬顿氧化池:
尺寸:长*宽*深=3.8m*2.7m*5.5m+3.75m*2.7m*5.5m;
水力停留时间:9.8h;
油墨废水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6.0m*2.0m*3.5m;
表面负荷:1.0m³/(㎡*h);
络合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7.6m*5.7m*6.0m;
水力停留时间:78.0h;
络合废水酸析气浮池:
尺寸:长*宽*深=11.6m*2.7m*3.0m;
表面负荷:0.13m³/(㎡*h);
络合废水芬顿氧化池:
尺寸:长*宽*深=3.8m*2.7m*5.5m+3.75m*2.7m*5.5m;
水力停留时间:30.6h;
络合废水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4.0m*3.0m*3.5m;
表面负荷:0.33m³/(㎡*h);
氨氮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7.6m*2.8m*6.0m;
水力停留时间:38.3h;
氨氮废水折点反应箱:
尺寸:直径*高=2.3m*2.8m*2;
水力停留时间:6h;
磨板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13.0m*5.9m*6.0m;
水力停留时间:18.4h;
综合废水调节池:
尺寸:长*宽*深=25.0m*12.2m*6.0m(直角三角形);
水力停留时间:11.5h;
综合废水一级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22.0m*5.9m*4.5m;
表面负荷:0.58m³/(㎡*h);
综合废水二级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25.0m*5.9m*4.5m;
表面负荷:0.51m³/(㎡*h);
综合废水二级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25.0m*5.9m*4.5m;
表面负荷:0.51m³/(㎡*h);
缺氧池1:
尺寸:长*宽*深=13.0m*11.4m*6.6m;
水力停留时间:11.86h;
好氧池1:
尺寸:长*宽*深=13.0m*13.0m*6.6m;
水力停留时间:13.52h;
缺氧池2:
尺寸:长*宽*深=17.5m*6.0m*6.6m;
水力停留时间:11.86h;
好氧池2:
尺寸:长*宽*深=17.5m*6.0m*6.6m+13.0m*4.8m*6.6m*2;
水力停留时间:13.38h;
MBR膜池:
尺寸:长*宽*深=6.0m*3.0m*6.6m;
水力停留时间:1.44h;
尾端物化沉淀池:
尺寸:长*宽*深=14.0m*5.7m*6.0m;
表面负荷:0.94m³/(㎡*h);
运行状况:
本项目全部流程改造完成后,处理设施运行稳定,现场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高浓度废水经过预处理,主要的污泥产生出现在油墨废水沉淀池及络合废水沉淀池,大大减轻了后端综合物化沉淀池运行压力。
氨氮废水原水在日常监控之下,如氨氮浓度处于1000mg/l左右,则直接均匀勾兑至综合废水调节池,最终以生化系统降解所有氨氮,如氨氮浓度较高时,则使用折点氯化处理部分氨氮废水,控制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的氨氮总量,维持日均处理总量的稳定。
综合废水改造为二级物化处理后,通过一级调节pH值,并维持pH值在8.2左右,所用NaOH药剂量较改造前大幅下降,二级投加硫化钠等药剂去除重金属,运行中一级沉淀池出水清澈且无氨味,二级物化中硫化钠投加量较改造前大幅降低,日常投加仅需50mg/l左右即可将出水总铜控制在0.1mg/l以下。物化药剂投加全部改造为计量泵投加,且与系统进行联动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可对各部分投药量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大大节约整体用药量。
生化系统取消水解酸化池后,将原水中所有有机物用于AO系统中脱氮使用,缺氧池1在正常情况下无需额外投加碳源,仅在缺氧池2中额外投加碳源进行脱氮,以将系统脱氮所需碳源成本控制在最低程度。好氧池1适当补充纯碱,以利于好氧池完成硝化反应。系统经MBR出水,水质极佳且稳定。MBR系统后备用终端物化处理设施,在日常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当生化系统出现不稳定状态时进行开启,可通过投加相应药剂对排放废水进行应急处理,给予废水站运行人员以极大程度的排水安全保障。改造完成后运行药剂成本稳定在8元/m³左右,吨水电耗费用为2.6元/m³,出水水质状况为:COD:25-30mg/l,氨氮:0.1-0.5mg/l,总氮:4-6mg/l,总磷:˂0.1mg/l。
结论:
本项目经过改造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二级物化系统对此类重金属废水的治理起到很大作用,运行现场容易保持良好环境且大大节约药剂成本。取消水解酸化池对该类废水最终排放COD并未造成不利影响,反而对系统碳源投加量的减少起到很大作用。使用MBR系统极大的提升了该类废水的出水感观。
参考文献
[1] GB 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S]。
[2] HJ 576-2010,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S]。
[3] 潘涛 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13:935-942.
[4] 张自杰 排水工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